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禽转移因子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44520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0 18: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兽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禽转移因子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由下述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制成:禽转移因子0.1~0.3%、载体0.6~2.6%、稳定剂0.5~3%、表面活性剂0.6~1%、水94~99.4%。将稳定剂和表面活性剂完全溶解于水后,加入禽转移因子,调节pH值为3~4,磁力搅拌下加入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继续搅拌5~12h,调节pH值为6~10,制得淡黄色转移因子纳米粒胶体溶液;将所制溶液用滤膜过滤后于冻干温度为-40~-70℃条件下进行冷冻干燥,制备成冻干粉剂。禽转移因子被纳米粒包裹后,避免胃蛋白酶的降解,且肠道吸收良好,能提禽转移因子的稳定性,靶向输送药物,缓释药物,延长药物作用时间,提高禽转移因子的生物利用度,解决了转移因子口服药效低的缺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兽药领域,涉及一种禽转移因子新剂型,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家禽饲料中添加抗生素类药物、疾病防治中高倍量使用药物,导致食品动物中出现药物残留,严重制约了肉食品类的出口,损害人类生命健康。目前,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公共卫生的焦点。转移因子具有传递免疫信息,激发免疫细胞活性,调节免疫功能,增强机体菲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等作用,且由于其分子量小,无毒性,不存在种属屏障,无抗原性,不引起过敏反应等优点,是临床应用中极为理想的生物免疫增强剂和调节剂。目前国内外的资料显示,人类临床上转移因子作为直接或辅助药物。但是在兽医对转移因子的研究应用的不够。由于转移因子是小肽类物质,在体内分布较快,作用时间短,生物利用度低且转移因子可被水解酶降解,不能充分发挥转移因子的作用。因此,需要研制一种新的剂型来克服转移因子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剂型中的不足,提供。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禽转移因子纳米粒,由下述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制成禽转移因子0. I 0. 3%、载体0. 6 2. 6%、稳定剂0. 5 3%、表面活性剂0. 6 1%、水94 99.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禽转移因子纳米粒,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制成:禽转移因子0.1~0.3%、载体0.6~2.6%、稳定剂0.5~3%、表面活性剂0.6~1%、水94~99.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禽转移因子纳米粒,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制成禽转移因子O.I O. 3%、载体O. 6 2. 6%、稳定剂O. 5 3%、表面活性剂O. 6 1%、水94 99. 4%。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禽转移因子纳米粒,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为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所述稳定剂为聚乙烯醇;所述表面活性剂为泊洛沙姆188。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禽转移因子纳米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禽转移因子为禽脾脏转移因子。4.一种制备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帅梁军樊楠李坤鹏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牧翔动物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