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683339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22 16:46
电动车辆具备:配置在形成于客厢(2)的前方的收容室(3)内的主体框架(60);在收容室(3)内经由后侧紧固构造(62r)而被紧固于主体框架(60)的悬架构件(61);以及在比后侧紧固构造更靠前方的位置经由后侧安装座(11r)而被支承在悬架构件上方的燃料电池组(10)。在车辆严重碰撞时,燃料电池组朝后方移动而与紧固构造碰撞,从而紧固构造被破坏,由此,悬架构件从主体框架脱离而燃料电池组朝下方移动且趋向收容室与路面(LD)之间的退避空间(6)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车辆
技术介绍
公知有如下的电动车辆:具备通过燃料气体与氧化剂气体的电化学反应来产生电力的燃料电池组,且将燃料电池组收容在形成于客厢的车辆长度方向前侧的收容室内(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018761号公报电动车辆所使用的燃料电池组一般重量比较大。因此,对于专利文献1的电动车辆,若在其前端部处发生碰撞,由此对车辆作用有朝内方(后方)的碰撞载荷,则存在被收容在收容室内的燃料电池组进入客厢内的顾虑。并且,对于将燃料电池组收容在形成于客厢的车辆长度方向后侧的收容室内的电动车辆,若在其后端部处发生碰撞,由此对车辆作用有朝内方(前方)的碰撞载荷,则存在被收容在收容室内的燃料电池组进入客厢内的顾虑。在上述的专利文献1中根本未言及这一问题点。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动车辆,具备:主体框架,该主体框架配置在形成于客厢的车辆长度方向外侧的收容室内;支承框架,该支承框架在收容室内经由紧固构造而被紧固于主体框架;以及燃料电池组,该燃料电池组通过燃料气体与氧化剂气体的电化学反应而产生电力,在收容室内的相比紧固构造更靠车辆长度方向外侧的位置经由安装座被支承在支承框架上方,在收容室与路面之间形成有能够容纳燃料电池组的退避空间,在输入至车辆的朝向车辆长度方向内方的碰撞载荷比预先设定的上限值大的车辆严重碰撞时,燃料电池组或者安装座朝车辆长度方向内方移动而与紧固构造碰撞,从而紧固构造被破坏,由此,支承框架从主体框架脱离而燃料电池组朝下方移动且趋向退避空间内。能够防止在车辆严重碰撞时收容室内的燃料电池组进入客厢。附图说明图1是电动车辆的局部侧视图。图2是图1的收容室内的局部侧视图。图3是电动车辆的局部俯视图。图4是燃料电池系统的结构图。图5是电动车辆的局部主视图。图6是车辆严重碰撞时的电动车辆的局部侧视图。图7是其它实施例的电动车辆的局部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至图3分别是电动车辆的局部侧视图以及局部俯视图。其中,在附图中,VL示出车辆长度方向,VW示出车辆宽度方向,VH示出车辆高度方向。该情况下,车辆长度方向VL以及车辆宽度方向VW是水平方向,车辆高度方向VH是铅垂方向。参照图1至图3,电动车辆1具备客厢2以及收容室3,该收容室3形成于客厢2的车辆长度方向VL的外侧即前侧。在图1至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收容室3由仪表板4从客厢2分离。在该收容室3内收容有燃料电池系统A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图4是燃料电池系统A的结构图。燃料电池系统A的燃料电池组10具备沿层叠方向相互层叠的多个燃料电池单电池。各燃料电池单电池包括膜电极接合体20。膜电极接合体20具备膜状的电解质、形成于电解质的一侧的阳极、以及形成于电解质的另一侧的阴极。并且,在燃料电池单电池内分别形成有:用于向阳极供给作为燃料气体的氢气的氢气流通路;用于向阴极供给作为氧化剂气体的空气的空气流通路;以及用于向燃料电池单电池供给冷却水的冷却水流通路。将多个燃料电池单电池的氢气流通路、空气流通路以及冷却水流通路分别串联地连接,由此,在燃料电池组10分别形成有氢气通路30、空气通路40以及冷却水通路50。在氢气通路30的入口连结有氢气供给管31,氢气供给管31与作为氢气源的氢罐32连结。在氢气供给管31内,从上游侧开始依次配置有主截止阀(切断阀)33、对氢气供给管31内的氢气的压力进行调整的调节器34、以及用于调节来自氢罐32的氢气的量并将氢气朝燃料电池组10供给的氢气喷射器35。另一方面,在氢气通路30的出口连结有用于从燃料电池组10取出多余的氢气的氢气排出管36。若主截止阀33开阀、且氢气喷射器35开阀,则氢罐32内的氢气经由氢气供给管31被朝燃料电池组10内的氢气通路30内供给。并且,在空气通路40的入口连结有空气供给管41,空气供给管41与空气源即大气45连结。在空气供给管41内,从上游侧开始依次配置有空气滤清器44、对空气进行压力输送的空气供给器或压缩机43、以及用于对从压缩机43朝燃料电池组10输送的空气进行冷却的内部冷却器42。另一方面,在空气通路40的出口连结有用于从燃料电池组10取出多余的空气的空气排出管46。若压缩机43被驱动,则空气经由空气供给管41被朝燃料电池组10内的空气通路40内供给。