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扭转止动行星齿轮装置,其包括一太阳轮和至少一个在齿轮箱(1)内具有内轮齿(2)绕整个一圈的行星齿轮,其中,齿轮箱(1)与至少一轴承凸缘(3)在从动侧和/或传动侧相啮合,并且设有与齿轮箱(1)作扭转止动相结合的与内轮齿(2)的轮齿机构。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设计,其至少设有一扇形齿轮(4)作为轮齿机构,扇形齿轮(4)包括有一扇形齿轮体(5),轴承凸缘(3)设有一外形咬合扇形齿轮体(5)的凹部(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扭转止动行星齿轮装置
根据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I的内容,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扭转止动行星齿轮装置。
技术介绍
行星齿轮装置的功能作用是众所周知的。该装置中间设有一通过电机驱动的太阳轮,其,该电机通过凸缘与所述行星齿轮相连接。太阳轮将其运动传输到至少为3周的形成一个变速级的设在行星齿轮座的轴承螺栓上的行星轮上。当有多个变速级时,最近的行星齿轮座与从动轴紧密咬合,以此确保从动器的传输输出。设在具有内轮齿的和所谓的空心轮的齿轮箱中的行星轮在外部运转。除此之外,齿轮箱在从动侧与从动轮凸缘啮合。由行星齿轮装置内部传输的扭矩依赖于沿轴线的只通过螺栓结合而彼此张紧的部件,如电动机凸缘、齿轮箱和从动轮凸缘,并根据负载方向作彼此相对的运转。为形成扭转止动,我们知道需产生设有插接啮合(也称为挤压啮合)的电机凸缘和从动轮凸缘,其在安装时与齿轮箱的齿环发生啮合。其缺点是,这样的凸缘必须采用锌金属压铸或注塑成型制成一体,以确保高效的生产效益。由于在压铸压力下出现的公差太大,因此需通过车床或铣床来重新加工处理,例如将球轴承尖或螺纹引入轴承凸缘。因此,这种轴承凸缘的生产耗时,而且费用昂贵,往往非常的不灵活,以至于这样的加工方式尤其不适合制造样品或小系列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涉及的行星齿轮装置,其能够容易地实现扭转止动并且制造成本低廉。上述目的通过本专利权利要求I所述特征的行星齿轮装置得以实现。一种扭转止动行星齿轮装置,其设有一太阳轮、至少包括在齿轮箱内具有内轮齿一圈的行星轮,齿轮箱在从动侧和/或传输侧至少与一个轴承凸缘连接,通过齿轮箱与内轮齿发生啮合实现扭转止动的啮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设计,其至少设有作为轮齿机构的一扇形齿轮,扇形齿轮包括有一扇形齿轮体,轴承凸缘设有一外形咬合扇形齿轮体的凹部。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可将原来的插接轮齿简化为单个扇形齿轮,它的制造可以不受本身的轴承凸缘的几何形体和材料的限制。因此,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扇形齿轮其安装极为简单,因为单独制造出的扇形齿轮可插入预留的凹部。本技术方案除了安装简单外,在轴承凸缘与内轮齿之间,即齿轮箱的齿环可形成外形啮合,从而能可靠的防止该部分发生相互扭转。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轴承凸缘可以制作成任意的结构外形。所要求的咬合扇形齿轮的凹部可用普通的车床或铣床用简单的加工方式进行加工。此外,这种轴承凸缘可用任何材料制造,无需考虑材料的成型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述技术方案能实现成本低廉的制造小型系列或微型系列行星齿轮机构, 尤其不用对铸件花费昂贵的后处理工艺,而且对不同的凸缘成型也不再需要昂贵的浇铸模具。在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中,设计了具有圆形端面部的扇形齿轮,其可以支撑扇形齿轮座上的轮齿,因此在齿轮箱内只需要很小的结构空间,这样使得行星齿轮装置的结构更加紧凑。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扇形齿轮体在径向呈板形状具有第一和第二主齿面,其中,齿轮座设在具有扇形齿轮的垂直的延伸的端面的第一主齿面上。 因而,能使扇形齿轮在轴承凸缘中实现可靠的紧固。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在轴承凸缘中可实现扇形齿轮的附加固定,同时,扇形齿轮的第二主齿面上设有一成型的榫头,其固定于轴承凸缘中所留的孔内。这种榫头可简化扇形齿轮的安装。