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免疫层析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装置的
,特别是一种能够克服钩状效应,具有双联或多联试剂条的免疫层析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钩状效应是指免疫检测中由于抗原、抗体浓度比例不合适而致检测结果呈假阴性的现象。1929年Heidelberger利用等量抗体检测浓度递增抗原,当抗原浓度较低,抗体浓度相对较高时,沉淀反应不明显;当抗原浓度增加到与抗体浓度比例合适时,沉淀反应明显;继续增加抗原浓度时,沉淀反应反而减弱。据此绘出双相应答曲线,曲线高峰区域,抗体、抗原浓度呈最适比,沉淀反应明显,称等价带。高峰区域左侧,由于抗体浓度过高,沉淀反应不明显,称前带;高峰区域右侧。由于抗原浓度过高,沉淀反应也不明显,称后带。抗体浓度过高所致结果称前带现象,抗原浓度过高所致结果称后带现象,统称为带现象。1977年 Green把此现象称为钩状效应(hook effect),包括了前后带现象。钩状效应的原因曾有多种解释。结合理代免疫学的成就和电镜观察所见,可用 Marrack提出的网格学说加以说明。因为大多数抗体是二价的而抗原是多价的,当抗原抗体的量处于等价带时,可相互连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免疫层析检测装置,包括试剂条和底板,其特征在于:在同一底板上设置至少两个试剂条;上述试剂条分别包括上样垫、标记物垫、硝酸纤维膜、吸水纸和衬板;上样垫、标记物垫、硝酸纤维膜、吸水纸依次搭接并排列粘贴在衬板上,在硝酸纤维膜上包被有检测线和质控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免疫层析检测装置,包括试剂条和底板,其特征在于在同一底板上设置至少两个试剂条;上述试剂条分别包括上样垫、标记物垫、硝酸纤维膜、吸水纸和衬板;上样垫、 标记物垫、硝酸纤维膜、吸水纸依次搭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洲,许俊艳,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中新科炬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