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纯电动公交车尾部车身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96425 阅读:3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8 07: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一种汽车尾部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纯电动公交车尾部结构,其基于纯电动公交车较为简单的驱动系统和较少的与驱动系统相关的部件,通过合理化的布置设计,将尾部车身设计成相对于后轴以后的主基准面只有一个台阶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车身的尾部结构简单,不但减少原材料的使用,降低车身成本,还有利车身结构的制作,提高生产效率;较大的尾部空间,给最后排乘客提供了一个宽逸、舒适的乘座环境。(*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汽车尾部车身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纯电动公交车尾部车身结构。现有技术传统燃油公交车由于受发动机机组及相关附件(如散热器总成,机械空调压缩机)的几何外形的限制,后轴以后的车身尾车身部多做成两台或多阶结构,如果最后一排最外侧两个座椅靠车窗布置,则乘客的头部将直接顶到空调主风道。为解决此问题,传统公交车的最后一排常使用4个座椅,且尽可能靠中间布置。即便如此,最外边侧两乘客的头部距空调主风道的侧边距离也是很小。 另,传统公交车发动机后置,工作噪音极大,且有不少热量传递到后排座椅上,因此,最后一排乘客,尤其是最外边侧两乘客时常有种压抑、烦燥等不舒服感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新型纯电动公交车尾部车身结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纯电动公交车的驱动系统较为简单,与驱动相关的部件也较少,通过合理化的布置设计,将最后一排座椅的安装面设计成相对于后轴以后主基准平面仅有一级台阶的结构,降低座椅安装面的有效高度,大大增加安装面到车内顶的有效距离。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I.新型尾部车身结构较传统公交车简单许多,不但减少原材料的使用,降低车身成本;还有利车身结构的制作,提高生产效率。2.较大的空间给最后排乘客提供了一个宽逸、舒适的乘座环境。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尾部车身侧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尾部车身截面示意图。图3是传统燃油公交车尾部车身侧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传统燃油公交车尾部车身截面示意图。图中I、后轴,2、后轴以后的主基准平面,3、最后排座椅安装平面,4、空调主风道,5、5人座椅,6、4人座椅。尺寸A = 183,指本技术对应的最后排乘客头顶到空调主风道最低面的距离;尺寸B = 580,指本技术对应的最后排乘客头顶到车厢内顶的距离;尺寸C = 1520,指本技术对应的最后排座椅安装面到车厢内顶的距离;尺寸D = 30,指传统燃油公交车对应的最后排乘客头顶到空调主风道的距离;尺寸E = 1150,指传统燃油公交车对应的最后排座椅安装面到车厢内顶的距离。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1、2所示,由于纯电动公交车的驱动系统较为简单,与驱动相关的部件也较少,通过合理化的布置设计,将最后一排座椅的安装面3设计成相对于后轴I以后的主基准平面2仅有一级台阶的结构,降低座椅安装面的有效高度,大大增加安装面到车内顶的有效距离C,从而保证最后一排座椅的空间内可以布置5人座椅5,最外侧乘客的头部均不会触到空调主风道4上。图3、4是传统燃油公交车尾部车身结构,从中可以看出,最后一排座椅安装面相对于后轴以后的主基准平面有两级台阶,从而导致最后一排座椅安装面到车厢内顶的有效距离E远小于本实用新对应的尺寸C。对于传动燃油公交车,即使最后一排使用4人座椅,最外侧乘客的头部和空调主风道的距离D也很小。从图I和图2对比可以看出1.本技术对应的尾部车身结构较传统燃油公交 车简单许多,不但减少原材料的使用,降低车身成本;还有利车身结构的制作,提高生产效率。2.本技术对应的尾部车身结构给最后排乘客提供了一个宽逸、舒适的乘座环境。权利要求1.新型纯电动公交车尾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最后一排座椅的安装面相对于后轴以后主基准平面仅有一级台阶。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纯电动公交车尾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最后一排座椅的空间内可以布置5人座椅。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一种汽车尾部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纯电动公交车尾部结构,其基于纯电动公交车较为简单的驱动系统和较少的与驱动系统相关的部件,通过合理化的布置设计,将尾部车身设计成相对于后轴以后的主基准面只有一个台阶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车身的尾部结构简单,不但减少原材料的使用,降低车身成本,还有利车身结构的制作,提高生产效率;较大的尾部空间,给最后排乘客提供了一个宽逸、舒适的乘座环境。文档编号B60N2/005GK202764730SQ20122019515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3日专利技术者王彦伟, 陈庆勇, 龚永江 申请人:苏州益茂电动客车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新型纯电动公交车尾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最后一排座椅的安装面相对于后轴以后主基准平面仅有一级台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彦伟陈庆勇龚永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益茂电动客车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