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利于行人保护的发动机盖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31804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6 2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利于行人保护的发动机盖锁。它包括发动机盖锁本体,所述发动机盖锁本体上设有发盖锁安装支架,所述发盖锁安装支架包括至少一个与车身横梁连接的斜向支架部,所述斜向支架部包括有斜安装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使用方便,可靠性高,成本低廉,能有效解决了发动机盖锁刚度较大、行人保护试验测试中碰撞后不易变形、HIC值较大等的技术问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发动机盖锁,尤其涉及一种有利于行人保护的发动机盖锁
技术介绍
目前行人保护在欧盟国家是强制性法规,行人保护试验测试对头部伤害指标(HIC)是做为是否通过行人保护法规最终评价,一般情况下,发动机盖锁在试验区域内易出现伤害值较大的情形,不易通过行人保护试验,发动机盖锁在通过行人保护法规测试中为比较困难的风险点,因此需要对发动机盖锁进行弱化处理,减小其刚度,以降低头部碰撞在发动机盖锁处的HIC值。申请号为200820208626. I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盖安全锁,包括安装支架、开启手柄、锁钩、扭簧、保险固定板和拉簧,其特征在于,销轴穿过开启手柄、扭簧、保险固定板与锁钩铆接在一起;扭簧一头卡接在开启手柄上,另一头卡接在保险固定板上;所述拉簧下端固定于锁钩上,上端固定于安装支架上;所述手柄垂直于发动机格栅设置,发动机盖打开时,所述手柄从发动机格栅内伸出,发动机盖关闭时,手柄缩回到发动机舱内。但是这种发动机盖锁因锁体本身刚度较大,在测试中头部冲击力作用下,锁体不易变形在行人保护测试中通过法规风险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是提供一种有利于行人保护的发动机盖锁,结构简单、紧凑,使用方便,可靠性高,成本低廉。本技术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有利于行人保护的发动机盖锁,有效解决了发动机盖锁刚度较大、行人保护试验测试中碰撞后不易变形、HIC值较大等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它包括发动机盖锁本体,所述发动机盖锁本体上设有发盖锁安装支架,所述发盖锁安装支架包括至少一个与车身横梁连接的斜向支架部,所述斜向支架部包括有斜安装面。现有的发动机盖锁体与车身横梁连接部分由竖直方向,使得发动机盖锁体安装后垂直于车身横梁,这样发动机盖锁体本体在行人保护试验中受力冲击分力较小,仅产生微小变形,伤害值较大;本技术通过设置斜向支架部,将现有的发动机盖锁体与车身横梁连接部分由竖直方向改变为有一定角度,从而使发动机盖锁体本体与竖直方向有一定夹角,当发动机盖锁体受到冲击力时,更易产生变形并更多吸收碰撞所产生的能量,达到减小行人保护试验伤害值的目的;本技术改进了发动机盖锁体结构,整体降低锁体刚度,减少行人保护试验头部伤害值,同时也改变了以前发动机盖锁体较大,不利于行人保护的缺点。作为优选,所述发动机盖锁本体包括锁壳、解锁件、锁扣卡持件、解锁回弹驱动件和弹起回弹驱动件,所述发盖锁安装支架、解锁件、锁扣卡持件、解锁回弹驱动件和弹起回弹驱动件均设置在所述锁壳上。解锁回弹驱动件在常态下是拉紧解锁件,使得锁扣卡持件不能转动,从而保持锁紧状态;开锁时,当解锁件解锁对锁扣卡持件的限位后,解锁回弹驱动件拉动锁扣卡持件,使得发动盖可以弹起。作为优选,所述锁扣卡持件和解锁件均活动铰接在所述锁壳上。作为优选,所述锁扣卡持件和解锁件相啮合。这样解锁件可约束锁扣卡持件,使得锁扣卡持件不能转动,从而保持锁紧状态。作为优选,所述弹起回弹驱动件为拉簧,弹起回弹驱动件一端与所述锁壳相连,另一端与所述锁扣卡持件相连。作为优选,所述解锁回弹驱动件为拉簧,解锁回弹驱动件一端与所述锁壳相连,另一端与所述解锁件相连。为了更稳固地安装,作为优选,所述发盖锁安装支架包括有三个斜向支架部,所述斜安装面上设有车身横梁连接孔。本技术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紧凑,使用方便,可靠性高,成本低廉,能有效解决了发动机盖锁刚度较大、行人保护试验测试中碰撞后不易变形、HIC值较大等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附图I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附图2的一种左视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技术与车身横梁连接的一种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1、斜向支架部;1_1、斜安装面;2、锁壳;3、解锁件;4、锁扣卡持件;5、解锁回弹驱动件;6、弹起回弹驱动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本实施例的一种有利于行人保护的发动机盖锁如图1、2、3所示,包括发动机盖锁本体,发动机盖锁本体上安装有发盖锁安装支架,发盖锁安装支架包括三个与车身横梁连接的斜向支架部1,斜向支架部I包括有斜安装面1-1,斜安装面1-1上制有车身横梁连接孔。