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倒挡自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34054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7 14: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倒挡自锁装置,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汽车倒挡自锁装置容易出现跳挡现象,而在改进以后却影响换挡手柄机械性能的问题。本汽车倒挡自锁装置,包括一固定板和转动连接在固定板上的倒挡拨叉,在固定板上活动设有一定位件,在倒挡拨叉上设有一个以上的凹槽,当倒挡拨叉与固定板相对固定时上述的定位件抵靠在上述的凹槽中。本汽车倒挡自锁装置在保证换挡操纵机构原有性能的前提下,使倒挡状态锁止牢固稳定。(*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
,涉及一种汽车倒挡自锁装置
技术介绍
现在汽车装备的变速器大部分还是采用传统齿轮式变速箱,根据汽车速度、发动机转速、动力负荷等因素,通过滑移齿轮的轴向移动使不同对的齿轮相互啮合,从而实现变速、变扭的作用。为保证 能够随时准确、方便、可靠地将变速箱挂入所需的任一挡位工作,就需要有一套功能完备的操纵机构,而为了防止两齿轮啮合后出现跳挡现象,一般操纵机构都设有挡位自锁装置,以保证空挡状态以及挂上挡位后的换挡拨叉能够保持稳定。目前汽车倒挡的自锁装置一般在变速器的倒挡拨叉和倒挡拨叉固定板之间连接一个扭簧,在转动换挡拨叉时,扭簧被扭转,而当挡位被挂入倒挡时,扭簧的扭转作用力能够倒挡拨叉,使其不会来回摆动,但是这种自锁装置经常会出现倒挡拨叉松动,扭簧容易脱落。而且在空挡状态时,由于扭簧处于扭转状态,扭簧的扭转作用力会使挡位自动挂上倒挡。经过改进后,现在的挡位自锁一般由自锁钢球和自锁弹簧组成,它装在变速器盖的前端内和变速叉轴的上方。每根拨叉轴的上表面沿轴向分布有三个凹槽,当任一根拨叉轴连同拨叉轴向移动到空挡位置或某一工作挡位的位置时,必有一个凹槽正好对准钢球。如中国技术专利申请(200720105496. 4)公布了一种车辆挡位自锁机构,由换挡操纵杆、导向座、自锁钢球、自锁弹簧、定位板和支架组成。导向座和换挡操纵杆制成一体,定位板连接在支架上。导向座设在换挡操纵杆上部,导向座内安装有自锁弹簧,自锁弹簧一端设有调整螺母,靠近定位板的另一端设有自锁钢球,自锁钢球部分露出通孔抵触在定位板上。定位板上设有与变速器挡位一致的挡位凹坑,挡位凹坑布置在自锁钢球的滑动轨迹上,供自锁钢球滑入滑出。本技术车辆挡位自锁机构能够让驾驶员仅凭手感来保证准确换挡。然而该技术将自锁机构设置在换挡手柄处,在换挡手柄上径向开设导向孔并设置导向座,严重降低了换挡手柄的机械强度,在紧急情况下,操作者突然操作力过大容易折断手柄,且将导向座与换挡手柄一体制作,需要重新设计手柄,造成成本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汽车倒挡自锁装置,该汽车倒挡自锁装置在保证换挡操纵机构原有性能的前提下,使倒挡状态锁止牢固稳定。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倒挡自锁装置,包括一固定板和转动连接在固定板上的倒挡拨叉,其特征在于,在固定板上活动设有一定位件,在倒挡拨叉上设有一个以上的凹槽,当倒挡拨叉与固定板相对固定时上述的定位件抵靠在上述的凹槽中。固定板和倒挡拨叉均处于变速箱内,倒挡拨叉能够相对固定板转动,从而拨动齿轮以实现空挡与倒挡之间的变换。固定板相对变速箱固定,其上面的定位件在倒挡拨叉拨入倒挡状态时能够抵靠在倒挡拨叉上的凹槽内,通过定位件与凹槽的抵靠使得倒挡拨叉相对固定板固定,使得汽车在处于倒挡状态时,倒挡拨叉处于一个锁止牢固稳定状态。所述倒挡拨叉通过一销轴铰接在固定板上。倒挡拨叉以销轴为轴心相对固定板转动,以实现汽车空挡与倒挡的变换。 所述固定板上设有一桶状的导向套,上述的定位件设置在该导向套内,所述定位件与导向套之间还设有一弹簧,该弹簧的一端抵靠在定位件上,另一端抵靠在导向套的内底面上。导向套固定在固定板上,其开口朝向倒挡拨叉。通过弹簧的弹力,定位件始终抵靠在倒挡拨叉上,当倒挡拨叉转动并处于换挡过程中时,弹簧被压缩,定位件脱离凹槽;当倒挡拨叉挂入倒挡时,定位件抵靠在凹槽内,导向套能够保证定位件始终沿着弹簧伸缩方向移动。所述固定板上设有插接孔,导向套通过过紧配合的方式插接在该插接孔内。