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89628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7 22:11
一种电路板,用以将供电组件提供的电流传导至受电组件,所述电路板包括若干层传导层、若干第一贯孔以及若干第二贯孔,所述每一层传导层均包括导电块,所述供电组件以及受电组件均设置电连接至所述导电块,所述若干第一贯孔以及第二贯孔分别贯穿该若干层传导层并电性连接相邻的传导层上的对应位置的所述导电块,所述若干第一贯孔环绕供电组件设置,所述第二贯孔沿导电组件以及供电组件之间的导电块的边缘设置,所述第一贯孔用以将供电组件提供的电流引导并分流至各层的导电块,所述第二贯孔用以将各层导电块上分流后的电流引导至电阻值较低的导电块上进行传递,直至传递至受电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路板,尤其涉及一种多层电路板。
技术介绍
为了提高电路板进行电流传输的效率,通常采用多层铜箔并行走线的方式设计电路板,即于电路板上同时设置多层铜箔并贯穿该多层铜箔开设多个贯孔,使各层铜箔通过该贯孔电性连接。使用中,受电组件传递的电流可以经该贯孔导流至各层铜箔进行分流,通过各层铜箔分别将分流后的部分电流并行传递至受电端后再重新汇集。该种多层铜箔并行走线的方式相对单层铜箔传递的方式具有较小阻抗,且每层铜箔上传递的电流能量较低,有利于降低传递过程中的损耗,从而有效提升了电源的效率。然而,现有的电路板上的贯孔布局一般较为随意,经常仅为了提高电流在多层结构中传递的便利性而尽可能的设置较多的贯孔,在实际使用中,可能导致部分贯孔闲置,设置大量的贯孔也使得各层铜箔结构较为破碎,导致铜箔的电阻增加而增大传递过程中的损耗,反而降低了传递电流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传递电源效率较高的电路板。一种电路板,用以将供电组件提供的电流传导至受电组件,所述电路板包括若干层传导层、若干第一贯孔以及若干第二贯孔,所述每一层传导层均包括导电块,所述供电组件以及受电组件均设置电连接至所述导电块,所述若干第一贯孔以及第二贯孔分别贯穿该若干层传导层并电性连接相邻的传导层上的对应位置的所述导电块,所述若干第一贯孔环绕供电组件设置,所述第二贯孔沿导电组件以及供电组件之间的导电块的边缘设置,所述第一贯孔用以将供电组件提供的电流引导并分流至各层的导电块,所述第二贯孔用以将各层导电块上分流后的电流引导至电阻值较低的导电块上进行传递,直至传递至受电组件。所述电路板环绕供电组件周缘设置第一贯孔,并位于所述供电组件以及受电组件之间的导电块边缘设置第二贯孔,使得供电组件传递的电流经过周缘的第一贯孔导入至内层的传导层进行并行传输,且于传输过程中通过第二贯孔将每层导电块上传递的电流引导至电阻值较低的导电块进行传递,使电流的传送更为顺畅,且传输损耗较小,防止某一层传导层传导的电流过大而损坏该传导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设置的贯孔总数较少,阻抗较低,传输过程中的损耗更小,从而增加了该电路板传递电能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利用专利技术较佳实施方式的电路板实现电流传递的示意图。图2是图1沿II-II向的剖视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电路板100传导层10本体11导电块13第一贯孔30第一通孔31第一导电结构33导流区40第二贯孔50第二通孔51第二导电结构53供电组件70受电组件90过孔91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及图2,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方式的电路板100为一多层电路板,包括相互平行的若干层传导层10、若干第一贯孔30、若干第二贯孔50、供电组件70以及受电组件90。所述每一层传导层10均包括本体11以及贯穿设置于本体11上的导电块13。所述若干第一贯孔30以及第二贯孔50均贯穿每一层的导电块13开设,且所述若干第一贯孔30环绕供电组件70设置,所述若干第二贯孔50沿供电组件70以及受电组件90之间的导电块13的边缘设置,使得供电组件70发出的电流经第一贯孔30以及第二贯孔50引导并分流至各传导层10,以通过各传导层10上的导电块13将电流并行传递至受电组件90。所述若干传导层10可以为现有电路板上的信号层或者电源层等,其本体11采用绝缘材料制成,并通过于所述本体11上设置的信号线(图未示)实现信号的传送,导电块13采用金属材料制成,用以将电子组件电连接至该电路板100,以及通过该导电块13实现电能的传递。由于每层导电块13的具体形状可能稍微有差别,例如某部分宽度较狭窄,或者中间设置用以安装其他组件的通孔等,使得各层导电块13的电阻值可能不完全相同。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块13采用铜箔材料制成。所述供电组件70以及受电组件90均电性连接至该电路板100表面传导层10的导电块13。所述每一第一贯孔30均包括贯穿每一传导层10上的导电块13开设的第一通孔31以及第一导电结构33,所述第一导电结构33镀于第一通孔31内表面,以通过该第一导电结构33于供电组件70端建立各传导层10之间的电性连接。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电结构33通过于第一通孔31内表面镀金属材料加工形成。