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转炉炼钢
,特别是提供了一种转炉高效脱磷的工艺。
技术介绍
对于传统转炉炼钢法,每炉冶炼出钢后炉渣全部倒出。进行下一炉冶炼时,重新加入石灰等各种炉料,这种操作模式石灰消耗量大、成本高。因而,利用转炉冶炼终点的炉渣继续脱磷,是能够解决传统转炉操作石灰消耗量大的最好方法。在传统转炉生产中,为了达到脱磷效果,吹炼开始后向转炉加入石灰等造渣,加入的渣料中基本不含P2O5。而采用转炉终点炉渣留在炉内进行脱磷时,炉渣中已经具有1.5%左右的P2O5,和传统工艺相比,由于钢水与炉渣中的P2O5浓度梯度不同,如果采用和传统工艺相同的吹炼工艺,脱磷速度较慢,很难达到与传统工艺相同的脱磷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转炉终点炉渣应用于脱磷阶段的情况,提供一种转炉高效脱磷的工艺,实现利用转炉终点炉渣高效脱磷,可节约石灰消耗量,提高转炉脱磷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转炉高效脱磷的工艺,转炉双渣冶炼工艺包括加入废钢、铁水→转炉吹炼脱磷→倒脱磷炉渣→转炉吹炼脱碳→转炉出钢同时留渣。脱磷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炉高效脱磷的工艺,转炉双渣冶炼工艺包括加入废钢、铁水→转炉吹炼脱磷→倒脱磷炉渣→转炉吹炼脱碳→转炉出钢同时留渣,其特征在于:脱磷阶段供氧、调渣控制操作步骤如下:?(1)转炉脱磷阶段采用低枪位操作,顶吹氧枪枪位按照下式控制:H=3.23×h?2+1.3,其中:H为枪位,m;h为熔池深度,m;顶吹氧气顶吹搅拌强度为:3.0?3.5Nm3/min/t钢,脱磷吹炼时间控制在4?5分钟;(2)脱磷吹炼开始后2?3min时,加入烧结矿,控制炉渣中FeO的质量百分数为9%?15%;(3)控制脱磷炉渣二元碱度为1.2?1.8;(4)倒出脱磷炉渣的50%?60%,进行脱碳阶段操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炉高效脱磷的工艺,转炉双渣冶炼工艺包括加入废钢、铁水→转炉吹炼脱磷→倒脱磷炉渣→转炉吹炼脱碳→转炉出钢同时留渣,其特征在于:脱磷阶段供氧、调渣控制操作步骤如下:
(1)转炉脱磷阶段采用低枪位操作,顶吹氧枪枪位按照下式控制:H=3.23×h-2+1.3,其中:H为枪位,m;h为熔池深度,m;顶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国森,李海波,王新华,王建伟,吕迺冰,崔阳,包春林,何肖飞,刘国梁,吕延春,王文军,姜仁波,南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首钢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