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室增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34388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6 1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气室增压器,属于汽车制动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气室增压器使用寿命短等问题。本气室增压器包括增压缸体、增压活塞和伺服气室,增压缸体与伺服气室通过安装座固连并相连通且增压缸体的外端固连有输出油阀,增压活塞位于增压缸体内且增压活塞固连有位于伺服气室内的输出推杆,输出推杆端部固连有将伺服气室分为上腔和下腔的活塞盘,安装座开设有与增压缸体平行的安装孔,安装孔底面与增压缸体相连通且安装孔底面上装有能沿安装孔轴向移动的控制阀活塞,控制阀活塞固连有控制阀,控制阀上固连有与控制阀同轴设置的双向阀,双向阀固连有进气接头且双向阀中部处连接有连接气管。本气室增压器具有结构紧凑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制动
,涉及一种增压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气室增压器
技术介绍
为了使驾驶员以较小的踏板力完成对车辆的制动,减轻驾驶员的劳动强度和提高制动效率,同时使得制动系统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目前较大型的车辆上均配置有气室增压器。气室增压器由增压缸体、增压活塞、活塞盘、控制阀、进油阀、输出油阀、进气接头和连接气管等零部件组成,进油阀连接在车辆的制动踏板组成的油管路上,进气接头连接 在车辆的储气筒的管路上,输出油阀连接在车辆的油路分散装置上。制动时,刹车油通过进油阀进入到增压缸体内,最终经过增压活塞、控制阀和进气接头的作用,使得输出油阀的油压很高,之后输出油阀自动打开油压压向油路分散装置再到刹车总泵,起到刹车的效果。现有的气室增压器的控制阀都是垂直于增压缸体设置的,这样控制阀因自身重力作用,再加上经常受振动,控制阀处的控制阀活塞、控制阀回位弹簧等部件易损坏或者脱位失灵,导致气室增压器失效,影响了气室增压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耐振动且使用寿命长的气室增压器。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气室增压器,包括增压缸体、增压活塞和伺服气室,所述的增压缸体与伺服气室通过安装座固连并相连通且增压缸体的外端固连有输出油阀,所述的增压活塞位于增压缸体内且增压活塞固连有位于伺服气室内的输出推杆,所述的输出推杆端部固连有将伺服气室分为上腔和下腔的活塞盘,所述的上腔内设有使活塞盘回位的活塞盘回位弹簧,所述的安装座上固连有与增压缸体相连通的进油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座开设有与增压缸体平行的安装孔,所述的安装孔底面与增压缸体相连通且安装孔底面上装有能沿安装孔轴向移动的控制阀活塞,所述的控制阀活塞固连有控制阀,所述的控制阀上固连有与控制阀同轴设置的双向阀,所述的双向阀固连有进气接头且双向阀中部处连接有能使进气接头与下腔相连通的连接气管。本气室增压器中安装孔的轴线与增压缸体的轴线平行设置,设置在安装孔处的控制阀、双向阀和进气接头均能平行于增压缸体设置,这样结构紧凑,便于气室增压器的安装布置,另外位于安装孔内的控制阀活塞、控制阀移动稳定,耐振动,延长了气室增压器的使用寿命。在上述的气室增压器中,所述的控制阀包括控制阀推杆、控制阀膜片和控制阀回位弹簧,所述的控制阀推杆与控制阀活塞相固连,所述的控制阀膜片被双向阀压紧于其和安装座之间,所述的控制阀回位弹簧一端抵触于双向阀内壁,控制阀回位弹簧另一端抵触于控制阀膜片。控制阀膜片将双向阀和安装座分隔开,避免液压油进入到双向阀内,使得进气过程顺利。在上述的气室增压器中,所述的双向阀包括能与进气接头密封的双向阀上阀和能与控制阀膜片密封的双向阀下阀,所述的双向阀上阀和进气接头之间设有能使双向阀上阀回位的双向阀上阀回位弹簧。在上述的气室增压器中,所述的活塞盘周向固连有一圈皮圈,所述的皮圈具有抵触于伺服气室内壁的翻边。皮圈的设置增加了上腔和下腔之间的密封性。在上述的气室增压器中,所述的活塞盘回位弹簧为塔形弹簧,所述的活塞盘回位弹簧直径较大的一端抵触于活塞盘,活塞盘回位弹簧直径较小 的一端抵触于安装座内壁。活塞盘回位弹簧呈塔形,这样与活塞盘接触面积多,使得活塞盘在伺服气室内移动不会倾斜,活塞盘移动稳定性好。在上述的气室增压器中,所述的双向阀中部螺纹连接有排气螺栓。遇到进气接头堵塞时,可开启排气螺栓,对进气接头进行维修,维修检查方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气室增压器设置在安装孔处的控制阀、双向阀和进气接头均平行于增压缸体设置,这样结构紧凑,便于气室增压器的安装布置,另外位于安装孔内的控制阀活塞、控制阀移动稳定,耐振动,延长了气室增压器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I是本气室增压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I、增压缸体;2、增压活塞;3、伺服气室;4、安装座;5、输出推杆;6、上腔;7、下腔;8、活塞盘;9、活塞盘回位弹簧;10、进油阀;11、安装孔;12、控制阀活塞;13、控制阀;13a、控制阀推杆;13b、控制阀膜片;13c、控制阀回位弹簧;14、双向阀;14a、双向阀上阀;14b、双向阀下阀;15、进气接头;16、连接气管;17、双向阀上阀回位弹簧;18、皮圈;18a、翻边;19、排气螺栓;20、输出油阀。