发动机盖锁本体包括锁壳2、解锁件3、锁扣卡持件4、解锁回弹驱动件5和弹起回弹驱动件6,发盖锁安装支架、解锁件3、锁扣卡持件4、解锁回弹驱动件5和弹起回弹驱动件6均安装在锁壳2上,其中锁扣卡持件4和解锁件3活动铰接在锁壳2上,锁扣卡持件4和解锁件3相啮合,弹起回弹驱动件6和解锁回弹驱动件5均为拉簧,弹起回弹驱动件6 —端与所述锁壳2相连,另一端与锁扣卡持件4相连,解锁回弹驱动件5 —端与所述锁壳2相连,另一端与解锁件3相连。以上仅就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本技术不仅局限于以上实施例,其具体结构或形状允许有变化。总之,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包括那些对应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变换或者替代以及改型。权利要求1.一种有利于行人保护的发动机盖锁,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盖锁本体,所述发动机盖锁本体上设有发盖锁安装支架,所述发盖锁安装支架包括至少一个与车身横梁连接的斜向支架部(I),所述斜向支架部(I)包括有斜安装面(1-1)。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有利于行人保护的发动机盖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盖锁本体包括锁壳(2)、解锁件(3)、锁扣卡持件(4)、解锁回弹驱动件(5)和弹起回弹驱动件(6),所述发盖锁安装支架、解锁件(3)、锁扣卡持件(4)、解锁回弹驱动件(5)和弹起回弹驱动件(6 )均设置在所述锁壳(2 )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有利于行人保护的发动机盖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卡持件(4 )和解锁件(3 )均活动铰接在所述锁壳(2 )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有利于行人保护的发动机盖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卡持件(4 )和解锁件(3 )相啮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有利于行人保护的发动机盖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弹起回弹驱动件(6)为拉簧,弹起回弹驱动件(6) —端与所述锁壳(2)相连,另一端与所述锁扣卡持件(4)相连。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有利于行人保护的发动机盖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回弹驱动件(5)为拉簧,解锁回弹驱动件(5) —端与所述锁壳(2)相连,另一端与所述解锁件(3)相连。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有利于行人保护的发动机盖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盖锁安装支架包括有三个斜向支架部(I ),所述斜安装面(1-1)上设有车身横梁连接孔。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有利于行人保护的发动机盖锁。它包括发动机盖锁本体,所述发动机盖锁本体上设有发盖锁安装支架,所述发盖锁安装支架包括至少一个与车身横梁连接的斜向支架部,所述斜向支架部包括有斜安装面。本技术结构简单、紧凑,使用方便,可靠性高,成本低廉,能有效解决了发动机盖锁刚度较大、行人保护试验测试中碰撞后不易变形、HIC值较大等的技术问题。文档编号E05B65/19GK202788315SQ20122044002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31日专利技术者康瑞, 吕晓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利于行人保护的发动机盖锁,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盖锁本体,所述发动机盖锁本体上设有发盖锁安装支架,所述发盖锁安装支架包括至少一个与车身横梁连接的斜向支架部(1),所述斜向支架部(1)包括有斜安装面(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瑞吕晓江龚洁孙立志周大永刘卫国赵福全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