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及钛合金棒材热连轧生产线及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21175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3 23:15
一种钛及钛合金棒材热连轧生产线及生产工艺,由加热炉、横列式两辊粗轧机组、高刚度短应力线纵列式两辊中轧机组、高刚度短应力线纵列式两辊预精轧机组及小棒材冷床组成钛及钛合金棒材纵轧生产线,并采用低速连续轧制工艺,降低轧制时变形抗力产生的变形热,保证轧件内部组织与性能,直接生产出合格棒材。本发明专利技术可轧制φ12~φ140mm所有规格钛及钛合金棒材,实现高精度、大单重钛及钛合金棒材的生产,且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钛及钛合金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钛及钛合金棒材热连轧生产线及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钛及钛合金由于其独特的原子结构与晶体组织结构,属于难变形、难加工金属,已有技术一般采用分段式多火次加热轧制钛及钛合金棒材,但不易实现大单重(一般棒材单重仅5 50Kg),且尺寸精度差,生产效率低。由于钛及钛合金的导热性特差,轧制时变形抗力大产生的变形热不易传出,特别是轧制高强、高温钛合金时,金属内部极易出现过热组织,导致轧件易出现组织过热、不均匀现象,无法保证轧件内部组织与性能,难以得到合格棒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钛及钛合金棒材热连轧生产线及生产工艺,实现了钛及钛合金棒材的连续轧制,且保证了轧件内部组织与性能,直接生产出合格棒材。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钛及钛合金棒材热连轧生产线,由纵向依次连接的加热炉、横列式两辊粗轧机组、高刚度短应力线纵列式两辊中轧机组、高刚度短应力线纵列式两辊预精轧机组及小棒材冷床组成;所述加热炉出料口通过输送辊道I与横列式两辊粗轧机组进料口连接,横列式两辊粗轧机组第一出料口通过输送辊道II与高刚度短应力线纵列式两辊中轧机组进料口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钛及钛合金棒材热连轧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线由纵向依次连接的加热炉(1)、横列式两辊粗轧机组(2)、高刚度短应力线纵列式两辊中轧机组(4)、高刚度短应力线纵列式两辊预精轧机组(6)及小棒材冷床(8)组成;所述加热炉(1)出料口通过输送辊道Ⅰ(9)与横列式两辊粗轧机组(2)进料口连接,横列式两辊粗轧机组(2)第一出料口通过输送辊道Ⅱ(10)与高刚度短应力线纵列式两辊中轧机组(4)进料口连接,且输送辊道Ⅱ(10)末端与高刚度短应力线纵列式两辊中轧机组(4)进料口之间设有切头剪(3);所述高刚度短应力线纵列式两辊中轧机组(4)出料口与高刚度短应力线纵列式两辊预精轧机组(6)进料口之间设有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钛及钛合金棒材热连轧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线由纵向依次连接的加热炉(I)、横列式两辊粗轧机组(2)、高刚度短应力线纵列式两辊中轧机组(4)、高刚度短应力线纵列式两辊预精轧机组(6)及小棒材冷床(8)组成;所述加热炉(I)出料口通过输送辊道I (9)与横列式两辊粗轧机组(2)进料口连接,横列式两辊粗轧机组(2)第一出料口通过输送辊道II (10)与高刚度短应力线纵列式两辊中轧机组(4)进料口连接,且输送辊道II(IO)末端与高刚度短应力线纵列式两辊中轧机组(4)进料口之间设有切头剪(3);所述高刚度短应力线纵列式两辊中轧机组(4)出料口与高刚度短应力线纵列式两辊预精轧机组(6)进料口之间设有飞剪I (5);所述高刚度短应力线纵列式两辊预精轧机组(6)出料口与小棒材冷床(8)之间设有飞剪II (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钛及钛合金棒材热连轧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列式两辊粗轧机组(2)第二出料口通过输送辊道III (11)与矫直机(12)进料口连接,矫直机(12)出料口与大棒材冷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鼎春张顺利邵军陶海林刘永忠
申请(专利权)人:宝钛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