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中,轴承凸缘设有一圆形凸台,其中,扇形齿轮设在圆形凸台作径向走向的凹槽区域内,该凹槽槽宽与扇形齿轮弧长相匹配,使凸台与扇形齿轮的齿根对齐,优选的,使凸台与扇形齿轮的轮齿的齿宽一致。这种凹槽比扇形齿轮匹配凹部的加工更加容易。由槽壁引向扇形齿轮体,此外, 使凹槽的端部区域构成扇形齿轮的凹部,从而使凹槽的端面和扇形齿轮体的外形可彼此配合,其中,因加工技术的原因,可制成半圆形。进一步,还可以简化扇形齿轮的安装,因为扇形齿轮只需要插入该凹槽内,同时将扇形齿轮体的榫头插入在通入凹槽的槽底的孔内。除此之外,基于该凸台,也可以将齿轮箱的轴承凸缘放置在凸台上来简化安装。凹槽的深度与扇形齿轮体的厚度一致,这样扇形齿轮体的第一主齿面与轴承凸缘的齿轮箱侧的端面对齐。因此,齿轮箱与轴承凸缘可在外形上进行咬合。为确保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扇形齿轮的定位,优选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在扇形齿轮体的边缘区内设有一插入到轴承凸缘中的螺纹孔,该螺纹孔通向扇形齿轮体的边缘区域中的部件孔。利用这个部件孔,在轴承凸缘中可额外的固定扇形齿轮。最后,专利技术人发现,如果在轴承凸缘上设置2个径向相对的扇形齿轮,则完全可以实现可靠的扭转止动。附图说明参考附图,将在以下以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其中图I为带有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扇形齿轮的从动轮凸缘和带有内轮齿的齿轮箱的分解图2为根据图I的设有齿轮箱的从动轮凸缘的剖视图3为根据图I的设有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扇形齿轮的从动轮的透视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扇形齿轮的透视图5为根据图4作为进一步实施方式设有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扇形齿轮与齿轮箱相结合的电机凸缘的剖视图6为根据图5的剖视图;及图7为根据图6设有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扇形齿轮的电机凸缘的透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在图I和图2中,仅示出了具有作为内轮齿的齿环2的齿轮箱I以及作为行星齿轮装置的组成部分的轴承凸缘3。根据图I和2的轴承凸缘3,例如,可构成为从动轮凸缘的结构,如图5所示,通过螺钉连接与齿轮箱2连接一起。在齿轮箱I的相对立位置的端面上同样装有一轴承凸缘(图I和图2未示出),在此情况下,还装有电机凸缘。该齿轮箱I支撑着支承行星轮的行星支座(未示出)以及由驱动器驱动的太阳轮(未示出)。驱动侧及从动侧轴承凸缘近似于圆形结构,因此,中心孔要么支撑太阳轮的驱动轴,要么支撑与行星座相结合的从动轴。图3以俯视图示出了在其齿轮箱侧的端面15的从动轮凸缘和2个安装在内部的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扇形齿轮4,其中,图4示出了这种扇形齿轮4。从动轮凸缘3在其端面15设有一绕中心孔18 —圈的圆形凸台13、在径向相反对着的具有各为半圆形端面的凹槽14以及在该端部区域分别构成一固定扇形齿轮4的凹部 6。扇形齿轮4具有一圆盘形扇形齿轮体5,其具有第一及第二主齿面9a、9b。在第一主齿面9a上,其边缘侧上设有支承轮齿7的齿轮座8,设置方式为使轮齿7的端面10与所述第一主齿面9a垂直。凹槽14的槽宽在切向方向与扇形齿轮体4的宽度相匹配,齿轮座8呈圆弧形结构,其半径与圆形凸台13的半径一致。凹部6或凹槽14的结构的设置方式为,扇形齿轮4 在插入凹槽14的状态下,轮齿7的齿根21与凸台13对齐。与齿轮座8相对的扇形齿轮体5的端面19 (见图4)呈半圆形结构,对应于凹槽 14的半圆形端面。在与第一主齿面9a相对的第二主齿面9b上,以一体成型的方式设有一垂直状的榫头11,当扇形齿轮4插入凹槽14时,该榫头被引入到凹槽底的圆孔12内。榫头11仅作为一种安装辅助器具,同时也防止尤其是该段的齿环出现径向漂移,因为由于齿轮的钮转力和啮合角使径向的力矩对扇形齿轮发生作用,这种力矩会从空心轮轮齿中顶出扇形齿轮。此外,扇形齿轮4有一轮廓外形,它用于使扇形齿轮能够准确地插入凹槽14的端部区域,如图2的剖视图和图3的透视图可清楚地看出。因此,扇形齿轮4可在外形上与从动轮凸缘相啮合。将扇形齿轮4插入从动轮凸缘3之后,便可将它装到带有齿环2的齿轮箱I上,然后将齿轮箱I的边缘套在凸台13上,并通过从动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H·G·哈格多恩,
申请(专利权)人:IMS传动装置有限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