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材二辊连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15287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3 12: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拱了线材二辊连轧机。其可以在一道工序中完成线材的减径,减少了工序,从而减少了燃料、电能、辅助材料和人力等消耗,提高了生产效率。其包括轧机机架、进线口、出线口、冷轧单机润滑冷却进水管和润滑冷却回水管,所述冷轧单机包括横向冷轧机和竖向冷轧机,所述横向冷轧机和竖向冷轧机交替布置在轧机机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冷轧单机各自由单独的轧制电机和轧制输入齿轮箱驱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线材加工机械领域,具体为线材二辊连轧机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科技的发展,无论在工业生产领域还是在生活中,要求提供日益增多、质量也来越好、规格不断扩大的铝镁合金、无氧铜杆等金属线材。在现有技术中,通常会采用拉丝机来生产铝镁合金、无氧铜杆等金属线材。拉丝机也被叫做拔丝机、拉线机,通过拉丝机的拉拔处理,使线材或棒材不断从粗到细,将由钢材生产厂家生产的线材或棒材加工成其直径、圆度、内部金相结构、表面光洁度和矫直度都达到需要的原料处理要求的线材或棒材。在一些特定的场合中,需要采用一些小规格的铝镁合金、无氧铜杆等金属线材。然而在实际生产这样此类规格的线材时,由于拉拔前后线材塑性变型规格过大,如果将一 次性完成线材的拉拔,线材会变硬,极易导致线材断裂,不能达到生产要求。现有的方法是将线材的拉拔分为多次进行,如使用Φ9. 5MM的原料线材生产Φ2. 5MM线材时,需先将Φ9. 5MM的原料线材拉拔至Φ5ΜΜ,然后将线材退火,才可再将Φ5ΜΜ的线材拉拔至2. 5MM。其生产工序多而复杂,燃料、电能、辅助材料和人力等消耗大,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拱了线材二辊连轧机,其可以在一道工序中完成线材的减径,减少了工序,从而减少了燃料、电能、辅助材料和人力等消耗,提高了生产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其包括轧机机架、进线口、出线口、冷轧单机润滑冷却进水管和润滑冷却回水管,所述冷轧单机包括横向冷轧机和竖向冷轧机,所述横向冷轧机和竖向冷轧机交替布置在轧机机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冷轧单机各自由单独的轧制电机和轧制输入齿轮箱驱动。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冷轧机和竖向冷轧机的轧锟孔型分别为椭圆形或圆形;在所述二棍连轧机中的棍型,椭圆形和圆形交替排列。采用本专利技术的设计后,每台冷轧单机分别采用独立的轧制电机和轧制输入齿轮箱驱动,有效的提高了线材的轧制速度,提高了生产效率。交替排列的横、竖冷轧单机轧锟孔型为椭圆形和圆形。此种孔型设置能使线材从一种断面平稳地转换成另一种断面,避免了由于局部的不均匀变形而产生的局部应力,线材没有尖棱角,冷却均匀,减少了线材在轧制过程中产生裂纹的因素,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从而避免了传统技术中,采用拉丝工艺,要经过多道退火工艺,工艺繁琐,生产效率低的缺点。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的局部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的局部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横冷轧单机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竖冷轧单机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见图I,图2,图3和图4,本专利技术包括轧机机架I,进线口 2、出线口 3、横向冷轧机4和竖向冷轧机5,润滑冷却进水管6和润滑冷却回水管7,图中横向冷轧机4和竖向冷轧机5各有8台。进线口 2和出现口 3处分别安装有安装进线校直装置10和出线装置11。横向冷轧机4和竖向冷轧机5交替布置在轧机机架I上,横向冷轧机4和竖向冷轧机5之间通过联接套22连接,横向冷轧机4和竖向冷轧机5分别还设置有轧辊联接加固装置19,每 台横向冷轧机4和竖向冷轧机5都各自由单独的轧制电机8和轧制输入齿轮箱9驱动,轧制电机8和轧制输入齿轮箱9安装在轧机机架I上。见图3和图4,横向冷轧机4包括横轧锟齿轮箱12,横向冷轧机4上设置有两个横轧辊13,横向冷轧机4轧锟孔型为椭圆形。竖向冷轧机5包括包括竖轧锟齿轮箱20,竖向冷轧机5上设置有两个竖轧辊21,竖向冷轧机5轧锟孔型为圆形。横向冷轧机4和竖向冷轧机5都包括喷淋控制阀14,喷淋控制阀14与润滑冷却水管15连接,润滑冷却水管15与轧机机架I上的润滑冷却进水管6和润滑冷却回水管连通7形成润滑冷却系统。横向冷轧机4和竖向冷轧机5都安装有安全门16,安全门16与开门电机17通过开门链条18连接。启动轧制电机8,轧制电机8通过轧制输入齿轮箱9驱动冷轧单机,横向冷轧机4和竖向冷轧机5的横轧辊13、竖轧辊21转动,传送装置(图中未给出)将线材送入进线口 2,线材从进线口 2经进线校直装置10校正后进入横冷轧单机4,先进过横轧锟13的椭圆形孔型再经过竖向冷轧机5的竖轧锟21的圆形孔型,如此依次轧制。整个过程中润滑冷却液从喷淋控制阀14喷出同时对线材进行润滑和冷却,再流入机架I的中润滑冷却回水管7形成循环。将线材加工成需要的规格后,最后线材经出线装置11输出。采用冷轧工艺生产线材对比拉丝机,线材下压量大,大大减少了中间工序。传送装置将线材送入进线口,线材从进线口经进线校直装置校正后进入冷轧单机,轧制电机带动轧制输入齿轮驱动冷轧单机轧制线材,经过多次轧制后将线材减径至要求的规格后,经出线装置输出线材。这样的设计在一道工序中完成了线材的轧制,减少了工序流程,减少了金属材料的损失,提高了成品率,从而减少了燃料、电能、辅助材料和人力消耗。传统的技术中使用拉丝机拉拔线材会产生大量粉尘,造成污染,不定时清理会堵塞损坏设备,冷轧机则不会产生大量粉尘,有效减少了生产车间的污染。权利要求1.线材二辊连轧机,其包括轧机机架、进线口、出线口,冷轧单机、润滑冷却进水管和润滑冷却回水管,所述冷轧单机包括横向冷轧机和竖向冷轧机,所述横向冷轧机和竖向冷轧机交替布置在轧机机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冷轧单机各自由单独的轧制电机和轧制输入齿轮箱驱动。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线材二辊连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冷轧机和竖向冷轧机的轧锟孔型分别为椭圆形或圆形。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线材二辊连轧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二辊连轧机中的辊型, 椭圆形和圆形交替排列。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拱了线材二辊连轧机。其可以在一道工序中完成线材的减径,减少了工序,从而减少了燃料、电能、辅助材料和人力等消耗,提高了生产效率。其包括轧机机架、进线口、出线口、冷轧单机润滑冷却进水管和润滑冷却回水管,所述冷轧单机包括横向冷轧机和竖向冷轧机,所述横向冷轧机和竖向冷轧机交替布置在轧机机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冷轧单机各自由单独的轧制电机和轧制输入齿轮箱驱动。文档编号B21B35/04GK102921724SQ20121042009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9日专利技术者邱建学 申请人:无锡市锡山江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线材二辊连轧机,其包括轧机机架、进线口、出线口,冷轧单机、润滑冷却进水管和润滑冷却回水管,所述冷轧单机包括横向冷轧机和竖向冷轧机,所述横向冷轧机和竖向冷轧机交替布置在轧机机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冷轧单机各自由单独的轧制电机和轧制输入齿轮箱驱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建学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锡山江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