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乙烯聚合的催化剂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48230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1 0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乙烯聚合或共聚合的催化剂体系,包括(A)、(B)组分:固体催化剂组分A是通过卤化镁溶解于有机环氧化合物、有机磷化合物再加入给电子体形成均匀溶液,再与过渡金属钛的卤化物或其衍生物和有机硅化合物反应,而得到的固体催化剂组分A。助催化剂(B)为烷基铝化合物与卤代醇的混合物组成,该催化体系用于乙烯聚合或共聚合显示了高活性,高堆密度,同时催化剂具有氢调敏感性好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烯烃聚合特别是乙烯聚合的催化剂体系,以及该催化剂组分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宽分子量分布聚乙烯树脂,具有综合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和加工性能,广泛用于膜料、管材、中空制品及电缆料等。生产宽分子量分布聚乙烯的聚合工艺主要是采用串联的分段加 氢多级反应器聚合方式。常见的是双反应器串联聚合工艺,包括液相-液相工艺、气相-气相工艺和液相-气相工艺。在双反应器聚合工艺中,主要是依靠调节两个反应器中的氢气浓度和聚合条件,使在不同反应器中生成的聚乙烯具有不同的分子量,从而实现最终聚合产物分子量的双峰或宽峰分布。多级反应器聚合工艺要求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氢调敏感性,尤其是在高氢浓度下的氢调敏感性和较高的聚合活性。同时,还要求聚合物具有良好的颗粒形态。在现有的催化剂技术中,用于双反应器聚合工艺的催化剂主要是Z-N催化剂。为了获得双峰树脂的低分子量部分(高熔融指数),在第一个反应器采用高氢浓度,导致催化剂活性低,催化剂用量增加,另外,聚合物的粒形也影响操作的连续稳定性。日本专利JP49-51378中公开了一种Z/N型催化剂的乙烯聚合和共聚合的方法,该催化剂采用烷烃类化合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A)、(B)组分:(A)含钛的固体催化剂组分,其是通过卤化镁溶解于有机环氧化合物、有机磷化合物再加入给电子体化合物形成均匀溶液,缓慢加入过渡金属钛的卤化物或其衍生物,再加入有机硅化合物反应,用惰性稀释剂洗涤,干燥后得到含钛固体催化剂组分;所述的给电子体化合物为有机醇中的至少一种;(B)有机铝化合物和卤代醇化合物的混合物,卤代醇化合物由通式HO?R1R2X4?b所示,式中R1、R2为C1~C20烷基或芳基,b为1,2或3,X为F,Cl或Br;卤代醇化合物用量,以每摩尔卤化镁计,为0.001~20摩尔;所述的有机铝化合物和卤代醇化合物的混合物在使用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A)、(B)组分 (A)含钛的固体催化剂组分,其是通过齒化镁溶解于有机环氧化合物、有机磷化合物再加入给电子体化合物形成均匀溶液,缓慢加入过渡金属钛的齒化物或其衍生物,再加入有机硅化合物反应,用惰性稀释剂洗涤,干燥后得到含钛固体催化剂组分; 所述的给电子体化合物为有机醇中的至少一种; (B)有机铝化合物和卤代醇化合物的混合物,卤代醇化合物由通式HO-R1R2X4+所示,式中R1、R2为C1 C20烷基或芳基,b为1,2或3,X为F,Cl或Br ; 卤代醇化合物用量,以每摩尔卤化镁计,为O. 001 20摩尔; 所述的有机铝化合物和齒代醇化合物的混合物在使用时任选将有机铝化合物和卤代醇化合物先混合成混合物后加入聚合反应器或将有机铝化合物和齒代醇化合物分别加入反应器,再在反应器中混合; 组分⑶与组分㈧之间的比例,以铝与钛的摩尔比计为5 1000。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催化剂体系,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组分(B)中卤代醇化合物用量,以每摩尔卤化镁计为O. 05 5摩尔。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催化剂体系,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卤代醇化合物为三氯乙醇、二氯乙醇、氯乙醇的一种或其混合物。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催化剂体系,其特征在于,其中组分A中所述的有机醇包括C1 C2tl的直链醇或异构醇。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催化剂体系,其特征在于,其中组分A中所述的有机醇为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丁醇、异丁醇、2-乙基己醇、正辛醇、十二醇、丙三醇、戊醇、癸醇、十二烷醇、十八烷醇、卞醇、苯乙醇。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催化剂体系,其特征在于,其中组分A中所述的有机醇为C1 C8的直链醇。7.根据权利要求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俊领孙怡菁马冬李颖黄廷杰王丽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