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甘露聚糖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84793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04: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的甘露聚糖酶,其氨基酸序列为SEQ?ID?NO:?1。并将该酶分别转化入里氏木霉和毕赤酵母中,构建重组表达工程菌株。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个新型甘露聚糖酶基因,并分别构建了重组表达该基因的毕赤酵母工程菌和里氏木霉工程菌。所述毕赤酵母工程菌和里氏木霉工程菌所产甘露聚糖酶的最适作用pH为4.5,最适作用温度为60℃。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甘露聚糖酶耐酸,耐高温,可广泛用作饲料添加剂,能有效提高饲料的利用率,从而减少养殖中饲料的使用量,节约粮食资源和养殖成本,增加生产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工程生物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甘露聚糖酶,及用于表达该酶的重组表达工程菌。
技术介绍
甘露聚糖酶包括外切酶、内切酶和甘露糖苷酶,三种酶的协同作用才能将甘露聚糖彻底降解。其中,β-l,4-D-甘露聚糖酶(EC 3. 2.1. 78)又称为甘露聚糖酶,属于内切酶;它能水解含有β_1,4-D-甘露糖苷键,生成甘露寡糖或甘露多糖,属于半纤维素酶类。甘露聚糖是以β-l,4-D-吡喃甘露糖苷键连接的线状多糖,如果主链某些残基被葡萄糖取代,或半乳糖通过α-1,6-糖苷键与甘露糖残基相连形成分支,则称为异甘露聚糖,主要有半乳糖甘露聚糖、葡萄甘露聚糖、半乳葡萄甘露聚糖(齐军茹等,2002,中国食品添加剂;许牡丹等,2006,动物医学进展)。 甘露聚糖酶在饲料、食品、造纸、石油开采及生物研究技术等多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甘露聚糖酶的研究和开发越来越多。甘露聚糖是仅次于木聚糖的第二大的半纤维素成分。饲料的主要原料如豆柏、小麦和麸皮等的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甘露聚糖;一方面它是非淀粉多糖的抗营养因子;另一方面,低聚甘露糖具有的保健功能(陈小兵等,2005,生物工程杂志;Che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甘露聚糖酶,其特征在于:1)其氨基酸序列为SEQ?ID?NO:?1的甘露聚糖酶;2)其氨基酸序列与SEQ?ID?NO:?1同源性高于75%的甘露聚糖酶;3)在1)或2)中的氨基酸上发生取代、缺失或添加一个或数个氨基酸得到的,具有甘露聚糖酶活性的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亦钧程斯达康丽华王华明曲音波刘国栋陈梅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蔚蓝生物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