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齿轮机构的支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50892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1 06: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抑制行星轮架的轴偏离且在行星齿轮的任一方确保空间的行星齿轮机构的支承结构。第一及第二行星齿轮式减速器的支承结构中,该第一及第二行星齿轮式减速器以同一轴心的方式具备太阳齿轮、内齿轮、行星轮架,且配置在壳体内,其中,行星轮架具备小齿轮轴、内侧臂部及外侧臂部。行星轮架通过将小齿轮轴的一端侧沿径向支承的轴承(33A、33B)及将小齿轮轴的另一端侧沿径向支承的轴承(19A、19B)及轴承(34A、34B)而支承于壳体。轴承(33A、33B)、轴承(19A、19B)及轴承(34A、34B)在轴心方向上配置在行星齿轮的一侧,在轴心方向且行星齿轮的另一侧不具备将行星轮架相对于壳体支承的轴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以同一轴心的方式具备太阳齿轮、内齿轮、行星轮架,且配置在壳体内的行星齿轮机构的支承结构,其中,该行星轮架将与太阳齿轮及内齿轮啮合的多个行星齿轮支承为旋转自如。
技术介绍
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一种车辆用驱动装置,如图6所示,在左后轮(未图示)与驱动该左后轮的电动机102A的动力传递路径上设有行星齿轮机构112A来作为减速器,在右后轮(未图示)与驱动该右后轮的电动机102B的动力传递路径上设有行星齿轮机构112B来作为变速器。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如下情况如图7所示,在电动机202与车轮(未图 示)的动力传递路径上设有行星齿轮机构212来作为减速器,由此,来自电动机202的动力从转子旋转轴207及太阳齿轮221,向与之啮合的大径小齿轮部分226、和与之一体的小径小齿轮227传递,使小径小齿轮227沿着固定的内齿轮224的内周滚动,由此能够将减速旋转从行星轮架223经由输出轴210向车轮传递。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2010-235051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037355号公报在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两行星齿轮机构112A、112B中,各个行星轮架123A、123B的一端侧通过轴承133AU33B支承于壳体111,但在另一端侧配置有单向离合器150的楔块153而未支承于壳体111,因此在载荷作用于行星轮架123AU23B的情况下,可能会产生轴偏离,而行星轮架123A、123B相对于旋转轴线发生倾斜。另外,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行星齿轮机构212中,行星轮架223的一端侧由双列轴承234支承,另一端侧经由转子旋转轴207而由另一转子轴承233支承。因此,在行星齿轮222的一侧和另一侧这两方需要配置轴承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课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行星轮架的轴偏离,且能够在行星齿轮的任一方确保空间的行星齿轮机构的支承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种行星齿轮机构(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第一及第二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A、12B)的支承结构,该行星齿轮机构以同一轴心的方式具备太阳齿轮(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太阳齿轮21A、21B)、内齿轮(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内齿轮24A、24B)、将与所述太阳齿轮及所述内齿轮啮合的多个行星齿轮(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行星齿轮22A、22B)支承为旋转自如的行星轮架(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行星轮架23A、23B),且该行星齿轮机构配置在壳体(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壳体11)内,所述行星齿轮机构的支承结构的特征在于,所述行星轮架具备沿着轴心方向延伸设置并将所述行星齿轮支承为能够旋转的旋转轴(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小齿轮轴230)、沿着径向延伸设置并保持所述旋转轴的臂部(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内侧臂部231、外侧臂部232),所述行星轮架通过将所述旋转轴的一端侧沿径向支承的第一轴承(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轴承33A、33B)及将所述旋转轴的另一端侧沿径向支承的第二轴承(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轴承19A、19B、轴承34A、34B),而沿径向支承于所述壳体,所述第一及第二轴承在所述轴心方向上配置在所述行星齿轮的一侧(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轴向外侧),在所述轴心方向上且在所述行星齿轮的另一侧(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轴向内侧)不具备将所述行星轮架相对于所述壳体沿径向支承的轴承。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以第一方面记载的结构为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承是将与所述太阳齿轮一体地旋转的另一旋转轴(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圆筒轴16A、16B)沿径向支承的轴承,并经由该另一旋转轴来支承所述旋转轴的另一端侧。