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增香菜籽油,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菜籽95-100、粗糠2-4、抹茶粉3-5、葱1-2、鲜芦根1-1.2、大麦粉2-3、决明子0.3-0.5、牡丹皮0.3-0.5、菊花0.5-0.8、枳实0.5-0.6、姜黄0.3-0.4、紫苏叶0.1-0.3、甘草0.2-0.3、杜仲0.6-0.8、陈皮0.3-0.4。本发明专利技术生产的菜籽油色泽透明、无沉淀、清香、味纯、不但消除了传统菜籽油的异味,并且增加了香味,其中杜仲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保胎、活血通络、降血压等功效。枳实可以破气消积;化痰除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一种菜籽油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油生产领域。
技术介绍
菜籽油就是我们俗你的菜油,又叫油菜籽油、香菜油,是用油菜籽榨出来的,是中国主要食用油之一,菜籽油色泽金黄或棕黄,有一定的刺激气味,民间引叫作“青气味”。这种气味是其中含有一定量的芥子戒所致,但特优品种的油菜籽则不含这种物质。取自甘兰型油菜和白菜型油莱的种子(含油22% -49%,平均40% ),含蛋白质21% -27%,磷脂约1%,是中国主要食用油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菜籽油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增香菜籽油,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菜籽95-100、粗糠2-4、抹茶粉3-5、葱1-2、鲜芦根1-1. 2、大麦粉2-3、决明子O. 3-0. 5、牡丹皮O. 3-0. 5、菊花 O. 5-0. 8、枳实 O. 5-0. 6、姜黄 O. 3-0. 4、紫苏叶 O. 1-0. 3、甘草O. 2-0. 3、杜仲 O. 6-0. 8、陈皮 O. 3-0. 4。一种增香菜籽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清洗清洗前,先将菜籽放在竹制萝筐内,用脚踩碎其中的并肩泥,然后进行筛选,通过风车除去轻于菜籽的灰杂物,再用粗细筛分别除去大于或小于菜籽的夹杂物; (2)炒籽采用夹层锅,夹层中可以填入草灰或细砂,加入上述重量份的抹茶粉和葱,开始炒时,火力可稍大,约O. 5-0. 8小时后,锅内菜籽有炸裂声,即应控制火力,菜籽出锅前10-15分钟要压住火苗,当锅内菜籽温度达到115-120°C,手捻菜籽碎后呈金黄色时,即可出锅,炒时要勤翻动; (3)配料将上述重量份的鲜芦根在12-14%的氯化钠水溶液中浸泡25-30分钟,去离子水冲洗至PH为6. 8-7. 1,晾干,切断成片,用微火炒1-2分钟,取出后常温静置5-10分钟,与上述重量份的甘草、菊花混合加水煎煮,过滤得提取液;将上述重量份的粗糠、葱、大麦粉、决明子、牡丹皮、枳实、紫苏叶、杜仲、陈皮混合研碎,过70-80°C的热蒸汽处理3-4分钟;将上述重量份的姜黄加4-5倍水研磨成浆料;将上述提取液、热蒸汽处理的混合物、浆料混合均匀,即得所述配料; (4)磨碾将步骤(2)中的炒过的菜籽加入磨中,磨要放平,调好磨心高低,下料均匀,大小籽分开磨,磨时不出整籽,碾籽要勤翻勤扫,头道坯将起槽时,加入步骤(3)中的配料混合,压出的坯厚度为O. 1-0. 3厘米; (5)蒸坯头坯蒸1-2分钟左右,冒青汽,二坯蒸23-25分钟,蒸时要不断往锅内加水,以补充损失,蒸腰不得漏气,烧火加煤要均匀,甑底上要加一层棕,既能保护甑底,又不粘坯,此时要勤换蒸锅水; (6)包饼、上榨头道打双圈,二道打单圈,分散包饼,集中装榨,包饼要快,饼要踩紧踩平,包饼以散草为好; (7)压榨轻打、勤打,使饼迅速压紧,出油后轻压、勤压,O.8-1. 2小时后,油大部分榨出,重打、慢打,加大压力,撞杆要打平打正,上下尖均匀,头道打2-4小时,出油85-90%,二道打3-4小时,第二天早晨出榨,为防止冷风吹,用保温板或麻袋盖榨。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 本专利技术生产的菜籽油色泽透明、无沉淀、清香、味纯、不但消除了传统菜籽油的异味,并且增加了香味,其中杜仲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保胎、活血通络、降血压等功效,枳实可以破气消积;化痰除痞。