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折叠扶手组件、车辆扶手组件、折叠扶手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26357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6 11: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折叠扶手组件,包括:在门框内移动的车门,具有在展开与隐藏位置间操作的扶手;在干涉与非干涉位置间移动的钩卡机构;致动器,具有从车门伸出的杠杆,杠杆与门框的抵靠接触使钩卡机构从干涉位置移到非干涉位置。还提供一种车辆扶手组件,包括:在展开与隐藏位置间移动的弹簧偏压扶手;弹簧偏压致动器;弹簧偏压钩卡机构,与致动器可操作连接。又提供一种折叠扶手组件,包括:在展开位置与隐藏位置间移动的弹簧偏压的扶手;与致动器可操作地连接并在干涉位置与非干涉位置间移动的钩卡机构;基部,在碰撞情况期间使钩卡机构在惯性力作用下移到非干涉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潜在地减轻用户与扶手接触导致的伤害的可能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总的涉及一种折叠扶手,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设计成用于在车辆的滑动乘客门上使用的折叠扶手。
技术介绍
车辆扶手提供车辆内部舒适和承载功能。然而,扶手同样占据车辆内的空间并且限制了乘客在车辆内的运动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相关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折叠扶手组件、车辆扶手组件、以及折叠扶手组件,以潜在地减轻用户与扶手接触导致的伤害的可能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个方面包括一种车辆折叠扶手组件,该车辆折叠扶手组件具有能够在门框内移动的车门,并且具有能够在展开位置与隐藏位置之间操作的扶手。钩卡机构能够在干涉位置与非干涉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在干涉位置中,钩卡机构抵抗弹簧力将扶手支撑在展开位置中,在非干涉位置中,钩卡机构与扶手分离,并且扶手处于隐藏位置。致动器包括从车门伸出的杠杆。该杠杆与门框抵靠接触并使钩卡机构从干涉位置移动到非干涉位置。优选地,扶手在处于隐藏位置时缩回到车门中的空腔内。优选地,车辆折叠扶手组件还包括将致动器可操作地连接于钩卡机构的绳缆。优选地,杠杆还包括外臂和内臂。优选地,车辆折叠扶手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扶手的底表面上的闩锁构件。优选地,杠杆能够在延伸位置与回缩位置之间操作,并且其中杠杆被弹簧偏压向延伸位置。优选地,钩卡机构被弹簧偏压向干涉位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包括一种车辆扶手组件,该车辆扶手组件具有能够在展开位置与隐藏位置之间移动的弹簧偏压的扶手,以及弹簧偏压的致动器。弹簧偏压的钩卡机构可操作地与弹簧偏压的致动器连接并且适于在弹簧偏压的致动器被下压时接合并支撑扶手。弹簧偏压的钩卡机构还适于在弹簧偏压的致动器被释放时与扶手分离,使得弹簧偏压的扶手移动到隐藏位置。优选地,扶手在处于隐藏位置时缩回到车门中的空腔内。优选地,致动器的弹簧偏压力大于钩卡机构的弹簧偏压力。优选地,致动器还包括具有外臂、内臂的杠杆,以及杠杆壳体。优选地,杠杆绕设置在杠杆壳体内的销在延伸位置与回缩位置之间转动。优选地,致动器设置在车门的前部上,并且与门框的前部抵接接合。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包括一种折叠扶手组件,该折叠扶手组件具有能够在展开位置与隐藏位置之间移动的弹簧偏压的扶手。钩卡机构可操作地与致动器连接并且能够在干涉位置与非干涉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在干涉位置中,钩卡机构将扶手支撑在展开位置,在非干涉位置中,钩卡机构不支撑扶手。在碰撞情况期间,基部使钩卡机构在惯性力作用下移动到非干涉位置。优选地,扶手在隐藏位置时缩回到车门中的空腔内。优选地,折叠扶手组件还包括将致动器可操作地连接于钩卡机构的绳缆。优选地,致动器还包括具有外臂、内臂的杠杆,以及杠杆壳体。优选地,杠杆绕设置在杠杆壳体内的销在延伸位置与回缩位置之间转动。优选地,致动器设置在车门的前部上,并且适于与门框的前部抵接接合。优选地,扶手被弹簧偏压向隐藏位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所提供的车辆折叠扶手组件、车辆扶手组件以及折叠扶手组件潜在地减轻用户与扶手接触导致的伤害的可能性。在审阅了下面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以及附图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并认识到本技术的这些和其他方面、目的和特征。