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OH;而0_熊果苷,即4-羟基苯基-α-D-吡喃葡萄糖苷,其结
本专利技术属于α -熊果苷的制备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酶法催化合成α _熊果苷的方法。
技术介绍
熊果苷(arbutin),又名熊果甙、熊果素、熊果叶甙、熊果酚甙或杨梅式,是一种源于杜鹃花科熊果属的多年生常绿小灌木植物-熊果叶子细胞里的成份,具有良好的皮肤美白效果,广泛应用于化妆品行业。熊果苷依结构不同可分为α型和β型,β型,即4-羟苯基-β -2-D-吡喃葡萄糖苷,其结构式为
【技术保护点】
一种酶法催化合成α?熊果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斜面种子培养:是取野油菜黄单胞菌(Xanthomonas?campestris)CGMCC?NO.1243菌种,接种于斜面培养基,置于30℃~35℃下培养24~36小时;所述斜面培养基的组成质量浓度百分比如下:4%~6%蔗糖,0.5%蛋白胨,0.5%酵母膏,0.5%氯化钠,0.1%~0.15%磷酸氢二钾和2%琼脂,其pH值为7.0?7.8;(2)液体菌种培养:用接种环挑取一环菌种,接种于装有50mL基本发酵培养基的250mL三角瓶中,置30℃~35℃摇床上,以150r/min~200r/min振荡培养24~36小时,得到种子培养液;(3)将种子培养液,按接种量5%?10%,加入装有200mL基本发酵培养基的500mL三角瓶中,置30℃~35℃,以150r/min~200r/min振荡培养24?48小时后,冷冻,于6000~8000r/min下离心20~25min,收集菌体;用PBS缓冲液洗涤菌体2~3次,低温超声破碎,于6000~8000r/min下离心20~25min,取上清液,即为胞内粗酶液;(4)?向胞内粗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酶法催化合成α-熊果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I)斜面种子培养是取野油菜黄单胞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CGMCC NO. 1243菌种,接种于斜面培养基,置于30°C 35°C下培养24 36小时;所述斜面培养基的组成质量浓度百分比如下4% 6%蔗糖,O. 5%蛋白胨,O. 5%酵母膏,O. 5%氯化钠,O. Ρ/ΓΟ. 15% 磷酸氢二钾和2%琼脂,其pH值为7. 0-7. 8 ;(2)液体菌种培养用接种环挑取一环菌种,接种于装有50mL基本发酵培养基的250mL 三角瓶中,置30°C 35°C摇床上,以150r/mirT200r/min振荡培养24 36小时,得到种子培养液;(3)将种子培养液,按接种量5%-10%,加入装有200mL基本发酵培养基的500mL三角瓶中,置 30°C 35°C,以 150r/mirT200r/min 振荡培养 24-48 小时后,冷冻,于 600(T8000r/min 下离心2(T25min,收集菌体;用PBS缓冲液洗涤菌体2 3次,低温超声破碎,于600(T...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