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二轮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58140 阅读:2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0 2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即使在摆动单元设置了2个旋转电机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摆动单元的下表面的高度位置过度地变低,并且能够使该摆动单元薄型化,能够应对广域的驾驶区域的电动二轮车。为具备以被设在了车身上的状态对驱动轮(WR)进行枢支的摆动单元(12)的电动二轮车(10),在上述摆动单元(12)中,设置具有第一转子(38)的第一旋转电机(24),具有第二转子(78)的第二旋转电机(64),以及合成上述第一转子(38)的旋转驱动力和上述第二转子(78)的旋转驱动力,以增大了转速的状态传递到上述驱动轮(WR)的行星齿轮机构(30);上述第一旋转电机(24)和上述第二旋转电机(64),按第二转子(78)的轴线(Ax2)相对于第一转子(38)的轴线(Ax1)位于车身前方的方式在车辆前后方向并列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第一旋转电机和第二旋转电机的电动二轮车
技术介绍
近来,开发了具有以设在了车身上的状态枢支作为驱动轮的后轮的摆动单元的电 动二轮车。在此种摆动单元中,设置了作为电动二轮车的驱动源的旋转电机。在将旋转电机用作驱动源的情况下,根据要求的驱动力决定旋转电机的输出。在 要求值大的情况下,可考虑使I个旋转电机大型化的方法和组合多个旋转电机的方法,作 为采用了后者的方法的车辆,例如提出了具备同轴地配设了第一旋转电机和第二旋转电机 的、所谓多层同轴旋转电机的混合式车辆(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此多层同轴旋转电机,具有在第一旋转电机的径向外侧按围绕该第一旋转电机的 方式配置了第二旋转电机的结构。由此,能够缩短第一旋转电机的轴线方向的宽度尺寸。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4741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可是,在电动二轮车中,为了能够在广域的驾驶区域进行驾驶,例如可考虑设置上 述多个旋转电机,但在仅是沿车宽方向排列配置了多个旋转电机的情况下,因为摆动单元 变厚了 一些,所以,存在车辆的重心向车宽方向外侧偏心这样的问题。因此,可考虑在摆动单元中设置上述多层同轴旋转电机。然而,在此情况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二轮车(10),所述电动二轮车(10)具备以被设置在车身上的状态对驱动轮(WR)进行枢支的摆动单元(12),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摆动单元(12)中设有:能够使第一轴(26)旋转的第一旋转电机(24);能够使第二轴(66)朝正反两方向旋转的第二旋转电机(64);与上述第一轴(26)连接的行星齿轮机构(30);与上述行星齿轮机构(30)连接的用于对上述驱动轮(WR)进行旋转驱动的驱动轴(32);将上述第二轴(66)的旋转驱动力传递到上述行星齿轮机构(30)的第一动力传递机构(68);将上述第二轴(66)的旋转驱动力传递到上述驱动轴(32)的第二动力传递机构(70);仅在上述第二轴(66)朝正...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9.30 JP 2011-2171021.一种电动二轮车(10),所述电动二轮车(10)具备以被设置在车身上的状态对驱动轮(WR)进行枢支的摆动单元(12),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摆动单元(12)中设有能够使第一轴(26)旋转的第一旋转电机(24);能够使第二轴(66 )朝正反两方向旋转的第二旋转电机(64 );与上述第一轴(26)连接的行星齿轮机构(30);与上述行星齿轮机构(30)连接的用于对上述驱动轮(WR)进行旋转驱动的驱动轴(32);将上述第二轴(66)的旋转驱动力传递到上述行星齿轮机构(30)的第一动力传递机构(68);将上述第二轴(66)的旋转驱动力传递到上述驱动轴(32)的第二动力传递机构(70);仅在上述第二轴(66)朝正方向旋转了的情况下容许从上述第二轴(66)向上述第一动力传递机构(68 )传递旋转驱动力的第一单向离合部(72 );以及仅在上述第二轴(66)朝反方向旋转了的情况下容许从该第二轴(66)向上述第二动力传递机构(70)传递旋转驱动力的第二单向离合部(74),上述摆动单元(12),在仅对上述第一旋转电机(24)进行了驱动的情况下,将上述第一轴(26)的旋转驱动力经上述行星齿轮机构(30)及上述驱动轴(32)传递到上述驱动轮(WR);在驱动上述第一旋转电机(24)和上述第二旋转电机(64)双方,使上述第二轴(66)朝正方向旋转了的情况下,由上述行星齿轮机构(30)合成上述第一轴(26)的旋转驱动力和从上述第二轴(66)经上述第一单向离合部(72)传递到了第一动力传递机构(68)的旋转驱动力,在增大了转速的状态下经上述驱动轴(32)传递到上述驱动轮(WR),在驱动上述第一旋转电机(24)和上述第二旋转电机(64)双方,使第二轴(66)朝反方向旋转了的情况下,由上述驱动轴(32)合成从上述第一轴(26)传递到了上述行星齿轮机构(30)的旋转驱动力和从上述第二轴(66)经上述第二单向离合部(74)传递到了上述第二动力传递机构(70)的旋转驱动力,在增大了转矩的状态下传递到上述驱动轮(WR),上述第一旋转电机(24)和上述第二旋转电机(64),按构成该第二旋转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梶原咏介片冈大安达惇小野惇也伊东飞鸟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