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仪表板骨架的左支架分组成和右支架分组成焊接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94993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8 07: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仪表板骨架的左支架分组成和右支架分组成焊接工装,包括底座、支撑架定位装置、转向柱定位销定位装置、转向柱定位支架定位夹紧装置、前压紧装置和后压紧装置;支撑架定位装置包括方形定位块和第一定位销;转向柱定位支架定位夹紧装置包括第一气缸座、第一气缸、第一压板、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销;前压紧装置包括第二旋转气缸座、第二旋转气缸和第二压板;本工装其将汽车方向盘支架的各部件集中到一副工装中进行焊接,从而很大的减少了工装数量,简化了焊接工艺,工装夹紧由气缸推动压板实现,可实现自动控制,工装可很大的提高焊接工装效率;各零件定位准确,且本工装适于激光焊接,可提高焊接质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仪表板骨架焊接工装,特别涉及一种汽车仪表板骨架中组成部件的焊接工装。技术背景 汽车仪表板骨架的上横管总成和下横管总成通过左支架分组成和右支架分组成连接,所述左支架分组成由左支撑架、左转向柱定位销和左转向柱定位支架构成,所述右支架分组成由右支撑架、右转向柱定位销和右转向柱定位支架构成,所述左支撑架和右支撑架结构对称,所述左转向柱定位销和右转向柱定位销结构对称,所述左转向柱定位支架和右转向柱定位支架结构对称;现有技术中,是采用电弧焊的方式并采用两个工装分别将右转向柱定位销和右支撑架焊接、将右转向柱定位支架和右支撑架焊接;再采用另外两组工装分别将左转向柱定位销和左支撑架焊接、将左转向柱定位支架和左支撑架焊接。因此,现有技术中用于焊接汽车仪表板骨架的左支架分组成和右支架分组的焊接工装多、焊接工艺复杂,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仪表板骨架的左支架分组成和右支架分组成焊接工装,其能将汽车方向盘支架中的左支撑架、左转向柱定位销、左转向柱定位支架、右支撑架、右转向柱定位销和右转向柱定位支架集合到一起,在同一工装上完成焊接,可很大的简化焊接工装和焊接工艺,提高焊接效率。本汽车仪表板骨架的左支架分组成和右支架分组成焊接工装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本技术汽车仪表板骨架的左支架分组成和右支架分组成焊接工装,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两组结构相互对称的用于定位左支撑架和右支撑架的支撑架定位装置、两组结构相互对称的用于定位左转向柱定位销和右转向柱定位销的转向柱定位销定位装置、以及两组结构相互对称的用于定位和夹紧左转向柱定位支架与右转向柱定位支架的转向柱定位支架定位夹紧装置;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将左转向柱定位销压紧在左支撑架上、将右转向柱定位销压紧在右支撑架上的前压紧装置,和将左转向柱定位支架压紧在左支撑架上、将右转向柱定位支架压紧在右支撑架上的后压紧装置;所述两组支撑架定位装置均包括与对应支撑架的凹槽配合的方形定位块和竖直固定在方形定位块上与对应支撑架上定位孔配合的第一定位销;所述两组转向柱定位销定位装置均包括面定位块和设置在面定位块上用于与对应转向柱定位销上U形槽配合的第二定位销,所述面定位块上设有与对应转向柱定位销的底部平面和斜面相贴的定位面,所述第二定位销竖直设置在定位面的斜面上;所述两组转向柱定位支架定位夹紧装置均包括第一气缸座、设置在第一气缸座上的第一气缸、设置于第一气缸活塞杆上的第一压板、固定在第一气缸座上与对应转向柱定位支架定位面贴合的第一定位块和固定在第一定位块上与转向柱定位支架定位面上定位孔相配合的第二定位销,所述第一压板和第一定位块相对;所述前压紧装置包括第二旋转气缸座、设置在第二旋转气缸座上的第二旋转气缸和固定在第二旋转气缸输出轴上的第二压板,所述第二压板的施压端与对应转向柱定位销和支撑架的贴合部相对;所述后压紧装置包括第三旋转气缸座、设置在第三旋转气缸座上的第三旋转气缸和固定在第三旋转气缸输出轴上的第三压板,所述第三压板的施压端与对应转向柱定位支架和支撑架的贴合部相对。进一步,所述第二压板上设置有传感器连接板,所述传感器连接板上设置有检测左转向柱定位支架和右转向柱定位支架装配是否到位的第一传感器;进一步,所述面定位块上设置有检测对应转向柱定位销是否安装到位的第二传感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汽车仪表板骨架的左支架分组成和右支架分组成焊接工装,其将汽车方向盘支架的左支撑架、左转向柱定位销、左转向柱定位支架、右支撑架、右转向柱定位销和右转向柱集中到一副工装中进行焊接,从而很大的减少了工装数量,简化了焊接工艺,工装夹紧由气缸推动压板实现,可实现自动控制,工装可很大的提闻焊接工装效率;各零件定位准确,且本工装适于激光焊接,可提闻焊接质量。