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代二苯甲基哌嗪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8364077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7 21:57
取代二苯甲基哌嗪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具有的结构为通式(Ⅰ)化合物:预防性给予本发明专利技术部分化合物,可明显延长急性脑缺血小鼠的的生存时间,具有一定的抗脑缺血神经保护作用。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化合物可用作制备缺血性脑卒中药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制药领域,涉及一种取代的二苯甲基哌嗪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该衍生物在制备脑神经保护剂中的用途。
技术介绍
脑卒中是当今致死率和致残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其中近80%的脑卒中属于缺血性脑卒中。脑卒中发生后脑细胞的存亡取决于神经元细胞受损害的程度,也就是取决于为细胞提供氧气和营养的大脑血流量减少的程度。缺血性脑卒中发生时,缺血核心部位的脑血流严重减少,在60-90min后脑组织发生不可逆损伤;而核心部位外围的局部缺血性半影,大脑血流量相对减少,但细胞代谢异常增高,在缺血发生后的数小时内,缺血区域内异常电活动和代谢紊乱形成一个链式反应,称之为“缺血瀑布”,瀑布效应的结局是缺血核心不断扩展、半影逐渐消失,这个过程就是脑卒中治疗的时间窗。 国外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提出缺血性脑卒中的神经保护治疗,在随后的十年里有了迅猛的发展。神经保护的目标是干预缺血性半影发生的病理生化级联反应,挽救尚具活力的脑组织,防止或延迟细胞死亡。目前神经保护剂种类和作用机制繁多,如电压依赖性钙通道阻滞剂、谷氨酸受体拮抗剂、抗氧化剂、自由基清除剂、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等药物,已经成为脑卒中治疗的研究热点。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取代二苯甲基哌嗪类衍生物,其特征在于是具有的结构为通式(Ⅰ)化合物:其中,R1、R2、R3、R4和R5各自独立地代表H、卤素、硝基、氨基、腈基、羟基、烷氧基、烃基、芳烃基、杂环基、芳基、取代烃基、取代芳烃基、取代杂环或取代芳基;R6和R7各自独立地代表H、卤素、烃基、卤素取代的烃基、硝基、氨基、腈基、羟基、烷氧基、芳烷氧基或杂环烷氧基。FDA00002368930000011.jpg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斌滕言波戴兆慧许逸李萍张晓平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