在空气排出管46内配置有对在空气排出管46内流动的气体量进行控制的控制阀47。在冷却水通路50的入口连结有冷却水供给管51的一端,在冷却水供给管51的出口连结有冷却水供给管51的另一端。在冷却水供给管51内配置有散热器53和对冷却水进行压力输送的冷却水泵52。散热器53上游的冷却水供给管51以及位于散热器53与冷却水泵52之间的冷却水供给管51借助散热器旁通通路54相互连结。若冷却水泵52被驱动,则从冷却水泵52被排出后的冷却水经由冷却水供给管51流入燃料电池组10内的冷却水通路50内,接着,在冷却水通路50中通过而流入冷却水供给管51内,并经由散热器53或者散热器旁通通路54而返回冷却水泵52。再次参照图1至图3,在收容室3内、且是在收容室3的车辆宽度方向VW上的两侧即左侧以及右侧,分别配置有主体框架60。如图1至图3所示,主体框架60大致沿车辆长度方向VL延伸。在图1至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主体框架60具有:车辆长度方向VL的内侧的部分即后侧部分60r;车辆长度方向VL的外侧的部分即前侧部分60f;以及将上述后侧部分60r以及前侧部分60f相互连结的中间部分60i。后侧部分60r大致沿水平方向延伸,并且,前侧部分60f在车辆高度方向VH上在比后侧部分60r更高的位置处大致沿水平方向延伸。并且,在收容室3的底部配置有悬架构件61。悬架构件61的车辆长度方向VL的外侧的部分即前侧部分61f经由前侧紧固构造62f而分别被紧固于主体框架60的前侧部分60f的底面。前侧紧固构造62f包括分别形成于主体框架60的前侧部分60f以及悬架构件61的前侧部分61f的孔,通过在上述孔中穿通螺栓63f,主体框架60的前侧部分60f以及悬架构件61的前侧部分61f相互被紧固。并且,悬架构件61的车辆长度方向VL的内侧的部分即后侧部分61r经由后侧紧固构造62r而分别被紧固于主体框架60的后侧部分60r的底面。后侧紧固构造62r包括分别形成于主体框架60的后侧部分60r以及悬架构件61的后侧部分61r的孔,通过在上述孔中穿通螺栓63r,主体框架60的后侧部分60r以及悬架构件61的后侧部分61r相互被紧固。此外,图2中,64示出例如橡胶制的衬套。在未图示的其它实施例中,悬架构件61经由紧固构造而被紧固于主体框架60的侧面。上述的燃料电池系统A的一部分被支承在悬架构件61上方。并被配置。具体地说明,燃料电池组10的车辆长度方向VL的外侧的部分即前侧部分10f经由前侧安装座11f而被支承于悬架构件61的前侧部分61f。并且,燃料电池组10的车辆长度方向VL的内侧的部分即后侧部分10r经由后侧安装座11r而被支承于悬架构件61的后侧部分61r。后侧安装座11r对燃料电池组10的车辆长度方向VL的内侧的部分进行支承,因此能够被称作内侧安装座。另一方面,如图3所示,燃料电池组10以位于车辆宽度方向VW上的大致中央的方式被支承在悬架构件61上方。另外,在燃料电池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动车辆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车辆,其中,具备:主体框架,该主体框架配置在形成于客厢的车辆长度方向外侧的收容室内;支承框架,该支承框架在上述收容室内经由紧固构造而被紧固于上述主体框架;以及燃料电池组,该燃料电池组通过燃料气体与氧化剂气体的电化学反应而产生电力,在上述收容室内的相比上述紧固构造更靠车辆长度方向外侧的位置经由多个安装座被支承在上述支承框架上方,上述多个安装座包括对上述燃料电池组的车辆长度方向内侧的部分进行支承的内侧安装座,在路面与上述客厢以及上述收容室之间,形成有上述燃料电池组能够进入的退避空间,在输入至车辆的朝向车辆长度方向内方的碰撞载荷比预先设定的上限值大的车辆严重碰撞时,上述燃料电池组的车辆长度方向内侧的部分以及上述内侧安装座中的至少一者朝车辆长度方向内方移动而与上述紧固构造碰撞,从而上述紧固构造被破坏,由此,上述支承框架从上述主体框架脱离而上述燃料电池组朝下方移动且趋向上述退避空间内。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06.06 JP 2014-1180211.一种电动车辆,其中,具备:主体框架,该主体框架配置在形成于客厢的车辆长度方向外侧的收容室内;支承框架,该支承框架在上述收容室内经由紧固构造而被紧固于上述主体框架;以及燃料电池组,该燃料电池组通过燃料气体与氧化剂气体的电化学反应而产生电力,在上述收容室内的相比上述紧固构造更靠车辆长度方向外侧的位置经由多个安装座被支承在上述支承框架上方,上述多个安装座包括对上述燃料电池组的车辆长度方向内侧的部分进行支承的内侧安装座,在路面与上述客厢以及上述收容室之间,形成有上述燃料电池组能够进入的退避空间,在输入至车辆的朝向车辆长度方向内方的碰撞载荷比预先设定的上限值大的车辆严重碰撞时,上述燃料电池组的车辆长度方向内侧的部分以及上述内侧安装座中的至少一者朝车辆长度方向内方移动而与上述紧固构造碰撞,从而上述紧固构造被破坏,由此,上述支承框架从上述主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永长秀男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