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汽车仪表板骨架的左支架分组成和右支架分组成焊接工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汽车仪表板骨架的左支架分组成和右支架分组成焊接工装的在取消了一组转向柱定位支架定位夹紧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汽车仪表板骨架的左支架分组成和右支架分组成焊接工装,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I上设置有两组结构相互对称的用于定位左支撑架和右支撑架的支撑架定位装置、两组结构相互对称的用于定位左转向柱定位销和右转向柱定位销的转向柱定位销定位装置、以及两组结构相互对称的用于定位和夹紧左转向柱定位支架与右转向柱定位支架的转向柱定位支架定位夹紧装置;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将左转向柱定位销压紧在左支撑架上、将右转向柱定位销压紧在右支撑架上的前压紧装置,和将左转向柱定位支架压紧在左支撑架上、将右转向柱定位支架压紧在右支撑架上的后压紧装置;所述两组支撑架定位装置均包括与对应支撑架2的凹槽配合的方形定位块3和竖直固定在方形定位块3上与对应支撑架2上定位孔配合的第一定位销4 ;所述两组转向柱定位销定位装置均包括面定位块5和设置在面定位块5上用于与对应转向柱定位销6上U形槽配合的第二定位销7,所述面定位块5上设有与对应转向柱定位销6的底部平面和斜面相贴的定位面51,所述第二定位销7竖直设置在定位面51的斜面上;所述两组转向柱定位支架定位夹紧装置均包括第一气缸座8、设置在第一气缸座8上的第一气缸9、设置于第一气缸9活塞杆上的第一压板10、固定在第一气缸座8上与对应转向柱定位支架11定位面贴合的第一定位块12和固定在第一定位块12上与转向柱定位支架11定位面上定位孔相配合的第二定位销13,所述第一压板10和第一定位块12相对;所述前压紧装置包括第二旋转气缸座13、设置在第二旋转气缸座13上的第二旋转气缸14和固定在第二旋转气缸输出轴上的第二压板15,所述第二压板15的施压端与对应转向柱定位销6和支撑架2的贴合部相对;所述后压紧装置包括第三旋转气缸座16、设置在第三旋转气缸座16上的第三旋转气缸17和固定在 第三旋转气缸输出轴上的第三压板18,所述第三压板18的施压端与对应转向柱定位支架11和支撑架2的贴合部相对。本实施例汽车仪表板骨架的左支架分组成和右支架分组成焊接工装,其将汽车方向盘支架的左支撑架、左转向柱定位销、左转向柱定位支架、右支撑架、右转向柱定位销和右转向柱集中到一副工装中进行焊接,从而很大的减少了工装数量,简化了焊接工艺,工装夹紧由气缸推动压板实现,可实现自动控制,工装可很大的提高焊接工装效率;各零件定位准确,且本工装适于激光焊接,可提高焊接质量。作为对本实施例的改进,所述第二压板15上设置有传感器连接板19,所述传感器连接板19上设置有检测左转向柱定位支架和右转向柱定位支架装配是否到位的第一传感器20 ;通过第一传感器20的检测作用可避免在工件未装到位即进行作业,从而起到保护工件和工装的作用。作为对本实施例的改进,所述面定位块5上设置有检测对应转向柱定位销是否安装到位的第二传感器21,通过第二传感器21的检测作用可避免在工件未装到位即进行作业,从而起到保护工件和工装的作用。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仪表板骨架的左支架分组成和右支架分组成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两组结构相互对称的用于定位左支撑架和右支撑架的支撑架定位装置、两组结构相互对称的用于定位左转向柱定位销和右转向柱定位销的转向柱定位销定位装置、以及两组结构相互对称的用于定位和夹紧左转向柱定位支架与右转向柱定位支架的转向柱定位支架定位夹紧装置;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将左转向柱定位销压紧在左支撑架上、将右转向柱定位销压紧在右支撑架上的前压紧装置,和将左转向柱定位支架压紧在左支撑架上、将右转向柱定位支架压紧在右支撑架上的后压紧装置;所述两组支撑架定位装置均包括与对应支撑架的凹槽配合的方形定位块和竖直固定在方形定位块上与对应支撑架上定位孔配合的第一定位销;所述两组转向柱定位销定位装置均包括面定位块和设置在面定位块上用于与对应转向柱定位销上U形槽配合的第二定位销,所述面定位块上设有与对应转向柱定位销的底部平面和斜面相贴的定位面,所述第二定位销竖直设置在定位面的斜面上;所述两组转向柱定位支架定位夹紧装置均包括第一气缸座、设置在第一气缸座上的第一气缸、设置于第一气缸活塞杆上的第一压板、固定在第一气缸座上与对应转向柱定位支架定位面贴合的第一定位块和固定在第一定位块上与转向柱定位支架定位面上定位孔相配合的第二定位销,所述第一压板和第一定位块相对;所述前压紧装置包括第二旋转气缸座、设置在第二旋转气缸座上的第二旋转气缸和固定在第二旋转气缸输出轴上的第二压板,所述第二压板的施压端与对应转向柱定位销和支撑架的贴合部相对;所述后压紧装置包括第三旋转气缸座、设置在第三旋转气缸座上的第三旋转气缸和固定在第三旋转气缸输出轴上的第三压板,所述第三压板的施压端与对应转向柱定位支架和支撑架的贴合部相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为潘顺先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延锋江森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