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性β-甘露聚糖酶Man26DW1及其基因和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67972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8 11: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基因工程领域,具体地,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性β-甘露聚糖酶Man26DW1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其具有如SEQ ID NO.1或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β-甘露聚糖酶具有以下性质:最适pH6.0,具有弱酸性,在pH4.5-7.5范围内,酶活保持在40%以上。最适温度50℃。在50℃处理1h,酶活保持稳定。良好的pH稳定性和热稳定性。比活为1,046U mg–1,易于工业化发酵生产。作为一种新型的酶制剂,可广泛用于动物及鱼类饲料、食品、医药、酿酒、造纸、及洗涤剂工业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中性β-甘露聚糖酶Man26DW1及其基因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基因工程领域,具体地,一种中性β -甘露聚糖酶Man26DWl及其基因和应用。
技术介绍
甘露聚糖是植物半纤维素的主要成份,是以1,4_β -D-吡喃甘露糖苷键连接而成的线性多糖。β -甘露聚糖酶(β -1, 4-D-mannan mannohydrolase, EC3.2.1.78)是一种能降解甘露聚糖主链的水解酶,属于半纤维素酶类。β_甘露聚糖酶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饲料、医药、造纸、纺织印染、石油开采、精细化工及生物技术等诸多领域,是一种新型的工业酶,具有很大的潜在应用价值。许多微生物,植物和一些低等动物中都存在β -甘露聚糖酶(MilIward-Sadler,et al FEMS Microbiol.Lett.1996.141:183 - 188)。 微生物是β_甘露聚糖酶的重要来源,具有活力高、成本低、来源稳定、提取方便等明显优点。但天然菌株所产的甘露聚糖酶产量低,不能满足工业化生产的需要。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部分甘露聚糖酶的编码基因已被克隆并进行了异源表达(Dhawan andKaurjCrit.Rev.Biotechnol.2007.27:197 - 216 ;Moreira and FilhojApp1.Microbiol.Biotechnol.2008.79:165 - 178.)根据催化域氨基酸序列及结构的相似性,β-甘露聚糖酶多被划分为糖苷水解酶家族5,11或113 (Henrissat and Bairoch, Biochem.J.1993.293 :781-788)。不同来源的甘露聚糖酶因性质上的差别,其应用范围和价值也不尽相同。国内外研究和报道较多的细菌产甘露聚糖酶多为中性或碱性酶,包括芽孢杆菌、假单胞菌、弧菌、放线菌等。而真菌来源的甘露聚糖酶多为酸性,它们作用的最适PH值在2.4~5.0。真菌的β -甘露聚糖酶一般呈酸性,分子量大约在45kDa~55kDa,最适作用pH为4.0~6.0,最适作用温度为551:~751:。相对细菌而言,真菌来源的β-甘露聚糖酶最适反应pH值、pH稳定性都偏低,耐热性比细菌差。本专利技术得到了一个新的甘露聚糖酶基因,其编码的甘露聚糖酶在酸性和中性条件下有高的酶活性,较好的耐热性和极好的抗蛋白酶能力,可应用于动物及鱼类的饲料,应用于食品、医药等工业,同时还可以应用于造纸及纺织印染行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产中性β_甘露聚糖酶。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上述β_甘露聚糖酶的基因。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是提供包含上述β -甘露聚糖酶的重组载体。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是提供包含上述甘露聚糖酶基因的重组菌株。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中性甘露聚糖酶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上述中性β-甘露聚糖酶的应用。本专利技术首先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性质优良的、适合于在饲料、食品、酿酒、造纸以及能源工业中应用新的β_甘露聚糖酶。本专利技术人筛选到一种天然菌株,它所产生的β_甘露聚糖酶适合于在饲料、食品、酿酒、造纸以及能源工业中使用。从上述真菌中获得了一种中性β -甘露聚糖酶Man26DWl,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N0.1 I MVFTSTYALA ALFTFTAAQS VTYQAEDAVL SGTTVATSVA GYTGSGYVDG 51 FSDATDKVTF QIPSNTTGLY DLSLVYNGPN GDKQTYIVLN GGSGSQVSLP 101 ATTKWTTVSA GQVLFEENAN NTIEIQSNWG YYLIDAITLS PSAERGPHNI 151 TAVPVNANAN ADAKALMSYL GGIYGKNILS GQYDQASLEW VTANVGKTPA 201 ILGVDMMDYT EGRIAKGASS NDTTSALAFA EKGGMVTVVW HWNAPAGLYD 251 TEAQPffYRGF YTEATDFNIA DALVDTTNAN YTALIKDIDT IAVQLKKLQD 301 AGVPVLWRPL HEAEGKWFW GAQGPEACKK LYHILYERLT VQHSLNNLVW 351 VffNSVDPAffY PGSDVVDIVS ADTYAKGDHG PISATYNDLI KLTDDTKMIA 401 AAEIGSLMEP EQLKAYQADW VFFAWSGEY VTGGEWNSLD MMKRIYSDEY 451 VLTLDEIQGW KNGNTSA*其中,该酶全长468个氨基酸,N端18个氨基酸为信号肽序列“MVFTSTYALAALFTFTAA”。因此,成熟的中性β -甘露聚糖酶Man26DWl的理论分子量为49kDa,其氨基酸序列如 SEQ ID N0.2 I QSVTYQAEDA VLSGTTVATS VAGYTGSGYV DGFSDATDKV TFQIPSNTTG 51 LYDLSLVYNG PNGDKQTYIV LNGGSGSQVS LPATTKWTTV SAGQVLFEEN 101 ANNTIEIQSN WGYYLIDAIT LSPSAERGPH NITAVPVNAN ANADAKALMS 151 YLGGIYGKNI LSGQYDQASL EWVTANVGKT PAILGVDMMD YTEGRIAKGA 201 SSNDTTSALA FAEKGGMVTY VWHWNAPAGL YDTEAQPWYR GFYTEATDFN 251 IADALVDTTN ANYTALIKDI DTIAYQLKKL QDAGVPVLWR PLHEAEGKWF 301 WfGAQGPEAC KKLYHILYER LTVQHSLNNL VWVffNSVDPA WYPGSDVVDI 351 VSADTYAKGD HGPISATYND LIKLTDDTKM IAAAEIGSLM EPEQLKAYQA 401 DfVFFAVWSG EYVTGGEWNS LDMMKRIYSD EYVLTLDEIQ GWKNGNTSA*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编码上述中性甘露聚糖酶的基因。该酶的全基因序列如SEQ ID N0.3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性β‑甘露聚糖酶Man26DW1,其特征在于,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或SEQ ID NO.2所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性β -甘露聚糖酶Man26DWl,其特征在于,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0.1所示或 SEQ ID N0.2 所示。2.—种中性β -甘露聚糖酶基因man26DWl,其特征在于,编码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性β-甘露聚糖酶Man26DWl。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性β-甘露聚糖酶基因man26DWl,其特征在于,其碱基序列如 SEQ ID N0.3 或 SEQ ID N0.4、SEQ ID N0.5 所示。4.包含权利要求2所述中性β-甘露聚糖酶基因man26DWl的重组载体。5.包含权利要求2所述中性β-甘露聚糖酶基因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斌罗会颖王彩虹黄火清柏映国石鹏君王亚茹杨培龙孟昆师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