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星架输出轴机构及其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85556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7 04: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行星架输出轴机构及其加工工艺,所述行星架输出轴机构包括输出轴和行星架,所述行星架设置于所述输出轴上,所述输出轴和所述行星架一体成型,所述行星架为封闭型框架结构,在所述行星架的两侧开设有装设行星轮的腔室,并在表面设置有用于装设定位销固定行星齿轮的第一通孔,在所述腔室中设置有加强筋;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行星架输出轴机构,用定位销将行星齿轮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固定于所述行星架上,将大部分行星轮纳置于所述腔室内,使得该行星架输出轴结构紧凑,重量较轻;同时所述输出轴和所述行星架一体成型,提高了稳定性,另外由于行星架为封闭型框架结构,内部设置有加强筋,使得行星架机械强度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轴传动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行星架输出轴机构,还涉及该种行星架输出轴的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行星架是行星齿轮传动装置的主要构件之一,行星轮轴或者轴承就装在行星架上。当行星轮作为基本构件时,它是机构中承受外力矩最大的零件。行星轮的结构设计和制造对各个行星轮间的载荷分配以至于传动装置的承载能力、噪声和振动等有很大影响。行星架的合理结构应该具有重量轻、刚性好、便于加工和装配的特性,现有的行星架输出轴机构较多的是双侧式分开式,也有双侧板整体式,结构不合理,材料浪费较多,同 时强度较低,另外这些行星架输出轴是通过圆盘铣刀铣出来的,加工速度慢,费时费力,降低了生产效率。因此,一种用于行星减速器中的,能够节省材料、结构合理、强度较高、重量较轻的行星架输出轴机构亟待提出。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行星减速器中的,能够节省材料、结构合理、强度较高、重量较轻的行星架输出轴机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行星架输出轴机构,包括输出轴和行星架,所述行星架设置于所述输出轴上,所述输出轴和所述行星架一体成型; 所述行星架为封闭型框架结构,在所述行星架的两侧开设有装设行星轮的腔室,并在表面设置有用于装设定位销固定行星齿轮的第一通孔; 在所述腔室中设置有加强筋。优选的,在所述输出轴一端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贯通于所述行星架。优选的,所述加强筋为两个,所述两个加强筋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二通孔的两侧。优选的,所述腔室的宽度不小于待装设行星齿轮的齿顶圆直径。优选的,所述行星架包括上挡板和下挡板,在所述上挡板和所述下挡板上均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通孔,在每一个端面上的所述第一通孔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二通孔的两侧,且两个端面上设置于所述第二通孔一侧的两个所述第一通孔位置相对应。优选的,在所述上挡板和所述下挡板上的两个所述第一通孔中心线的连线与所述两个加强筋中心线的连线垂直。优选的,所述第二通孔中心到所述加强筋边缘的距离大于所述行星齿轮齿顶圆半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行星架输出轴机构加工工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装设封闭式锻造装置; (2)将原材料置于上述封闭式锻造装置上;(3)上模和下模合模后,冲模油缸开始工作,冲模油缸活塞杆伸出,移动挡板向左移动,右侧挡板与移动挡板之间的距离变大,左侧挡板与移动挡板之间的距离变小,左、右冲头开始加工工件,当左冲头挡块与右冲头挡块碰到上下模时,挤压工作结束; (4)冲模油缸活塞杆回缩,左侧挡板和移动挡板分开,上模上移,顶料油缸活塞杆将产品从模具中顶出,得产品。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一种行星架输出轴机构,包括输出轴和行星架,所述行星架设置于所述输出轴上,所述输出轴和所述行星架一体成型,所述行星架为封闭型框架结构,在所述行星架的两侧开设有装设行星轮的腔室,并在表面设置有用于装设定位销固定行星齿轮的第一通孔,在所述腔室中设置有加强筋;采用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行星架输出轴机构,用定位销将行星齿轮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固定于所述行星架上,将大部分行星轮纳置于所述腔室内,使得该行星架输出轴结构紧凑,重量较轻;同时所述输出轴和所述行星架一体成型,提高了稳定性,另外由于行星架为封闭型 框架结构,内部设置有加强筋,使得行星架机械强度较高。