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自组装制备温敏性纳米载药微球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44526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0 18: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组装制备温敏性纳米载药微球的方法,包括:(1)将酮洛芬与醋酸乙烯酯、醋酸汞和醋酸铜混合后,搅拌均匀,加入浓硫酸,反应,分离提纯,得到酮洛芬乙烯酯;(2)将酮洛芬乙烯酯与N-乙烯基己内酰胺混合加入微量聚合管中,加入引发剂和溶剂,抽真空充氮气保护下加热恒温,进行自由基聚合反应,即得温敏性的酮洛芬共聚物;(3)将上述得到的温敏性的酮洛芬共聚物干燥,然后溶解,透析,经预冷冻和冷冻干燥后即得到温敏性纳米载药微球。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融合了简单易操作的合成和可重复性较好的透析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得到的温敏性纳米载药微球具有较好的缓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载药微球的制备领域,特别涉及。
技术介绍
纳米载药系统是利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药物包被、连接或者溶解到纳米载药系统内部或者被吸附到纳米载体的表面,对药物的控释机理可以通过渗透、扩散,也可以是通过基质本身的降解将药物释放出来,因此纳米载药系统有其独特的优势缓释药物起到延长药物作用的时间,提高药物的利用;在不改变疗效的前提下减少给药量;提高药物在体内的稳定性。近年来制备纳米载药颗粒的研究比较热,同时透析法也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用于制备聚合物缓释纳米颗粒的方法,有传统透析法,双膜透析法和不同面积透析法,其制备过程简单,避免了表面活性剂的应用,同时制备出来的纳米载药颗粒稳定性比较好。药物载体是纳米微粒缓释体系的重要部分,也是影响药效的主要因素。N-乙烯基己内酰胺(NVCL)属于乙烯基化的内酰胺化合物,其LCST值处于生理温度范围内(3(Γ40° C)。具有良好的生物适应性,并且其聚合物水解后没有毒性,没有氨基衍生物的生成,使得其系列高聚物在生物和医药材料中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融合了简单易操作的合成和可重复性较好的透析的方法;本专利技术得到的温敏性纳米载药微球具有较好的缓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包括(I)将酮洛芬与醋酸乙烯酯、醋酸汞和醋酸铜混合后,搅拌均匀,加入浓硫酸,70°C反应3-5h,分离提纯,得到酮洛芬乙烯酯,其中酮洛芬、醋酸乙烯酯、醋酸汞和醋酸铜的比例为 O. 05mol 150mL :0. 3g :0. 2mg ;(2)将酮洛芬乙烯酯与N-乙烯基己内酰胺混合加入微量聚合管中,加入引发剂和溶剂,抽真空充氮气保护下加热至7(T80°C,恒温反应6lh,进行自由基聚合反应,即得温敏性的酮洛芬共聚物,其中酮洛芬乙烯酯和N-乙烯基己内酰胺的摩尔比为1:1,1:2,1:3,1:4或2:1,引发剂占总混合物质量的O. 5 2. 5% ;(3)将上述得到的温敏性的酮洛芬共聚物干燥,然后溶解,透析,经预冷冻和冷冻干燥后即得到温敏性纳米载药微球。所述步骤(I)中分离提纯的方法为凝胶柱的方法提纯,洗脱液与展开剂都采用体积比为9:1的石油醚和乙酸乙酯。所述步骤(2)中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AIBN。所述步骤(2)中的溶剂为N,N-甲基甲酰胺DMF。所述步骤(3)中透析为在去离子水中进行的,前3h每Ih换一次水,后21h每3h换一次水;所述步骤(3)中预冷冻温度为-2(T-10°C,预冷冻时间24 36h,冷冻干燥温度为-4(T-45°C,冷冻干燥时间为24 36h。温敏性纳米载药微球在PBS缓冲液中进行酮洛芬药物的释放,温敏性纳米载药微球的药物体外释放是在pH=l. 2和pH=7. 4的条件下进行的。有益.效果(I)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融合了简单易操作的合成和可重复性较好的透析的方法;(2)本专利技术方法绿色、安全、便于操作和容易控制的优点;(3)本专利技术得到的温敏性纳米载药微球具有较好的缓释效果。 附图说明图I :酮洛芬乙烯酯(KVE)、N-乙烯基己内酰胺(NVCL)、Poly (KVE-co-NVCL)的核磁共振氢谱谱图;图2 N-乙烯基己内酰胺(NVCL)、酮洛芬乙烯酯(KVE)、Poly (KVE-co-NVCL)的红外光谱;图3 . Poly (KVE-co-NVCL)制备的纳米微球的场发射扫描电镜图;图4 =Poly (KVE-co-NVCL)载药纳米微球在PBS缓冲液为pH=7. 