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合物微胶囊/纳胶囊技术,具体是一种以金属离子络合交联聚合物为囊壁材料的微/纳胶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胶囊是以保护性囊壁包裹功能性囊芯(如药物、香精、活细胞、农业化学品、维生素、相变储能材料等)制备的密封型固态微粒,一般依据粒径尺寸可划分微胶囊(粒径范围f 1000 μ m)和纳胶囊(粒径一般小于I μ m)。现有技术中已公开了用于多种应用的胶囊组合物,用于药物控制释放的微胶囊/纳胶囊;用于吸收或释放潜热的相变储能材料微胶囊/纳胶囊;用于香味缓释的香精微胶囊/纳胶囊等。胶囊的囊壁多以聚合物为主,也有以无机物、有机/无机复合材料以及金属材料等为囊壁。以单一高聚物为囊壁的胶囊性能较差,影响其应用,因此研究者通过多种方法、途径对胶囊囊壁进行了改进。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570014A中,时雨荃等人制备了一种复合层结构的囊壁,内层为蜜胺树脂,外层为经过PEG200改性的蜜胺树脂,它能有效地修补和弥合内层缺陷,从而使微胶囊的表面致密而光滑,并降低脆性。王立新等人在专利技术专利CN1513938A中,通过分次滴加预聚体,制备了一种双层蜜胺树脂囊壁的微胶囊。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属离子络合物囊壁的微/纳胶囊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的具体工艺是:(1).制备微/纳胶囊粉末:将分别占总囊壁反应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为10~50wt%的常规囊壁反应单体、10~90wt%的具有金属离子配体基团的单体、0.1~5wt%的引发剂、0.1~5wt%的链转移剂和与总囊壁反应原料重量比为1:9~9:1的囊芯物质混合成均一的液态油相,并在含乳化剂的水相中乳化制备微米级或纳米级的稳定的O/W乳液;在搅拌作用下,升温至40~95℃引发聚合反应,反应0.5~5h后,制得微胶囊/纳胶囊悬浮液,再经过滤、洗涤和干燥工艺,即得到微胶囊/纳胶囊粉末;(2).制备具有金属离子络合物囊壁的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张兴祥,张袁凯,王建平,石海峰,王学晨,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