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检测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检测样品中植酸酶的方法。
技术介绍
植酸酶广泛存在于植物、动物组织和微生物中。植酸酶分为3类肌醇六磷酸-3-磷酸水解酶,肌醇六磷酸-6-磷酸水解酶和非特性的正磷酸盐单酯磷酸水解酶。目前发现的植酸酶有3种来源一是存在于植物中的天然植酸酶,如小麦、大麦、黑麦等谷物籽粒及其加工副产物中含有的天然植酸酶;二是微生物来源的植酸酶,也是目前认为最有潜力的植酸酶;三是从牛瘤胃中分离出的一种可以产生植酸酶的细菌,同时还可以产生有营养功能的其他酶类。植酸酶能催化植酸及其盐类水解为肌醇与磷酸(盐),具有特殊的空间结构,能够依次分离植酸分子中的磷,将植酸(盐)降解为肌醇和无机磷,同时释放出与植酸(盐)结合的其它营养物质。由于植酸酶能够分解饲料的植酸为肌醇和无机磷,提高饲料中磷的利用率,减少无机磷的用量;降低植酸及其植酸盐对蛋白质、矿质元素的螯合作用,提高饲料中矿质元素和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并减少植酸对动物肠胃内相关消化酶的活性的抑制作用,最终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降低磷对环境的污染作用。因此植酸酶制剂广泛应用于饲料工业,同时在食品工业、环境保护等领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植酸酶的检测方法,其特征是利用羧基?氨基化学偶联法偶联分散型纳米微球和植酸分子,在溶剂相中形成植酸酶与植酸结合的表面快速反应体系,产物正磷酸直接进入溶剂相,而未反应的肌醇衍生物仍滞留于固相微球,通过低温和高速离心去除微球,在酸性条件下在溶剂相中加入显色剂生成蓝色复合物,在波长700nm比色测定,通过制定的标准曲线,最终换算成植酸酶活力单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法军,潘卫东,万贵钧,赵宗潮,郭维维,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