导向套通过插接方式固定在固定板上,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所述导向套包括一桶状的本体和一插接在上述插接孔内的衬套,所述本体与衬套螺纹连接。衬套固定插接在固定板上,本体通过螺纹活动链接在衬套上,方便放置和更换导向套能的弹簧和定位件,同时,本体与衬套之间的旋转能够改变本体内底面与倒挡拨叉之间的距离,从而改变弹簧的预紧力。所述定位件为一钢球。钢球与凹槽之间有较好的滚动连接状态。所述衬套的内壁在靠近倒挡拨叉端具有缩口,所述缩口的内径小于钢球的直径。通过在导向套开口处设置缩口来使钢球部分露出导向套并能够抵靠在凹槽内,同时防止钢球脱离导向套。所述衬套的外壁在靠近倒挡拨叉端具有向外的翻边。导向套在使用过程中一直会受到一个背向倒挡拨叉的作用力,而导向套是插接在固定板的插接孔内的,翻边能够防止导向套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相对固定板的位移。所述凹槽的个数为两个。两个凹槽分别处在空挡和倒挡状态时钢球所对的位置,使倒挡拨叉在空挡和倒挡状态时都能够锁止牢固稳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汽车倒挡自锁装置具有以下优点I、由于本汽车倒挡自锁装置设置在倒挡拨叉与固定板之间,所以不会影响换挡操纵机构的原有性能,同时锁止效果直接作用在倒挡拨叉上,使倒挡拨叉在倒挡和空挡状态时锁止牢靠稳定。2、由于通过桶状的本体与衬套螺纹连接形成导向套,所以拆装方便,有利于替换、钢球的更换以及弹簧预紧力的调节。3、由于本汽车倒挡自锁装置在倒挡拨叉上开设了两个凹槽,所以在空挡状态时仍然具有自锁功能。附图说明图I是本汽车倒挡自锁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汽车倒挡自锁装置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汽车倒挡自锁装置的结构剖视图。图中,I、固定板;11、插接孔;2、倒挡拨叉;21、凹槽;3、导向套;31、本体;32、衬套;321、缩口 ;322、翻边;33、钢球;34、弹簧;4、销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I所示,一种汽车倒挡自锁装置,包括一固定板I和转动连接在固定板I上的倒挡拨叉2,固定板I和倒挡拨叉2均处于变速箱内,倒挡拨叉2能够相对固定板I转动,从而拨动齿轮以实现空挡与倒挡之间的变换。固定板I相对变速箱固定,在固定板I上活动设有一定位件,在倒挡拨叉2上设有一个以上的凹槽21,当倒挡拨叉2与固定板I相对固定时上述的定位件抵靠在上述的凹槽21中,通过定位件与凹槽21的抵靠使得倒挡拨叉2相对固定板I固定,使得汽车在处于倒挡状态时,倒挡拨叉2处于一个锁止牢固稳定状态。具体来说,结合图2、图3所示,倒挡拨叉2通过一销轴4铰接在固定板I上,能够以销轴4为轴心相对固定板I转动,以实现汽车空挡与倒挡的变换。定位件为一钢球33,通过钢球33与凹槽21之间较好的滚动连接状态以防止钢球33与凹槽21出现卡死现象。固定板I上设有插接孔11,插接孔11内通过过紧配合的方式插接有一桶状的导向套3,导向套3的开口朝向倒挡拨叉2,该连接方式结构简单,拆装方便。钢球33设置在该导向套3内,所述钢球33与导向套3之间还设有一弹簧34,该弹簧34的一端抵靠在钢球33上,另一端抵靠在导向套3的内底面上。通过弹簧34的弹力,钢球33始终抵靠在倒挡拨叉2上,当倒挡拨叉2转动并处于换挡过程中时,弹簧34被压缩,钢球33脱离凹槽21 ;当倒挡拨叉2挂入倒挡时,钢球33抵靠在凹槽21内,导向套3能够保证钢球33始终沿着弹簧34伸缩方向移动。导向套3包括一桶状的本体31和一插接在上述插接孔11内的衬套32,所述本体31与衬套32螺纹连接,本体31通过螺纹活动链接在衬套32上,方便放置和更换导向套3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倒挡自锁装置,包括一固定板(1)和转动连接在固定板(1)上的倒挡拨叉(2),其特征在于,在固定板(1)上活动设有一定位件,在倒挡拨叉(2)上设有一个以上的凹槽(21),当倒挡拨叉(2)与固定板(1)相对固定时上述的定位件抵靠在上述的凹槽(21)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秀梅陈勇罗大国陈华李清泉占胜赵福全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