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机车车辆轮对分解检修系统集成方法,可高效对动车组轮对进行分解检修作业,同时也解决了目前既有的检修方式存在的问题,解决CRH1、CRH2、CRH3、CRH5型车检修兼容问题,有效提高动车组轮对的检修质量、效率和成本。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轨道交通机车车辆轮对分解检修系统集成方法,包括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控制系统相连的联轴节拆卸系统、轴承退卸系统、收入检查系统、齿轮箱排油系统、齿轮箱油洗系统、轴端螺母分解系统、轴承退卸系统、轮对涂装剥离系统、车轴清磨系统、空心轴探伤系统、车轮探伤系统、轮对齿轮探伤系统、轮对磁粉清洗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车检修系统及其检修方法,尤其是一种。
技术介绍
轮对是动车组最关键的部件,为确保动车组在高速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需要定期对轮对进行分解检修,而轮对分解检修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动车组在安全性和适应性。轮对分解检修时对轴箱、轴承、齿轮箱等主要组件进行分解及检修,该专利技术也是对上述部件的分解、清洗、探伤、测量、修理等方法的合理排布和技术集成。由于动车组轮对轴箱、轴承、齿轮箱、车轴、车轮、制动盘等部件同现有的机车、普速客车、货车、地铁轮对均有·相似处,但也有较大的差异,如动车组的轴箱类似于普速客车、轴承类似于货车、齿轮箱类似于地铁、车轮和制动盘类似于机车,而动车组的空心车轴又是独特的,因此,动车组的轮对如同各类轮对的特征组合体,同时又具有自身的特征。但目前机车、普速客车、货车、地铁轮对的检修方式又存在着天壤之别,同时,既有的检修方式又存在着以下问题(I)用定位修或人工控制的流水线、布局无序、工艺流程粗放。(2)检修数据人工记录,人为误差大、无法实现工序间数据自动化,检修无序、可控性差,极易简化修、违法修、漏修等。(3)物流形式采用人工搬运,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安全系数低。(4)检修数据管理仍然是传统的纸质化资料存档,易遗失、遗漏、破损,不易归档长期保存。(5)检修效率低、检修质量差,无法满足目前业内高效、高质、数据自动化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高效对动车组轮对进行分解检修作业,同时也解决了目前既有的检修方式存在的问题,解决CRHl、CRH2、CRH3、CRH5型车检修兼容问题,有效提高动车组轮对的检修质量、效率和成本。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一的,包括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控制系统相连的联轴节拆卸系统,用于轮对轴端部件及联轴器苹·鈞■分解;轴承退卸系统,用于轮对轴箱的分解的拆解作业;收入检查系统,用于轮对的外观检查和关键部位的尺寸测量,建立或调出轮轴档案,对测量测量车轮、制动盘车轴各部尺寸数据自动录入,为后续工序依据收入检查的信息,判断各检修工序的检修内容;齿轮箱排油系统,用于轮对齿轮箱的齿轮油排放作业;齿轮箱油洗系统,用于齿轮箱内部的高、低速油清洗,保证齿轮箱内的金属粉末和异物的过滤清理;轴端螺母分解系统,用于轮对轴端螺母的拆解作业;轴承退卸系统,用于轮对轴箱轴承的单边拆解和双边同时拆解作业;轮对涂装剥离系统,用于车轴油漆脱漆作业;车轴清磨系统,用于轴承退卸、轮对涂装剥离后的检查和修理作业;空心轴探伤系统,用于对空心车轴内部缺陷的探伤作业;车轮探伤系统,用于车轮轮辋、轮幅座部件进行超声波的内部缺陷的探伤作业; 轮对齿轮探伤系统,用于轮对所有金属外露面的表面磁粉探伤作业;轮对磁粉清洗系统,用于磁粉探伤后轮对残留的磁悬液的清洗,保证后序检修过程中的作业环境。所述联轴节拆卸系统、轴箱退卸系统、收入检查系统、齿轮箱排油系统、齿轮箱油洗系统、轴端螺母分解系统、轴承退卸系统、轮对涂装剥离系统、车轴清磨系统、空心轴探伤系统、车轮探伤系统、轮对齿轮探伤系统和轮对磁粉清洗系统分别连有一读卡器。所述的还包括一主交换机,分别与所述联轴节拆卸系统、轴箱退卸系统、收入检查系统、齿轮箱排油系统、齿轮箱油洗系统、轴端螺母分解系统、轴承退卸系统、轮对涂装剥离系统、车轴清磨系统、空心轴探伤系统、车轮探伤系统、轮对齿轮探伤系统和轮对磁粉清洗系统相连。。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二的动车组轮对分解检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I)联轴节拆卸工序分解轴箱前、后盖,分解测速齿轮温度传感器,用不同的联轴器分解装置分解齿轮联轴器;(2)轴箱退卸工序由一端的机械手将轴箱拔出,旋转90°放到存放托盘上,轮对装盘旋转180°再分解另一端;(3)收入检查工序包含检查和测量两个步骤,检查步骤中,通过摄像头录入轴端信息,建立或调出轮轴档案,为智能管理和选配提供手段,测量步骤通过与计算机相连的擦伤、剥离测量机构,尺寸测量机构,将轮对的重要尺寸及个别故障的测量信息自动录入计算机;(4)齿轮箱排油、油洗工序通过齿轮箱高速油清洗机、污油存放油箱、清洗油存放油箱、过滤系统、油加热系统进行排油、油洗;(5)轴端螺母分解工序对于CRH2轴端螺母扭力矩大,采用固定设备对轮对进行定位、固定,电动冲击方式分解;对于CRH1、CRH3、CRH51轴端螺母扭力矩小,采用移动式风动冲击方式分解。