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以第二方面记载的结构为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他的旋转轴具备比所述太阳齿轮向所述旋转轴的另一端侧延伸的延伸部(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延伸部13A、13B),所述第二轴承经由所述延伸部而将所述旋转轴的另一端侧沿径向支承。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以第三方面记载的结构为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齿轮是沿着轴线方向连设有大径齿轮(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第一小齿轮26A、26B)和小径齿轮(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第二小齿轮27A、27B)的双联小齿轮,所述太阳齿轮与所述大径齿轮啮合,所述内齿轮与所述小径齿轮啮合,所述延伸部与所述小径齿轮在轴心方向上重叠。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面以第二 第四方面中任一方面记载的结构为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齿轮经由所述行星轮架而由所述第二轴承沿径向支承。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第六方面以第一 第五方面中任一方面记载的结构为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在所述行星齿轮的一侧具备沿径向延伸的壁部(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隔壁18A、18B),在所述壁部设有所述第一及第二轴承。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第七方面以第一 第六方面中任一方面记载的结构为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齿轮机构配置在车辆的驱动源(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第一及第二电动机2A、2B)与车轮(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左后轮LWr、右后轮RWr)的动力传递路径上,且具备将所述驱动源与所述行星齿轮机构连接的动力传递轴(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圆筒轴16A、16B)、及将所述行星齿轮机构与所述车轮连接的另一动力传递轴(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车轴10A、10B),所述动力传递轴具有中空结构,所述另一动力传递轴插入到所述动力传递轴的内部,相对于所述行星齿轮机构,在所述轴心方向上的一侧配置所述驱动源和所述车轮。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第八方面以第七方面记载的结构为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备将所述另一动力传递轴沿径向支承的第三轴承(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轴承20A、20B),所述第三轴承在所述轴心方向上配置在所述行星齿轮的一侧,所述壳体在所述行星齿轮的另一侧不具备将所述另一动力传递轴沿径向支承的轴承。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第九方面以第一 第八方面中任一方面记载的结构为基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行星齿轮机构的所述太阳齿轮、所述行星轮架或所述内齿轮中的任一个上连接有单向动力传递机构(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单向离合器50)或动力断接机构(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液压制动器60),所述单向动力传递机构或动力断接机构在所述轴心方向上配置在所述行星齿轮的另一侧。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第十方面以第一 第九方面中任一方面记载的结构为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齿轮机构包括彼此相邻并配置成镜面对称的两个行星齿轮机构,所述壳体在所述两个行星齿轮机构之间不具备将各行星轮架沿径向支承的轴承。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由于对行星轮架的两端进行支承的第一及第二轴承集中配置在行星齿轮的一侧,因此能够在抑制行星轮架的轴偏离的同时在行星齿轮的另一侧确保空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由于第二轴承经由与太阳齿轮一体旋转的另一旋转轴而 支承旋转轴的另一端侧,因此能够使用于支承行星轮架和另一旋转轴的轴承共用化,能够削减部件个数并使行星齿轮机构的支承结构小型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通过获得与太阳齿轮一体旋转的另一旋转轴的轴向的宽度,从而能够稳定地支承行星轮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通过在双联小齿轮的无用空间内配置延伸部,从而能够抑制行星齿轮在轴向上的长大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面,无需将用于支承内齿轮的轴承另行设置于壳体。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行星齿轮机构的支承结构,该行星齿轮机构以同一轴心的方式具备太阳齿轮、内齿轮、将与所述太阳齿轮及所述内齿轮啮合的多个行星齿轮支承为旋转自如的行星轮架,且该行星齿轮机构配置在壳体内,所述行星齿轮机构的支承结构的特征在于,所述行星轮架具备沿着轴心方向延伸设置并将所述行星齿轮支承为能够旋转的旋转轴、沿着径向延伸设置并保持所述旋转轴的臂部,所述行星轮架通过将所述旋转轴的一端侧沿径向支承的第一轴承及将所述旋转轴的另一端侧沿径向支承的第二轴承,而沿径向支承于所述壳体,所述第一及第二轴承在所述轴心方向上配置在所述行星齿轮的一侧,在所述轴心方向上且在所述行星齿轮的另一侧不具备将所述行星轮架相对于所述壳体沿径向支承的轴承。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礒桂一青木准秋叶良雄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