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一种增香菜籽油,它是由下述重量份(g)的原料组成 菜籽100、粗糠4、抹茶粉5、葱2、鲜芦根1. 2、大麦粉3、决明子O. 5、牡丹皮O. 5、菊花O. 8、枳实O. 6、姜黄O. 4、紫苏叶O. 3、甘草O. 3、杜仲O. 8、陈皮O. 4。一种增香菜籽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清洗清洗前,先将菜籽放在竹制萝筐内,用脚踩碎其中的并肩泥,然后进行筛选,通过风车除去轻于菜籽的灰杂物,再用粗细筛分别除去大于或小于菜籽的夹杂物; (2)炒籽:采用夹层锅,夹层中可以填入草灰或细砂,加入上述重量份的抹茶粉和葱,开始炒时,火力可稍大,约O. 8小时后,锅内菜籽有炸裂声,即应控制火力,菜籽出锅前15分钟要压住火苗,当锅内菜籽温度达到120°C,手捻菜籽碎后呈金黄色时,即可出锅,炒时要勤翻动; (3)配料将上述重量份的鲜芦根在14%的氯化钠水溶液中浸泡30分钟,去离子水冲洗至PH为7. 1,晾干,切断成片,用微火炒2分钟,与上述重量份的甘草、菊花混合加水煎煮,得提取液;将上述重量份的粗糠、葱、大麦粉、决明子、牡丹皮、枳实、紫苏叶、杜仲、陈皮混合研碎,过80°C的热蒸汽处理4分钟;将上述重量份的姜黄加5倍水研磨成浆料;将上述提取液、热蒸汽处理的混合物、浆料混合均匀,即得所述配料; (4)磨碾将步骤(2)中的炒过的菜籽加入磨中,磨要放平,调好磨心高低,下料均匀,大小籽分开磨,磨时不出整籽,碾籽要勤翻勤扫,头道坯将起槽时,加入步骤(3)中的配料混合,压出的坯厚度为O. 3厘米; (5)蒸坯头坯蒸2分钟左右,冒青汽,二坯蒸25分钟,蒸时要不断往锅内加水,以补充损失,蒸腰不得漏气,烧火加煤要均匀,甑底上要加一层棕,既能保护甑底,又不粘坯,此时要勤换蒸锅水; (6)包饼、上榨头道打双圈,二道打单圈,分散包饼,集中装榨,包饼要快,饼要踩紧踩平,包饼以散草为好; (7)压榨轻打、勤打,使饼迅速压紧,出油后轻压、勤压,1.2小时后,油大部分榨出,重打、慢打,加大压力,撞杆要打平打正,上下尖均匀,头道打4小时,出油90%,二道打4小时,第二天早晨出榨,为防止冷风吹,用保温板或麻袋盖榨。权利要求1.一种增香菜籽油,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菜籽95-100、粗糠2-4、抹茶粉3-5、葱1-2、鲜芦根1-1. 2、大麦粉2-3、决明子O.3-0. 5、牡丹皮O. 3-0. 5、菊花 O. 5-0. 8、枳实 O. 5-0. 6、姜黄 O. 3-0. 4、紫苏叶 O. 1-0. 3、甘草O.2-0. 3、杜仲 O. 6-0. 8、陈皮 O. 3-0. 4。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香菜籽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清洗清洗前,先将菜籽放在竹制萝筐内,用脚踩碎其中的并肩泥,然后进行筛选,通过风车除去轻于菜籽的灰杂物,再用粗细筛分别除去大于或小于菜籽的夹杂物;(2)炒籽采用夹层锅,夹层中可以填入草灰或细砂,加入上述重量份的抹茶粉和葱,开始炒时,火力可稍大,约O. 5-0. 8小时后,锅内菜籽有炸裂声,即应控制火力,菜籽出锅前10-15分钟要压住火苗,当锅内菜籽温度达到115-120°C,手捻菜籽碎后呈金黄色时,即可出锅,炒时要勤翻动;(3)配料将上述重量份的鲜芦根在12-14%的氯化钠水溶液中浸泡25-30分钟,去离子水冲洗至PH为6. 8-7. 1,晾干,切断成片,用微火炒1-2分钟,取出后常温静置5-10分钟,与上述重量份的甘草、菊花混合,加水煎煮,过滤得提取液;将上述重量份的粗糠、葱、大麦粉、决明子、牡丹皮、枳实、紫苏叶、杜仲、陈皮混合研碎,过70-80°C的热蒸汽处理3-4分钟;将上述重量份的姜黄加4-5倍水研磨成浆料;将上述提取液、热蒸汽处理的混合物、浆料混合均匀,即得所述配料;(4)磨碾将步骤(2)中的炒过的菜籽加入磨中,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增香菜籽油,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菜籽?95?100、粗糠?2?4、抹茶粉?3?5、葱1?2、鲜芦根1?1.2、大麦粉2?3、决明子0.3?0.5、牡丹皮0.3?0.5、菊花0.5?0.8、枳实0.5?0.6、姜黄0.3?0.4、紫苏叶0.1?0.3、甘草0.2?0.3、杜仲0.6?0.8、陈皮0.3?0.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敏,赵群,刘守安,
申请(专利权)人:肥西县馆驿粮油加工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