(6)轴承退卸工序利用活塞杆端部顶尖插入空心轴中心孔,确保定位准确同时以适应不同车型轮对的定位要求兼容,满足轮对轴承单边的退卸和双边的同时退卸。(7)轮对涂装剥离工序采用脱漆剂对车轴表面油漆进行脱除,通过饱和蒸气清洗的方式对车轴表面漆膜进行清洗处理,通过转轮拨轮器和气雾处理机构对作业过程和作业环境进行保护;(8)车轴清磨工序通过旋转装置使轮对在工序上低速旋转,检查油漆脱落部位是否有异物打击痕迹,判断车轴和车轮、制动盘是否需要修理或报废,信息键入计算机,储存在智能管理数据库中,为后续检修作业提供判断信息;(9)空心轴探伤工序轮对空心车轴轴颈卸荷槽、轮座和制动盘座部位进行超声波的内部缺陷的探伤作业;(10)车轮探伤工序通过相控阵的探伤方式对车轮的轮辋、车幅进行超声波的内部缺陷的探伤作业;(11)轮对齿轮探伤工序采用通电周向磁化和开合线圈纵向磁化相复合的磁化方法完成对轮对的复合磁化,实现了车轴表面全方位裂纹的检测;(12)轮对磁粉清洗工序采用饱和蒸气清洗的方式对车轴表面漆膜进行清洗处理,通过转轮拨轮器和气雾处理机构对作业过程和作业环境进行保护。所述步骤(4)的齿轮箱排油、油洗工序包括如下步骤 a读取轴端信息,判断作业内容;b轮对在高速油清洗机上初定位;c轮对被顶起,轴承被抱死,轮对精确定位;d联结进出油管到齿轮箱的溢流口和排油口 ;e开动设备,油液开始循环,进行油洗作业;f检查磁栓是否有金属颗粒吸附,确定齿轮箱是否清洗干净;g清洗干净后,停机,刹车,轮对下降,组装好各栓堵;h拨轮装置动作,轮对被拨出油洗工序。所述步骤(6)轴承推卸工序中,退卸轴承时间不大于18min.;退卸机油缸行程不小于400mm。所述步骤(8)车轴清磨工序中,轴擦伤深度不大于O. 1mm,撞伤深度不大于O. 3mm,超限时更换车轴;车轴擦伤、撞伤未超限时,使用120#以上砂纸打磨去除毛刺、高点。本专利技术的的有益效果如下I、采用自动控制的流水线、布局有序、工艺流程合理。2、检修数据电脑记录,没有人为误差、实现了工序间数据自动化,检修有序、可控。3、检修数据采用电子化管理,不易遗失、遗漏、损坏,可长期保存。4、检修效率高、检修质量好,满足目前业内高效、高质、数据自动化的需求。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I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包括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控制系统相连的联轴节拆卸系统、轴箱退卸系统、收入检查系统、齿轮箱排油系统、齿轮箱油洗系统、轴端螺母分解系统、轴承退卸系统、轮对涂装剥离系统、车轴清磨系统、空心轴探伤系统、车轮探伤系统、轮对齿轮探伤系统和轮对磁粉清洗系统;上述系统分别连有一读卡器;还包括一主交换机,分别与所述管理系统和上述系统相连。联轴节拆卸系统,用于轮对轴端部件及联轴器分解;轴承退卸系统,用于轮对轴箱的分解的拆解作业;收入检查系统,用于轮对的外观检查和关键部位的尺寸测量,建立或调出轮轴档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轨道交通机车车辆轮对分解检修系统集成方法,包括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控制系统相连的,联轴节拆卸系统,用于轮对轴端部件及联轴器节的分解;轴承退卸系统,用于轮对轴箱的分解的拆解作业;收入检查系统,用于轮对的外观检查和关键部位的尺寸测量,建立或调出轮轴档案,对测量测量车轮、制动盘车轴各部尺寸数据自动录入,为后续工序依据收入检查的信息,判断各检修工序的检修内容;齿轮箱排油系统,用于轮对齿轮箱的齿轮油排放作业;齿轮箱油洗系统,用于齿轮箱内部的进行高、低速油清洗,保证齿轮箱内的金属粉末和异物的过滤清理;轴端螺母分解系统,用于轮对轴端螺母的拆解作业;轴承退卸系统,用于轮对轴箱轴承的单边拆解和双边同时拆解作业;轮对涂装剥离系统,用于车轴油漆脱漆作业;车轴清磨系统,用于轴承退卸、轮对涂装剥离后的检查和修理作业;空心轴探伤系统,用于对空心车轴内部缺陷及表面疲劳裂纹的探伤作业;车轮探伤系统,用于车轮轮辋、轮幅座部件进行超声波的内部缺陷的探伤作业;轮对齿轮探伤系统,用于轮对所有金属外露面的表面磁粉探伤作业;轮对磁粉清洗系统,用于磁粉探伤后轮对残留的磁悬液的清洗,保证后序检修过程中的作业环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全,王利群,黄雪峰,王培荣,杨金才,李志民,黄巍,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新联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