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基于有源微管的谐振式光微流体传感装置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51852 阅读:2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1 07:55
基于有源微管的谐振式光微流体传感装置和方法包括:泵浦和辅助定位光源,光纤耦合器,准直扩束、聚焦装置,角度调节台,耦合棱镜,有源微管,夹持架和光谱分析装置。泵浦光源为激光提供泵浦光;准直装置和耦合棱镜用于使泵浦光耦合进入有源微管;有源微管是掺有增益介质的微管,构成激光的谐振腔,同时也是传感通道和待测流体传送通道;聚焦装置和光谱分析装置用于收集和分析有源微管耦合出射的激光,实现传感。该传感装置采用有源微管作为光微流体谐振腔,实现了谐振腔、传感通道和流体传送通道的一体化,具有集成优点;同时利用掺杂增益介质产生激光,大大减小光谱谱线宽度,提高了传感器探测能力。该装置能用于多种途径,已有技术可批量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各种基于光学微腔谐振传感的
,属于光生物和化学传感技术。
技术介绍
基于微谐振光学传感技术的无标记生物传感器直接测量分子相互作用,能实现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实时观察,由于无需待测分析物具有荧光,特征吸收或散射带等特殊性质,测量对象范围大大扩展,可探测毒素,蛋白质,DNA,甚至整个细胞行为,从而为医学诊断,药品研制,食物监测,环境监测等领域提供了有力的分析工具。光微谐振腔利用全反射将光约束在微腔内,产生回音壁谐振模(Whisper GalleryMode, WGM)。由于是全反射,泄漏损耗非常小,因而光微谐振腔可以很小的尺寸获得很高的Q值,Q值可高达10'当附在微腔表面的待测物浓度引起折射率变化时, 谐振腔的有效折射率将产生变化,从而引起谐振波长漂移。通过检测波长漂移,即可检测出待测物浓度变化。球形、环形和柱形是光微谐振腔的常见几何形状。如2002年, F. Vollmer利用光微谐振腔的高Q值,基于微球提出一种新型生物传感器(F. Vollmer, D. Braun,A.Libchaber, “Protein detection by optical shift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有源微管的谐振式光微流体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传感装置包括:泵浦光源:采用980nm激光器,为有源微管提供泵浦光,以实现微管内部掺杂介质的粒子数反转分布,光源单模输出功率0~850mw;辅助定位光源:采用650nm半导体激光光源,用作定位泵浦光耦合位置的参考光源;光纤耦合器:用于将泵浦光源和辅助定位光源所发出的光合成一束并传输到准直扩束装置中;准直扩束装置:用于对光纤耦合器传输过来的光进行准直扩束,形成平行光;角度调节台:准直扩束装置安装在角度调节台标有刻度的半圆形轨道上;通过改变准直扩束装置在轨道上的位置改变入射光的角度,进而选择泵浦光的模式;耦合棱镜:准直扩束装置中出射的平行光以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俊峰刘铁根刘琨于哲姬强陈文杰刘文辉张晶张以谟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