另外,通过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行星架输出轴机构的加工工艺,采用双侧向挤压工艺,使得所述行星架输出轴机构一体成型,不需进行二次加工,提高了加工效率,节省了材料。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行星架输出轴机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 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行星架输出轴机构实施例行星架的剖视 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行星架输出轴机构实施例与行星齿轮的装配示意 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行星架输出轴机构加工工艺实施例中封闭式锻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数字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I.输出轴 11.第二通孔2.行星架 21.加强筋22.第一通孔 23.上挡板 24.下挡板 3.上模 4.下模5.左侧挡板 51.左冲头52.左冲头挡块 6.右侧挡板 61.移动挡板 62.冲模油缸活塞杆 63.右冲头 64.右冲头挡块 65.冲模油缸 7.顶料油缸活塞杆。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行星减速器中的,能够节省材料、结构合理、强度较高、重量较轻的行星架输出轴机构。实施例, 如图I、如图2和如图3所示,一种行星架输出轴机构,包括输出轴I和行星架2,所述行星架2设置于所述输出轴I上,所述输出轴I和所述行星架2 —体成型;一体成型使得该行星架输出轴机构稳定性能较好,同时依次成型,不需要再进行其他的机加工,生产效率高。所述行星架2为封闭型框架结构,在所述行星架2的两侧开设有装设行星轮的腔室(未示出),并在表面设置有用于装设定位销固定行星齿轮的第一通孔22;在所述腔室中设置有加强筋21。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开设有腔室,使得待装配的行星齿轮可以大部分的容纳进腔室内,使得整个结构更紧凑一些,充分利用了空间,节省了材料,行星架2为密闭型框架结构,同时在内部加设加强筋21,提高了所述行星架输出轴机构的机械强度,使其牢固性较 好,稳定性更高。在所述输出轴I 一端开设有第二通孔11,所述第二通孔11贯通于所述行星架2,所述加强筋21为两个,所述两个加强筋21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二通孔11的两侧。采用定位销穿过所述第一通孔22,将行星齿轮装设于所述行星架2上,使得该机构强度较高,效果较好。所述行星架2包括上挡板23和下挡板24,在所述上挡板23和所述下挡板24上均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通孔22,在每一个端面上的所述第一通孔22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二通孔11的两侧,且两个端面上设置于所述第二通孔11 一侧的两个所述第一通孔22位置相对应;在所述上挡板23和所述下挡板24上的两个所述第一通孔22中心线的连线与所述两个加强筋21中心线的连线垂直,这种布局使得行星架2结构较稳定,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机械强度。所述腔室的宽度不小于待装设行星齿轮的齿顶圆直径,当行星齿轮固定于行星架2上,可以使得行星齿轮尽可能的被包围在行星架2内,布局紧凑,结构合理;同时,所述第二通孔11中心到所述加强筋21边缘的距离大于所述行星齿轮齿顶圆半径,在运转时,不至于碰到加强筋21或者行星架2的壁上,避免了齿轮与其他结构的碰撞,减少了齿轮与行星架2的损耗,延长了行星架2和齿轮的使用寿命,提高了运转的效率。如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行星架输出轴机构加工工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O装设封闭式锻造装置,该装置为本专利技术人在之前申请的专利,专利号为201120171775. 7名称为封闭式锻造装置; (2)将原材料置于上述封闭式锻造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行星架输出轴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出轴和行星架,所述行星架设置于所述输出轴上,所述输出轴和所述行星架一体成型;所述行星架为封闭型框架结构,在所述行星架的两侧开设有装设行星轮的腔室,并在表面设置有用于装设定位销固定行星齿轮的第一通孔;在所述腔室中设置有加强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建辉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市九鼎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