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材抽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4515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容易插装软质线材的线材抽出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线材抽出装置上,利用把持.开放线材且可前后移动的夹头体(7)抽出该线材,并且配置了保持该夹头体的开放状态的开放机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抽出由软质材料构成的线材的装置及其使用的线状焊料。
技术介绍
关于电子设备的焊接,有使用钎焊烙铁对将焊料加工为线状的线状焊料、或使松脂等焊剂成分浸含在线状焊料的内部的松脂心焊料进行焊接的手动钎焊,特别是广泛用于对不能用浸钎焊或软溶钎焊进行安装的部件的焊接或焊接后的修正。随着近年的电子设备的小型化,电子零件也小型化,手动钎焊使用的线状焊料或松脂心焊料的线径也变细了。焊料是软质材料,如果线径变细则供给时会发生弯折。作为供给线径细的焊料的装置,公开的有利用可开闭且可前后移动的夹头体抽出线状焊料的装置(参照专利文献1)。详细地说,则是在外筒的内部配置有形成了保持线状焊料的三角形的突起的夹头,在该夹头的前方的隔离的位置上配置阻止线状焊料后退(返回)的保持部件。又,在夹头的后方,安装有克服螺旋弹簧的作用力使夹头前进而进行线状焊料的抽出操作的控制杆。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可通过控制杆的操作抽出一定量的线状焊料,使用性优良。又,一般来说,前述线状焊料虽然多使用直径0.7mm~1.0mm的产品,但近年逐渐也要求使用直径0.5mm或0.3mm的产品。制品日渐紧凑化,因此制品内部具有的部件也减小,随着该部件的极小化,线状焊料也极细化。但是,要将这样极细化的线状焊料插装在上述现有的线材抽出装置上,存在一些问题。若具体地说明,则由于前述夹头始终利用螺旋弹簧闭合,所以要利用控制杆的操作使夹头扩张开而进行插装作业。即,粗的线状焊料的插装暂且不说,对于一边利用一只手克服作用力进行控制杆操作,一边利用另一只手插装细的线状焊料的作业来说,线状焊料的前端的对位困难,会抵接夹头内表面而弯曲。专利文献1实愿昭62-169776号(实开平1-72974号)的缩微胶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容易地插装线状焊料等软质线材的线材抽出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线材抽出装置,宗旨之1是抽出由软质材料形成的线材的装置,利用把持·开放该线材且可前后移动的夹头体抽出该线材,并且配置了保持该夹头体的开放状态的开放机构;宗旨之2是抽出由软质材料形成的线材的装置,利用把持·开放该线材且可前后移动的夹头体抽出该线材,并且慢慢进行使该夹头体动作的动作部件的回归动作;宗旨之3是抽出由软质材料形成的线材的装置,利用把持·开放该线材且可前后移动的夹头体抽出该线材,并且该夹头体的线材把持部的长度形成得大于线材的抽出量;宗旨之4是抽出由软质材料形成的线材的装置,将容纳前述软质线材的线材存留机构设置在装置主体上。在此,所谓的由软质材料构成的线材,虽然有各种测定方法,但是是指由例如在布氏硬度试验中硬度为45以下的材料形成的线材,作为其1例,举出线状焊料或漆包线、铜线、蚕丝、裁缝用的线等。顺便说明,线状焊料的布氏硬度一般是4~20。如果采用上述构成,则可容易将软质的线材插装在线材抽出装置上。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线材抽出装置的作用。在线材插装时,由于夹头体开放,所以容易将线材穿过该夹头体,并且线材通过线材抽出装置的内部空间向夹头体供给。又,使夹头体从开放状态回归时,动作部件慢慢回归。进而,处于弯曲状态的软质线材受开闭的夹头体按压,被该按压力矫正为直线状。并且由于按压·矫正的量(长度)大于线材抽出的量,所以线材不会不矫正就被抽出,并且在至少1次必须按压·矫正的状态下被抽出。又,线材从设置在装置主体上的线材存留机构供给并抽出。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线材抽出装置的第1实施方式的纵半剖视图。