4和pH=l. 2时的药物释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专利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实施例I将O. 05mol酮洛芬与150mL醋酸乙烯酯,O. 3g醋酸萊,0. 2mg醋酸铜加入反应瓶中,混合均匀后加入2滴浓硫酸,于70°C下反应3飞个小时。反应结束加入3g无水醋酸钠初步处理后,粗产物经硅胶柱层析分离,洗脱剂和展开剂都选择体积比为9:1的石油醚和乙酸乙酯,用I2显色,收集到的洗脱液经真空旋转蒸发除去洗脱剂,得到酮洛芬乙烯酯化合物。将500mg酮洛芬乙烯酯和IOmg AIBN加入到微量聚合管中,密封后抽真空充氮气于70°C下反应8小时结束,用丙酮和甲醇交替洗去单体得到酮洛芬乙烯酯均聚物。将上述得到的酮洛芬乙烯酯与N-乙烯基己内酰胺按摩尔比1:1,1:2,1:3,1:4,2:1混合于微量聚合管中,AIBN (2%,w/w)作为引发剂,溶解到DMF (Img/μ L)中,密封后抽真空充氮气,于70°C下反应8小时结束,用丙酮和环己烷洗去单体得到温敏性的酮洛芬共聚物。称取Poly (KVE-co-NVCL)于安培瓶中,用O. 4mL丙酮溶解,再把聚合物的丙酮溶液转入到透析袋中,用I. 5L去离子水透析24h,前3h每Ih换一次水,后21h每3h换一次水。透析结束后,将透析袋内的液体在_20°C预冷冻24h以上,置于冷冻干燥机中,在_40°C -45°C冷冻干燥24tT36h,得到的固体存放在4°C的冰柜中待用。实施例2分别称取约5mg的温敏性的酮洛芬共聚物(酮洛芬乙烯酯N-乙烯基己内酰胺=1:2,mol/mol)于两个洗净的透析袋中,袋中装入ImL缓冲溶液,封口分别装入盛有10mLpH=7. 4和pH=l. 2的PBS缓冲液的磨口锥形瓶中,在磁力转子搅拌下,35°C进行体外药物释放实验。前15h每间隔Ih更换一次缓冲液,之后每间隔5h将锥形瓶中的IOml缓冲液全部取出,并添加IOmL新鲜的缓冲液,连续取样10天。HPLC方法(色谱柱Dikma KromasilC18,5y ,250X4. 6mm,流动相为甲醇/水,80:20,v/v,检测波长为254nm,流速为lmL/min)检测释放物成分,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并计算介质中药物的浓度(波长为254nm)。实施例3分别称取约5mg温敏性的酮洛芬共聚物(酮洛芬乙烯酯N-乙烯基己内酰胺=1:2,mol/mol)和酮洛芬乙烯酯均聚物于两个洗净的透析袋中,袋中装入ImL缓冲溶液,封口分 别装入盛有IOmL pH=7. 4的PBS缓冲液的磨口锥形瓶中,在磁力转子搅拌下,35°C进行体外药物释放实验。前15h每间隔Ih更换一次缓冲液,之后每间隔5h将锥形瓶中的IOml缓冲液全部取出,并添加IOmL新鲜的缓冲液,连续取样10天。HPLC方法(色谱柱Dikma KromasilC18,5y ,250X4. 6mm,流动相为甲醇/水,80:20,v/v,检测波长为254nm,流速为lmL/min)检测释放物成分,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并计算介质中药物的浓度(波长为254n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组装制备温敏性纳米载药微球的方法,包括:?(1)将酮洛芬与醋酸乙烯酯、醋酸汞和醋酸铜混合后,搅拌均匀,加入浓硫酸,70℃反应3?5h,分离提纯,得到酮洛芬乙烯酯,其中酮洛芬、醋酸乙烯酯、醋酸汞和醋酸铜的比例为0.05mol:150mL:0.3g:0.2mg;?(2)将酮洛芬乙烯酯与N?乙烯基己内酰胺混合加入微量聚合管中,加入引发剂和溶剂,抽真空充氮气保护下加热至70~80℃,恒温反应6~8h,进行自由基聚合反应,即得温敏性的酮洛芬共聚物,其中酮洛芬乙烯酯和N?乙烯基己内酰胺的摩尔比为1:1,1:2,1:3,1:4或2:1,引发剂占总混合物质量的0.5~2.5%;?(3)将上述得到的温敏性的酮洛芬共聚物干燥,然后溶解,透析,经预冷冻和冷冻干燥后即得到温敏性纳米载药微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组装制备温敏性纳米载药微球的方法,包括 (1)将酮洛芬与醋酸乙烯酯、醋酸汞和醋酸铜混合后,搅拌均匀,加入浓硫酸,70°c反应3-5h,分离提纯,得到酮洛芬乙烯酯,其中酮洛芬、醋酸乙烯酯、醋酸汞和醋酸铜的比例为O.05mol 150mL :0. 3g :0. 2mg ; (2)将酮洛芬乙烯酯与N-乙烯基己内酰胺混合加入微量聚合管中,加入引发剂和溶齐U,抽真空充氮气保护下加热至7(T80°C,恒温反应6lh,进行自由基聚合反应,即得温敏性的酮洛芬共聚物,其中酮洛芬乙烯酯和N-乙烯基己内酰胺的摩尔比为1:1,1:2,1:3,1:4或2:1,引发剂占总混合物质量的O. 5 2. 5% ; (3)将上述得到的温敏性的酮洛芬共聚物干燥,然后溶解,透析,经预冷冻和冷冻干燥后即得到温敏性纳米载药微球。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利民石萌权静孙衎武晋娴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