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熊鹏专利>正文

分批补加氮源培养真菌生产纤维素酶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384147 阅读:2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7 01: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批补加氮源培养真菌生产纤维素酶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培养基在发酵罐中以60%~80%的装液量于121℃灭菌20min,降温至培养温度28~30℃;以装液量1%~5%的接种量接种真菌种子液于发酵罐中发酵;分别在发酵培养第2~3天及4~5天补加质量为初始培养基中氮源对应质量的0.25~0.5倍的无机氮源及有机氮源。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前期添加少量的N源在降低发酵液渗透压的同时降低初始培养基的营养,抑制菌丝的过量繁殖,避免大量的营养用于菌丝生长,发酵后期通过分批补氮源,在限制营养用于菌丝生长的同时保证纤维素酶合成所需要的营养供给,提高营养的利用率,获得更高的发酵纤维素酶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酶发酵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发酵过程中分批补加氮源发酵生产纤维素酶的方法。
技术介绍
纤维素酶具备的水解木质纤维素成糖的能力使得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对秸杆等木质纤维素水解,将其发酵成糖,在通过发酵等方法制备燃料乙醇或者其他的化工产品,这也是利用木质纤维素制备能源化工产品当中一个关键要素之一,纤维素酶的制备成本和效率也是能否实现生物质基能源化工产品逐渐取代石油能源和化工产品的决定因·素之一。高活性的纤维素酶发酵技术能够极大的提高发酵效率节约产酶的成本,传统的纤维素酶发酵通常采用液体深层间歇式发酵技术即在发酵初始配置发酵培养基时,一次性的投加足量的碳源、氮源、生长因子及微量元素等,通过控制发酵过程中的温度、融氧、PH等保证微生物能有一个最优的发酵条件从而获得高发酵活性的纤维素酶。该方法操作简单,适合大多数微生物的培养,易于推广。同时该方法在前期一次性投加整个发酵过程中所需的营养,容易导致初始培养基浓度过高造成传质、传热的困难增加了发酵的能耗;发酵前期高浓度的营养会导致整个发酵培养基的渗透压的增高不利于延滞期菌株的生长;高浓度的营养物质同时会导致前期营养物质大量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分批补加氮源培养真菌生产纤维素酶的方法,其特征是该纤维素酶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培养基的配制:以纤维质原料为唯一碳源及产酶诱导剂,玉米浆(CSL)、蛋白胨、酵母膏中的一种或几种作为培养基的有机氮源,铵盐、硝酸盐、亚硝酸盐、氨水一种或几种的组合作为培养基的无机盐氮源,配制培养基,于121℃灭菌20min,培养基在发酵罐中的装液量以发酵罐装液容量的60%~80%为宜;(2)接种与发酵:以培养基体积的1%~5%(v/v)的接种量接种真菌种子液于发酵罐中发酵,发酵过程参数控制为:温度为28~30℃,溶解氧不低于10%~20%,通气量为0.1~0.3vvm?;(3)过程补料:根据发酵过程中真菌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鹏宇文伟刚贺建龙
申请(专利权)人:熊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