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I所示,本气室增压器包括增压缸体I、增压活塞2、伺服气室3,增压缸体I与伺服气室3通过安装座4固连并相连通且增压缸体I的外端固连有输出油阀20,增压活塞2位于增压缸体I内且增压活塞2固连有位于伺服气室3内的输出推杆5,输出推杆5端部固连有将伺服气室3分为上腔6和下腔7的活塞盘8,活塞盘8周向固连有一圈皮圈18,皮圈18具有抵触于伺服气室3内壁的翻边18a。上腔6内设有使活塞盘8回位的活塞盘回位弹簧9,活塞盘回位弹簧9为塔形弹簧,活塞盘回位弹簧9直径较大的一端抵触于活塞盘8,活塞盘回位弹簧9直径较小的一端抵触于安装座4内壁。安装座4上固连有与增压缸体I相连通的进油阀10,安装座4还开设有与增压缸体I平行的安装孔11,安装孔11底面与增压缸体I相连通且安装孔11底面上装有能沿安装孔11轴向移动的控制阀活塞12,控制阀活塞12固连有控制阀13,控制阀13上固连有与控制阀13同轴设置的双向阀14,双向阀14中部螺纹固连有排气螺栓19,双向阀14顶部固连有进气接头15且双向阀14中部处连接有能使进气接头15与下腔7相连通的连接气管16。进一步细说,控制阀13包括控制阀推杆13a、控制阀膜片13b和控制阀回位弹簧13c,控制阀推杆13a与控制阀活塞12相固连,控制阀膜片13b被双向阀14压紧于其和安装座4之间,控制阀回位弹簧13c —端抵触于双向阀14内壁,控制阀回位弹簧13c另一端抵触于控制阀膜片13b。双向阀14包括能与进气接头15密封的双向阀上阀14a和能与控制阀膜片13b密封的双向阀下阀14b,双向阀上阀14a和进气接头15之间设有能使双向阀上阀14a回位的双向阀上阀回位弹簧17。使用前,通过螺栓把本气室增压器固定在车辆驾驶室侧部后方靠近储气桶位置的支架上,进油阀10连接在车辆制动踏板总成的油管路上,进气接头15连接在车辆储气桶的管路上,输出油阀20连接在车辆的油路分散装置上。制动时,制动踏板的油管路中的刹车油通过进油阀10及打开状态的增压活塞2进入增压缸体I和控制阀活塞12腔内,增压缸体I中的油逐渐增加,在整个封闭的内循环中自动产生一定的油压,当封闭状态内的油压继续增大后,油压推动控制阀活塞12向双向阀·14位置移动,控制阀活塞12移动时推动控制阀推杆13a同步移动。控制阀推杆13a带动控制阀膜片13b与双向阀下阀14b先接触,并与双向阀下阀14b底面密封。当油压继续增大时,控制阀活塞12继续顶触控制阀推杆13a,控制阀推杆13a移动强行顶触双向阀下阀14b并顶开双向阀上阀14a,使得双向阀上阀14a与密封面分离。当双向阀上阀14a与密封面分离开后,储气桶中的气体通过进气接头15进入到连接气管16,气体通过连接气管16进入到伺服气室3的下腔7,当气体进入到伺服气室3的下腔7后推动活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室增压器,包括增压缸体(1)、增压活塞(2)和伺服气室(3),所述的增压缸体(1)与伺服气室(3)通过安装座(4)固连并相连通且增压缸体(1)的外端固连有输出油阀(20),所述的增压活塞(2)位于增压缸体(1)内且增压活塞(2)固连有位于伺服气室(3)内的输出推杆(5),所述的输出推杆(5)端部固连有将伺服气室(3)分为上腔(6)和下腔(7)的活塞盘(8),所述的上腔(6)内设有使活塞盘(8)回位的活塞盘回位弹簧(9),所述的安装座(4)上固连有与增压缸体(1)相连通的进油阀(1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座(4)开设有与增压缸体(1)平行的安装孔(11),所述的安装孔(11)底面与增压缸体(1)相连通且安装孔(11)底面上装有能沿安装孔(11)轴向移动的控制阀活塞(12),所述的控制阀活塞(12)固连有控制阀(13),所述的控制阀(13)上固连有与控制阀(13)同轴设置的双向阀(14),所述的双向阀(14)固连有进气接头(15)且双向阀(14)中部处连接有能使进气接头(15)与下腔(7)相连通的连接气管(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室增压器,包括增压缸体(I)、增压活塞(2)和伺服气室(3),所述的增压缸体(I)与伺服气室(3)通过安装座(4)固连并相连通且增压缸体(I)的外端固连有输出油阀(20),所述的增压活塞(2)位于增压缸体(I)内且增压活塞(2)固连有位于伺服气室(3)内的输出推杆(5),所述的输出推杆(5)端部固连有将伺服气室(3)分为上腔(6)和下腔(7)的活塞盘(8),所述的上腔(6)内设有使活塞盘(8)回位的活塞盘回位弹簧(9),所述的安装座(4)上固连有与增压缸体(I)相连通的进油阀(1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座(4)开设有与增压缸体(I)平行的安装孔(11),所述的安装孔(11)底面与增压缸体(I)相连通且安装孔(11)底面上装有能沿安装孔(11)轴向移动的控制阀活塞(12),所述的控制阀活塞(12)固连有控制阀(13),所述的控制阀(13)上固连有与控制阀(13)同轴设置的双向阀(14),所述的双向阀(14)固连有进气接头(15)且双向阀(14)中部处连接有能使进气接头(15)与下腔(7)相连通的连接气管(16)。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气室增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阀(13)包括控制阀推杆(13a)、控制阀膜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楚勇
申请(专利权)人:温岭市奥达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