图2是表示滑块部件和顶销挡块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图1的线材抽出装置的前端部的放大剖视图。图4是表示图3的变形例的剖视图。图5是夹头体的主要部分纵剖视图。图6是表示线材的插装过程的纵半剖视图。图7是图6的主要部分放大图。图8是表示轴筒与后轴的连结构造的变形例的纵剖视图。图9是图8的Z-Z线剖视图。图10是表示环状部件的变形例的纵半剖视图。图11是表示环状部件的变形例的横剖视图。图12是表示环状部件的变形例的横剖视图。图13是表示环状部件的变形例的横剖视图。图14是表示顶销挡块的回归过程的纵半剖视图。图15是表示顶销挡块的变形例的主要部分立体图。图16是表示顶销挡块的回归过程的纵半剖视图。图17是表示顶销挡块的变形例的主要部分立体图。图18是表示后轴的顶销挡块的变形例的纵剖视图。图19是表示卷轴的俯视图。图20是表示后轴的变形例的主要部分外观图。图21是后轴的主要部分外观立体图。图22是表示卷轴的变形例的纵半剖视图。图23是表示卷轴的安装构造的变形例的主要部分外观图。图24是表示卷轴的变形例的俯视图。图25是图24的卷轴的W-W线纵剖视图。图26是表示存留机构的变形例的纵剖视图。图27是表示图1的线材抽出装置的后端部的纵半剖视图。图2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线材抽出装置的第2实施方式的外观图。图29是表示图28的线材抽出装置的左侧剖视图。图30是表示图28的线材抽出装置的动作的纵剖视图。图3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线材抽出装置的第3实施方式的纵剖视图。图32是表示图31的线材抽出装置的使用例的纵剖视图。图33是表示在旋转轴部上不形成槽部的卷轴的俯视图。图34是图33的卷轴的纵剖视图。附图标记 1 轴筒2 滑块部件3 倾斜面4 窗孔5 顶销挡块(动作部件)5a 按压操作面5b 倾斜面5c 凹陷部(阶梯部)5d 倾斜面5e 凹陷部(阶梯部)6 按压部7 夹头体7a 槽部(线材把持部)8 夹头圈9 弹性部件10 前部件10a 内表面阶梯部11 前端管(线材保护管)12 前端管13 线材导向部14 止回部件15 衬垫16 导向管17 线材插装部件17a 贯通孔17b 内表面圆锥部17c 外表面圆锥部18 嵌合部19 后轴(开放机构)20 环状部件20a 小径部20b 大径部 20c 倾斜面21 平坦部22 鼓出部22a 小形槽部22b 大形槽部22c 倾斜面23 内弧部24 平面部25 夹持片26 间隙27 卷轴(线材存留机构)28 凸缘部29 旋转轴部30 贯通孔31 后轴32 夹持片33 间隙34 卷轴35 贯通孔36 内表面突部37 凸缘部38 存留机构39 嵌合部40 切缝41 倒角部42 把持部43 轴筒44 顶销挡块45 滑块部件46 突起47 凸部48 凹部 49 轴筒50 前轴51 筒部52 后部筒具体实施方式首先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线材抽出装置的第1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中的线材抽出装置是用于抽出线状焊料H的装置。是在轴筒的中间部的侧面上配置顶销挡块,通过将该顶销挡块向轴筒的径向按压而抽出线状焊料H的所谓横向冲击式的线材抽出装置,但也可是通过使该顶销挡块在轴筒的纵向上滑动而抽出线状焊料H的侧滑动式的线材抽出装置,或也可是在轴筒的后端配置顶销挡块,通过将该顶销挡块向轴筒的纵向按压而抽出线状焊料H的后端冲击式的线材抽出装置。以下具体说明。如图1所示,在轴筒1的中间部的内侧,滑动自如地配置滑块部件2,在该滑块部件2的侧壁上,如图2所示,在对置的位置上形成2平行的倾斜面3。在该倾斜面3上,抵接顶销挡块(动作部件)5的按压部6,而顶销挡块5安装在形成于前述轴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线材抽出装置,是抽出由软质材料形成的线材的装置,利用把持.开放该线材且可前后移动的夹头体抽出该线材,并且配置有维持该夹头体的开放状态的开放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井浩柳川良明丸山茂树
申请(专利权)人:千住金属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