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底板下具备高压电气安装部件且以电动机为驱动力源而进行行驶的电动车辆。
技术介绍
以往,公开有一种蓄电池搭载结构,其在车辆碰撞时,使搭载的蓄电池相对于车辆向与冲击输入方向相同的方向相对地移动来吸收碰撞能量(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该蓄电池搭载结构中,在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延伸来提高车辆的刚性的横梁,且使将蓄电池与横梁螺栓紧固连结的长孔沿着与横梁相同的方向延伸,从而在车辆碰撞时,使蓄电池沿着横梁移动。即,使车辆刚性提高,且使蓄电池向冲击输入方向滑动来吸收碰撞能量,从而保护蓄电池。【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2006-182099号公报【专利技术的概要】【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然而,在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蓄电池搭载结构中,蓄电池通过穿过长孔的螺栓而固定于横梁,当因侧面碰撞等而作用有比螺栓的紧固连结力大的碰撞能量时,蓄电池克服紧固连结力而沿着横梁移动与长孔的长度对应的量来吸收碰撞能量。然而,碰撞能量的吸收程度依赖于螺栓的紧固连结力、蓄电池与横梁的接触部的摩擦力,而螺栓的紧固连结力或摩擦力难以管理成固定的大小,从而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车辆,其具备配置在底板的下方的高压电气安装部件、对该高压电气安装部件进行收容的框体、对该框体进行支承且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一对骨架构件,所述电动车辆的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电气安装部件包括蓄电池,所述框体具有沿着车宽方向延伸的框架构件,所述一对骨架构件在所述框架构件的车宽方向两侧具有空间而配设,所述框架构件通过一端安装于所述框架构件且另一端与所述骨架构件紧固连结的平板状的固定片而支承于所述骨架构件,所述固定片具有弯曲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杉崎彻哉,桧垣智大,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