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贝蒂碱类冠醚超分子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83476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0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贝蒂碱类冠醚超分子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该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为:向烧杯中加入贝蒂碱,用甲醇溶解向其中缓慢滴加无机酸,溶液发热,再把冠醚溶于甲醇中,将上述两种溶液混合搅拌10min,过滤,静置于液氮中10min即得到无色晶体。该化合物为首例综合贝蒂碱的手性中心和冠醚空穴作用的特点,成功合成的以大分子为客体分子,通过氢键堆积作用形成的贝蒂碱冠醚超分子化合物,此类化合物为进一步开发铁电材料方面的应用提供了一种新的设计、合成路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是以贝蒂碱为客体分子、通过贝蒂碱分子中的胺基基团与冠醚分子中氧原子形成稳定的N--H…0氢键的形式堆积而成。属于有机化学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由于生物组织的介电特性在体测量技术中的发展,使微波诊断肿瘤成为可能。具有高的介电常数的铁电材料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高科技领域作为介电共振器及过滤器来储存和传递微波通讯信号,使通过耳麦传输无线电信号成为可能。介电性是指化合物在电场作用下,表现出对静电能的储存和损耗的性质,通常用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来表示。介电特性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在存储、加工、保鲜、灭菌灭虫、清洗分级、无损检测等诸多领域都有应用。 我们知道许多固体状态的物理性质,如热电(pyroelectricity),压电(piezoelectricity),铁电(ferroelectricity),机械发光或摩擦发光(mechanoluminescence)和二阶非线性光学(或倍频效应SHG)都要求在宏观上是非中心对称的。虽然这些性质在许多高新
的重要应用,然而合理的构筑这些结构定向排列的超分子固体(非中心对称或手性)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为以往人们都是随机发现这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贝蒂碱类冠醚超分子化合物,其结构如下所示:FSA00000828414100011.tif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媛王世娟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