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剪后运输辊道,包括机架、托辊和盖板,其特征在于托辊通过轴承固定在机架上,托辊输送方向上前后铺有与机架连结为一体的盖板,托辊凸出盖板上面,盖板与托辊邻近端上沿倒有30度斜角,盖板另一端分别为向下倾斜的斜面,盖板在输送方向两侧设有挡板,挡板与水平面呈120至150度钝角和盖板连接;盖板和托辊邻近一端与托辊最小距离小于5毫米,盖板另一端斜面与水平面呈10至15度倾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运送过程中盖板与棒材易冲突部位设置为一定斜角,可大大减小夹钢、卡钢现象的发生。(*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钢厂钢材剪切后运输工具,特别是一种剪后运输辊道。
技术介绍
钢厂棒材生产时要用到飞剪将棒材剪切成定尺的成品,剪切后会产生许多短尺切头,一部分落入飞剪下方切头箱内,稍长的沿辊道运行至短尺剔除辊道后剔除。剪切后螺纹钢沿剪后辊道运行至回转托架过程中,短尺螺纹钢和带有弯头的钢经常会卡到盖板之间的缝隙里,下一排钢再过来,就会产生夹钢、卡钢现象将盖板掀翻,造成停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减少上述问题的发生,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剪后运输辊道。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剪后运输辊道,包括机架、托辊和盖板,其特征在于托辊通过轴承固定在机架上,托辊输送方向上前后铺有与机架连结为一体的盖板,托辊凸出盖板上面,盖板与托辊邻近端上沿倒有30度斜角,盖板另一端分别为向下倾斜的斜面,盖板在输送方向两侧设有挡板,挡板与水平面呈120至150度钝角和盖板连接。所述盖板和托辊邻近一端与托辊最小距离小于5毫米,盖板另一端斜面与水平面呈10至15度倾角。所述盖板在输送方向居中位置设有加强凸起,加强凸起与水平面呈120至150度钝角与盖板连接。所述挡板两侧端为逐渐开放喇叭式。所述加强凸起两侧端为逐渐收缩与挡板组成逐渐开放喇叭式。所述挡板两侧端开放角度为30度。所述托辊和盖板上方设有与机架连接的护板。所述托棍和盖板上方设有电磁铁。所述托辊凸出盖板高度在I至2厘米之间。本技术将运送过程中盖板与棒材易冲突部位设置为一定斜角,可大大减小夹钢、卡钢现象的发生。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运输方向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上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名称1托辊;2盖板;3挡板;4加强凸起。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如图I至3所示,该剪后运输辊道设有机架、托辊I和盖板2,托辊I通过轴承固定在机架上,托辊I输送方向上前后铺有与机架连结为一体的盖板2,托辊I凸出盖板2上面I至2厘米,在输送的同时抬高棒材,避免刮到盖板;盖板2和托辊I邻近一端与托辊I最小距离小于5毫米,这样可以减小棒材刮蹭到盖板2的几率;盖板2与托辊I邻近端上沿倒有30度斜角,盖板2另一端分别为向下倾斜的斜面,斜面与水平面呈10至15度倾角,运动棒材刮到时可以借助输送力和斜角、斜面向前运动,避免将盖板刮抬起来;盖板2在输送方向两侧设有挡板3,挡板3与水平面呈120至150度钝角和盖板2连接,挡板3两侧端为逐渐开放喇叭式,开放角度为30度,可有效防止棒材掉落和输送中的刮带;盖板2在输送方向居中位置设有加强凸起4,加强凸起4与水平面呈120至150度钝角与盖板2连接,加强凸起4两侧端为逐渐收缩与挡板3组成逐渐开放喇叭式,在加强结构稳定性的同时防止输送中的刮带。本技术结构稳定,输运送过程中盖板与棒材易冲突部位均设置为一定斜角或斜面,可大大减小夹钢、卡钢现象的发生。本技术实施时还可在托辊I和盖板2上方设置与机架连接的护板,防止刮夹产生弹跳造成意外损害;可在托辊I和盖板2上方设有电磁铁,向上吸引到达的棒材用以减轻对盖板的刮带力,还可以吸附住小块碎铁防止夹钢现象,电磁铁还可设成移动式的,可将吸附物转移和改变工位。权利要求1.一种剪后运输辊道,包括机架、托辊(I)和盖板(2),其特征在于托辊(I)通过轴承固定在机架上,托棍(I)输送方向上前后铺有与机架连结为一体的盖板(2),托棍(I)凸出盖板(2)上面,盖板(2)与托辊(I)邻近端上沿倒有30度斜角,盖板(2)另一端分别为向下倾斜的斜面,盖板(2)在输送方向两侧设有挡板(3),挡板(3)与水平面呈120至150度钝角和盖板(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剪后运输辊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和托辊(I)邻近一端与托辊(I)最小距离小于5毫米,盖板(2)另一端斜面与水平面呈10至15度倾角。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剪后运输辊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在输送方向居中位置设有加强凸起(4),加强凸起(4)与水平面呈120至150度钝角与盖板(2)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剪后运输辊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3)两侧端为逐渐开放喇叭式。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剪后运输辊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凸起(4)两侧端为逐渐收缩与挡板(3)组成逐渐开放喇叭式。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剪后运输辊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3)两侧端开放角度为 30度。7.根据权利要求I至3任一所述的剪后运输辊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辊(I)和盖板(2) 上方设有与机架连接的护板。8.根据权利要求I至3任一所述的剪后运输辊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辊(I)和盖板(2) 上方设有电磁铁。9.根据权利要求I至3任一所述的剪后运输辊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辊(I)凸出盖板(2)高度在I至2厘米之间。专利摘要一种剪后运输辊道,包括机架、托辊和盖板,其特征在于托辊通过轴承固定在机架上,托辊输送方向上前后铺有与机架连结为一体的盖板,托辊凸出盖板上面,盖板与托辊邻近端上沿倒有30度斜角,盖板另一端分别为向下倾斜的斜面,盖板在输送方向两侧设有挡板,挡板与水平面呈120至150度钝角和盖板连接;盖板和托辊邻近一端与托辊最小距离小于5毫米,盖板另一端斜面与水平面呈10至15度倾角;本技术将运送过程中盖板与棒材易冲突部位设置为一定斜角,可大大减小夹钢、卡钢现象的发生。文档编号B65G13/00GK202807632SQ20122053552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9日专利技术者周春芳 申请人:黑龙江建龙钢铁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剪后运输辊道,包括机架、托辊(1)和盖板(2),其特征在于托辊(1)通过轴承固定在机架上,托辊(1)输送方向上前后铺有与机架连结为一体的盖板(2),托辊(1)凸出盖板(2)上面,盖板(2)与托辊(1)邻近端上沿倒有30度斜角,盖板(2)另一端分别为向下倾斜的斜面,盖板(2)在输送方向两侧设有挡板(3),挡板(3)与水平面呈120至150度钝角和盖板(2)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春芳,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建龙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