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载型非茂金属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8409196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4 00: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负载型非茂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负载型非茂金属催化剂是采用在醇存在下,镁化合物与IVB族化学处理剂反应后与非茂金属配合物反应反应,最后直接干燥后得到的,其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可行,非茂金属配合物的负载量可调等特点。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所述负载型非茂金属催化剂在烯烃均聚/共聚中的应用。所述应用具有与现有技术同比具有催化烯烃聚合助催化剂用量少、聚合活性高、共聚效应显著、聚合物分子量分布窄、聚合物堆密度高,由此所制备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粘均分子量高且可调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非茂金属催化剂。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负载型非茂金属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在烯烃均聚/共聚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出现的非茂金属催化剂,又称茂后催化剂,主催化剂的中心原子包括了几乎所有的过渡金属元素,在某些性能方面已经达到,甚至超过茂金属催 化剂,成为继Ziegler、Ziegler-Natta和茂金属催化剂之后的第四代烯烃聚合催化剂。根据主催化剂的中心原子的不同,进一步又可区分为非茂前过渡金属(IIIB族、IVB族、VB族、VIB族、VIIB族)催化剂和非茂后过渡金属(VIII族)催化剂。由该类催化剂所制造的聚烯烃产品的性能优良,而且制造成本低。非茂金属催化剂配位原子为氧、氮、硫和磷,不含有环戊二烯基团或其衍生基团,如茚基和芴基等,其特征是中心离子具有较强的亲电性,且具有顺式烷基或卤素金属中心结构,容易进行烯烃插入和σ-键转移,中心金属容易烷基化,有利于阳离子活性中心的生成;形成的配合物具有限定的几何构型,立体选择性、电负性及手性可调节性,另外,所形成的金属-碳键容易极化,更有利于烯烃的聚合和共聚合。因此,即使在较高的聚合反应温度下也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负载型非茂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使镁化合物任选在醇的存在下与选自IVB族金属化合物的化学处理剂在溶剂中反应,获得第一浆液的步骤;使非茂金属配合物与所述第一浆液接触,获得第二浆液的步骤;和直接干燥所述第二浆液,获得所述负载型非茂金属催化剂的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传峰任鸿平柏基业阚林郭峰左胜武梅利陈韶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