附图说明图I是包括本技术的折叠扶手组件的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的侧视正视图;图2A是隐藏的扶手的局部后视立体图;图2B是展开的扶手的局部后视立体图;图3A是当扶手处于隐藏位置时扶手的局部俯视后视立体图;图3B是当扶手处于隐藏位置时致动器和钩卡机构的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后视立体图;图3C是当扶手处于隐藏位置时扶手的前视正视图;图4A是当扶手处于展开位置时扶手的局部俯视后视立体图;图4B是当扶手处于展开位置时致动器和钩卡机构的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后视立体图;图4C是当扶手处于展开位置时扶手的前视正视图;图5A是在碰撞情况期间的初始阶段的扶手的前视正视图;以及图5B是在碰撞情况期间的冲击之后的扶手的前视正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本文的说明目的,术语“上”、“下”、“右”、“左”、“后”、“前”、“竖直”、“水平”及其派生词应当涉及如图I中定向的本技术。然而,应当理解,本技术可以采取各种替代性的方位,除非另有明确的相反说明。还应当理解,在附图中图示以及在下面的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装置和方法仅仅是在所附权利要求中限定的本技术的构想的示例性实施例。因此,与本文公开的实施例相关的具体尺寸和其他物理特性不应理解为限制性的,除非权利要求中明确地另有说明。参照图1-4C,附图标记10 —般指代设置在车辆13的车门12——车门12能够在车辆门框14内移动一中的车辆折叠扶手组件。车辆折叠扶手组件10包括能够在展开位置18与隐藏位置20之间操作的扶手16。钩卡机构22能够在干涉位置24与非干涉位置26之间移动,其中在干涉位置24,钩卡机构22抵抗弹簧力将扶手16支撑在展开位置18,而在非干涉位置26,钩卡机构22与扶手16分离,并且扶手16处于隐藏位置20。致动器30包括从车门12伸出的杠杆32。杠杆32与车辆门框14抵接接触并使钩卡机构22从干涉位置24移动到非干涉位置26。现在参照图1、2A和2B,车辆折叠扶手组件10的所示实施例包括设置在车门12的内衬42与车门12的外板44之间的前部支撑架40和后部支撑架41。支撑架41包括孔46 (图3A),孔46适于容纳从扶手16的前端50和后端52延伸的销48 (图3A和4A)。因此,扶手16能够绕销48在展开位置18与隐藏位置20之间转动。当扶手16处于展开位置时,扶手16的顶表面54处于可用来支撑用户的手臂的水平位置。在隐藏位置20,扶手16容纳在车门12的内衬42中的空腔61内。通常能够想到,当扶手16处于隐藏位置20时,扶手16的底表面60(图2A)将通常与车门12的内衬42的表面齐平。然而,还能够想到的是,扶手16的底表面60可以从车门12的内衬42稍微向外延伸,或者可以在车辆13的舱室中凹入在车门12的内衬42内。车门12的前端62设计用于与车辆门框14的前端64抵接·接合。应当理解,车辆折叠扶手组件10可以结合在包括前门和后门在内的多种门结构上,并且所示实施例用作示例而不意在限制。现在参照图3A-3C,致动器30包括壳体70,壳体70适于将杠杆32支撑在其中。第一和第二弹簧72、74设置在壳体70内。第一和第二弹簧72、74与杠杆32的内臂76抵接接触,从而向外偏压杠杆32。内臂76与从壳体70向外伸出的外臂78相连。内臂76和外臂78两者都与壳体70枢转地连接。更具体地,内臂76和外臂78通常可固定地连接,从而形成具有基本V形构造的杠杆32。杠杆32包括孔80,孔80设计成容纳在壳体70内延伸的销82。杠杆32能够绕销82在门12打开时的延伸位置84(图3A-3C)与门关闭时的回缩位置86 (图4A-4C)之间转动。外臂78的远端90包括孔92,孔92适于容纳诸如鲍顿拉索(Bowden cable)的延伸穿过外臂78的远端90并还延伸穿过内臂76的远端96的绳缆94的第一端93。绳缆94通常延伸穿过车门12并且具有与钩卡机构22相连的第二端98,如图3B所示。钩卡机构22具有颈部97。枢转端99设置在颈部97的顶端,并且基部101设置在颈部97的底端。基部101被配重以向车辆折叠扶手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折叠扶手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在门框内移动的车门,所述车门具有可在展开位置与隐藏位置之间操作的扶手;可在干涉位置与非干涉位置之间移动的钩卡机构,其中在所述干涉位置中,所述钩卡机构抵抗弹簧力将所述扶手支撑在所述展开位置中,在所述非干涉位置中,所述钩卡机构与所述扶手分离,并且所述扶手处于所述隐藏位置;以及致动器,具有从所述车门伸出的杠杆,其中所述杠杆与所述门框的抵靠接触使所述钩卡机构从所述干涉位置移动到所述非干涉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妮·弗拉马尔苏珊·瓦洛维克米基·琼斯伦纳德·安东尼·谢恩埃德加·爱德华·多纳伯迪安亚瑟·C·哈曼
申请(专利权)人: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