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所述若干第一贯孔30环绕供电组件70设置而于表层的传导层10上形成一导流区40。当供电组件70通过该电路板100传递电流至受电组件90时,电流呈辐射状的流入该导流区40,部分电流由各第一贯孔30之间的间隙穿出该导流区40直接于该表层的导电块13进行传递,部分电流则在该导流区40边缘的第一贯孔30的引导作用下进入内层各导电块13进行分流传递,以将供电组件70产生的电流分流至各传导层10进行传递。可以理解,该第一贯孔30的数量可根据供电组件70的数目以及待传递的电流大小进行相应设置。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以通过四个相同的供电组件70传递160A的电流至受电组件90端为例进行说明,则需通过每一供电组件70传递40A电流至受电组件90。如此,根据现有电路板上的贯孔的尺寸标准之一,一个第一贯孔30可通过的最大电流为2.5A,则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可通过设置20个上述标准的第一贯孔30环绕形成所述导流区40,使得供电组件70传递电流时,每一第一贯孔30可将接近2A的电流引导至内层的传导层10进行传递,防止由于设置的第一贯孔30数量不够而使某一第一贯孔30内瞬间通过的电流过大而损坏该电路板100。所述每一第二贯孔50的结构与第一贯孔30的结构相似,包括贯穿每一传导层10上的导电块13开设的第二通孔51以及镀于第二通孔51内表面的第二导电结构53,并通过第二导电结构53于供电组件70以及受电组件90之间建立各传导层10之间的电性连接。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导电结构53通过于第二通孔51内表面镀金属材料加工形成。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供电组件70产生的电流经第一贯孔30分流至各层后,将于传递过程中不断沿第二贯孔50自动流向电阻值较低的导电块13,再通过各层的导电块13将电流传递至电压较低的受电组件90,确保了电流传送的流畅性,降低了传输损耗,也可防止某一层导电块13上传导的电流较大而导致该层传导层10升温而被烧坏。例如:于表层的传导层10上的导电块13传递的电流部分沿边缘的第二贯孔50流向电阻值较低的传导层10的导电块13,还有部分将继续于该表层的导电块13传递,或者传递一端距离后沿另一第二贯孔50流向里层的电阻值较低的导电块13;于里层的导电块13传递的电流,部分沿所述第二贯孔50流向上层或者下层的电阻较低的导电块13,部分则继续于该层导电块13传递,直至所述传递的电流到达受电组件90。所述受电组件90为一核心处理器,电路板100上对应该受电组件90的各供电引脚(图未示)设置有过孔91,该过孔91的结构与第一贯孔30以及第二贯孔50相同,用以通过所述过孔91将电连接于表层传导层10的受电组件90与其他层导电块13建立电性连接。供电组件7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路板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路板,用以将供电组件提供的电流传导至受电组件,所述电路板包括若干层传导层、若干第一贯孔以及若干第二贯孔,所述每一层传导层均包括导电块,所述供电组件以及受电组件均电连接至所述导电块,所述若干第一贯孔以及第二贯孔分别贯穿该若干层传导层并电性连接相邻的传导层上的对应位置的所述导电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第一贯孔环绕供电组件设置,所述第二贯孔沿导电组件以及供电组件之间的导电块的边缘设置,所述第一贯孔用以将供电组件提供的电流引导并分流至各层的导电块,所述第二贯孔用以将各层导电块上分流后的电流引导至电阻较低的导电块上进行传递,直至传递至受电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路板,用以将供电组件提供的电流传导至受电组件,所述电路板包括若干层传导层、若干第一贯孔以及若干第二贯孔,所述每一层传导层均包括导电块,所述供电组件以及受电组件均电连接至所述导电块,所述若干第一贯孔以及第二贯孔分别贯穿该若干层传导层并电性连接相邻的传导层上的对应位置的所述导电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第一贯孔环绕供电组件设置,所述第二贯孔沿导电组件以及供电组件之间的导电块的边缘设置,所述第一贯孔用以将供电组件提供的电流引导并分流至各层的导电块,所述第二贯孔用以将各层导电块上分流后的电流引导至电阻较低的导电块上进行传递,直至传递至受电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组件电性连接表层的传导层内的导电块,所述若干贯孔环绕供电组件设置于表层的导电块上形成一导流区,供电组件提供的电流辐射至导流区,部分由导流区周缘的贯孔进入内层的各层导电块进行传输,部分由各贯孔之间的间隙穿出导流区,并继续通过该表层的导电块进行传递。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组件产生的电流分流至各层后,于传输过程中,部分电流沿第二贯孔自动流向电阻较低的一层导电块,部分电流继续于该层导电块传输,或者传输一段距离后,部分电流再沿另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宗胜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