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电-干摩擦复合型减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87020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05: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电-干摩擦复合型减振装置,属于旋转机械振动和噪声抑制技术领域。所述装置包括干摩擦阻尼部件、压电阻尼部件和限位部件,所述的压电阻尼部件固定在干摩擦阻尼部件的内侧,干摩擦阻尼部件通过限位部件固定在减振对象上。所述的干摩擦阻尼部件为阻尼环/套筒结构,所述阻尼环/套筒结构设置具有翻边的开口结构,与开口相对的位置设置配重;在所述的阻尼环/套筒的内表面设置有压电片的安装平台。所述的压电阻尼部件由分布式的压电片和他们各自连接的电路构成。在不影响功能的同时,阻尼器设计更紧凑;提升了阻尼器的减振效果;增加了阻尼器的可靠性;简化了压电阻尼的安装和拆卸;拓宽了阻尼器的设计减振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同时提供压电阻尼和干摩擦阻尼的减振装置,所述的减振装置为具有开口和配重的环或套筒,其上布置有压电材料及电路,属于旋转机械振动和噪声抑制

技术介绍
旋转机械是于航空、航天、能源、动力及机械工程中的一类核心部件,如航空发动机中的叶盘结构、地面动力机械中的汽轮机转子、传动机械中的各式齿轮等。现代工业的发展对各类动力机械装置均提出了高速、重载、轻量方面的要求,这使得这一类核心部件的振动问题变得日益突出。由于这类部件在工作时高速旋转,激振力复杂,因而并非所有理论上可行的减振措施都能应用较为传统和常见的为干摩擦减振技术、挤压油膜减振技术等,新兴的尚处于学术发展的有压电阻尼技术等。( I)干摩擦减振技术干摩擦指物件间或试样间不加任何润滑剂时的摩擦。通常,在结构系统中引入干摩擦元件,并在适当的设计参数下使得摩擦界面上产生相对滑移,可以产生阻尼消耗系统的振动能量,抑制结构的振动水平,这一方法已在旋转机械的减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具体地,在工程中被实现的干摩擦减振装置(阻尼器)有用于薄壳结构的阻尼环、等厚阻尼套筒、指状阻尼套筒等;航空发动机轮盘上常用的缘板阻尼块和叶片凸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压电?干摩擦复合型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干摩擦阻尼部件、压电阻尼部件和限位部件,所述的压电阻尼部件固定在干摩擦阻尼部件的内侧,干摩擦阻尼部件通过限位部件3固定在减振对象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雨李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