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元件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388079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7 12:34
一种发光元件,包含第一披覆层、发光层、第二披覆层、铟镓氧化物,及电极单元,第一披覆层以半导体材料构成,发光层设置于第一披覆层上并在接受电能时将电能转换为光,第二披覆层设置于发光层上并与第一披覆层呈相反电性,铟镓氧化物的化学式为InyGa1-yOxN1-x,0<y<1,0<x≤1,且铟镓氧化物设置于第二披覆层上,电极单元传送来自外界的电能至该发光层。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铟镓氧化物降低与电极单元间的接触电阻,并同时降低元件的工作电压,及增加元件整体的导电率,进而增加元件整体的发光效率。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该发光元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特别是涉及一种含有铟镓氧化物的。
技术介绍
参阅图I,目前的发光兀件包含由半导体材料构成的一层第一披覆层11、一层发光层12、一层第二披覆层13,及一个以导体材料构成的电极单兀14。该第一披覆层11以η型半导体材料构成,例如η型氮化镓,所 以通常称作η型披覆层(以下将第一披覆层11称作η型披覆层)。该第二披覆层13以P型半导体材料构成,例如P型氮化镓,所以通常称作P型披覆层(以下将第二披覆层13称作P型披覆层)。该发光层12夹置于η型披覆层与P型披覆层间,并在接受电能时将电能转换为光能而发光。该电极单元14以金属元素、金属合金等导体材料构成,并包括一个设置于该η型披覆层上的第一电极141,及一个设置于该P型披覆层上的第二电极142,该第一电极141、第二电极142可传送来自外界的电能。当电极单元14的第一电极141、第二电极142接受来自外界的电能时,电能经过该η型披覆层及该P型披覆层到达该发光层12,电能在发光层12中产生光电反应而发光。由于电流需先流经该P型披覆层再到达该发光层12,但该P型披覆层为半导体材料,电流流动的速率及导电率不如以导体材料构成的电极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元件,包含:一层第一披覆层、一层发光层、一层第二披覆层,及一个电极单元,该第一披覆层以半导体材料构成,该发光层设置于该第一披覆层上并在接受电能时将电能转换为光能,该第二披覆层设置于该发光层上并与该第一披覆层呈相反电性,该电极单元传送来自外界的电能至该发光层;其特征在于:该发光元件还包含一个铟镓氧化物,该铟镓氧化物设置于该第二披覆层上,且该铟镓氧化物的化学式为InyGa1?yOxN1?x,0<y<1,0<x≤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俊德李玉柱
申请(专利权)人:新世纪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