【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车辆的改良,所述电动车辆具备在上端具有转向手柄且支承 前轮的前叉和可转向地支承该前叉并支承后轮的车架,在该车架搭载有驱动后轮的电动 机、向该电动机供电的蓄电池和覆盖该蓄电池的上面及左右侧面的蓄电池罩,在该蓄电池 罩的侧壁,设有将行驶风导入并向所述蓄电池周围供给的行驶风导入口。
技术介绍
这种电动车辆已经如专利文献I记载的那样为人所知。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78623号公报在以往的电动车辆中,直接向蓄电池罩侧面的行驶风导入口导入行驶风,但在这 样构成的电动车辆中,行驶风的导入效率低,因此,在蓄电池罩内设置有吸入行驶风的电风 扇。然而,设置电风扇不仅会增加蓄电池的负荷,还会导致蓄电池罩大型化、部件个数增加、 重量及成本增加,不是所希望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种情况而作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行驶风高效地导入到 蓄电池罩内以冷却蓄电池的、不依存于电风扇的电动车辆。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动车辆,该电动车辆具备在上端具有转向 手柄且支承前轮的前叉和可转向地支承该前叉并支承后轮的车架,在该车架搭载有驱动后 轮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车辆,具备在上端具有转向手柄(1)且支承前轮(Wf)的前叉(2)和可转向地支承该前叉(2)并支承后轮(Wr)的车架(F),在该车架(F)搭载有驱动后轮(Wr)的电动机(4)、向该电动机(4)供电的蓄电池(10)和覆盖该蓄电池(10)的上面及左右侧面的蓄电池罩(20),在该蓄电池罩(20)的侧壁,设有将行驶风导入并向所述蓄电池(10)周围供给的行驶风导入口(2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架(F)安装有外罩(30),该外罩(30)在从所述转向手柄(1)的上面及前面到所述车架(F)的左右侧面的范围内覆盖所述转向手柄(1)的上面及前面和所述车架(F)的左右侧面,在该外罩(30 ...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9.27 JP 2011-2111231.ー种电动车辆,具备在上端具有转向手柄(I)且支承前轮(Wf)的前叉(2)和可转向地支承该前叉(2)并支承后轮(Wr)的车架(F),在该车架(F)搭载有驱动后轮(Wr)的电动机(4)、向该电动机(4)供电的蓄电池(10 )和覆盖该蓄电池(10 )的上面及左右侧面的蓄电池罩(20),在该蓄电池罩(20)的侧壁,设有将行驶风导入并向所述蓄电池(10)周围供给的行驶风导入口(22),其特征在干, 在所述车架(F)安装有外罩(30),该外罩(30)在从所述转向手柄(I)的上面及前面到所述车架(F)的左右侧面的范围内覆盖所述转向手柄(I)的上面及前面和所述车架(F)的左右侧面,在该外罩(30)的覆盖所述转向手柄(I)上面的上部,设有后端敞开的挡风板安装凹部(33),在该挡风板安装凹部(33),安装有向后上方倾斜的挡风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彼得森,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