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级气液增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297834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6 0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级气液增压器,包括:中间体、后缸筒、后端盖、后活塞、后活塞杆、前缸筒、前端盖、前活塞、增压盖、前活塞杆,所述后端盖上开设有增压进气口,所述增压进气口与后驱动腔相连通,所述前端盖上开设有泄压进气口和进液通道,所述泄压进气口与前驱动腔相连通,所述前端盖的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进液通道的一端相连通,所述增压盖的内部开设有增压腔,所述增压腔的一侧与所述通孔相连通,所述增压腔的另一侧连通有增压出口,所述后活塞杆上开设有通气通道,所述通气通道的一端与后驱动腔相连通,所述通气通道的另一端与中驱动腔相连通。该双级气液增压器,安全可靠、稳定性高、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增压器
,具体涉及一种双级气液增压器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常用气液增压器主要通过压缩空气对大径驱动活塞施加一个很低的压力,当此压力传导作用于一个小面积活塞上时,通过压缩液体体积产生一个高压,如果所需压力比较大,相应的驱动活塞的直径也会很大,所需驱动气消耗量也会增高,整体增压器也会显得笨重。因此,现有的气液增压器体积庞大,耗气高,且稳定性相对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稳定性高、节能环保的双级气液增压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级气液增压器,包括:中间体;后缸筒,其一端密封连接于所述中间体的一侧;后端盖,其密封连接于所述后缸筒的另一端,所述后端盖上开设有增压进气口;后活塞,其可移动地置于所述后缸筒内,所述后活塞、后缸筒与后端盖形成有后驱动腔,所述增压进气口与所述后驱动腔相连通,所述后活塞、后缸筒与中间体形成有排气腔;后活塞杆,其一端与所述后活塞相固接,所述后活塞杆的另一端可 移动地贯穿于所述中间体;前缸筒,其一端密封连接于所述中间体的另一侧;前端盖,其密封连接于所述前缸筒的另一端,所述前端盖上开设有泄压进气口和进液通道,所述前端盖的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进液通道的一端相连通;前活塞,其可移动地置于所述前缸筒内,所述前活塞、前缸筒与所述中间体形成有中驱动腔,所述前活塞、前端盖与所述中间体形成有前驱动腔,所述泄压进气口与所述前驱动腔相连通;增压盖,其固接于所述前端盖上,所述增压盖的内部开设有增压腔,所述增压腔的一侧与所述通孔相连通,所述增压腔的另一侧连通有增压出口;前活塞杆,其一端与所述前活塞相固接,所述前活塞杆的另一端可移动地贯穿所述通孔和增压腔;其中,所述后活塞杆上开设有通气通道,所述通气通道的一端与所述后驱动腔相连通,所述通气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中驱动腔相连通。优选的,所述的双级气液增压器还包括储液罐,其上开设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与所述进液通道的另一端相连通。优选的,所述储液罐内的液体介质为液压油或水。优选的,所述中间体上开设有若干排气通道,所述排气通道的一端与所述排气腔相连通,所述排气通道的另一端相接有消声器。优选的,所述后活塞杆与所述前活塞杆同轴设置,且所述后活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前活塞杆的一端相抵。优选的,所述后活塞杆上通气通道的另一端开设有若干与所述中驱动腔相连通的连通孔。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双级气液增压器,通过在后活塞杆上开设通气通道,且使得通气 通道的一端与后驱动腔相连通,通气通道的另一端与中驱动腔相连通,以实现增压进气口一侧进气,即可同时推动后活塞与前活塞同时移动,从而实现双级两倍增压比增压;该双级气液增压器相比于市场现有同等增压比和吐出量的气液增压器,增压时耗气相当,但泄压回程时只需消耗相对50%的气体体积,所以一来一回可节约25%的气源能耗,且安全可靠、稳定性更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双级气液增压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双级气液增压器的内部剖视图;图中:01后缸筒;02后端盖;021增压进气口;03前端盖;031泄压进气口;032进液通道;033通孔;04增压盖;041增压出口;042增压腔;05储液罐;051出液口;06前活塞杆;07后活塞杆;071通气通道;072连通孔;08中间体;081排气通道;09后活塞;10前活塞;11前缸筒;12后驱动腔;13排气腔;14中驱动腔;15前驱动腔;16消声器;17组合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如图1—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级气液增压器,包括:中间体08、后缸筒01、后端盖02、后活塞09、后活塞杆07、前缸筒11、前端盖03、前活塞10、增压盖04、前活塞杆06和储液罐05,所述后缸筒01的一端密封连接于所述中间体08的一侧,所 述前缸筒11的一端密封连接于所述中间体08的另一侧;所述后活塞09可移动地置于所述后缸筒01内,所述后活塞09、后缸筒01与后端盖02形成有后驱动腔12,所述后活塞09、后缸筒01与中间体08形成有排气腔13;所述前活塞10可移动地置于所述前缸筒11内,所述前活塞10、前缸筒11与所述中间体08形成有中驱动腔14,所述前活塞10、前端盖03与所述中间体08形成有前驱动腔15。所述中间体08上开设有若干排气通道081,所述排气通道081的一端与所述排气腔13相连通,所述排气通道081的另一端相接有消声器16;所述后端盖02密封连接于所述后缸筒01的另一端,所述后端盖02上开设有增压进气口021,所述增压进气口021与所述后驱动腔12相连通;所述后活塞杆07的一端与所述后活塞09相固接,所述后活塞杆07的另一端可移动地贯穿于所述中间体08;所述前端盖03密封连接于所述前缸筒11的另一端,所述前端盖03上开设有泄压进气口031和进液通道032,所述泄压进气口031与所述前驱动腔15相连通,所述前端盖03的中部开设有通孔033,所述通孔033与所述进液通道032的一端相连通;所述储液罐05上开设有出液口051,所述出液口051与所述进液通道032的另一端相连通,所述储液罐05内的液体介质为液压油或水;所述增压盖04固接于所述前端盖03上,所述增压盖04的内部开设有增压腔042,所述增压腔042的一侧与所述通孔033相连通,所述增压腔042的另一侧连通有增压出口041,所述增压腔042与所述通孔033的连接处设置有组合密封圈17;所述前活塞杆06的一端与所述前活塞10相固接,所述前活塞杆06的另一端可移动地贯穿所述通孔033和增压腔 042;所述后活塞杆07上开设有通气通道071,所述通气通道071的一端与所述后驱动腔12相连通,所述通气通道071的另一端开设有若干与所述中驱动腔14相连通的连通孔072,所述后活塞杆07与所述前活塞杆06同轴设置,且所述后活塞杆07的另一端与所述前活塞杆06的一端相抵。该双级气液增压器的工作过程如下:将气源通入泄压进气口031,以推动前活塞10、后活塞09、后活塞杆07、前活塞杆06向远离增压腔042方向移动,完成泄压过程;将液体介质从储液罐05灌入进液通道032,并经通孔033流入增压腔042内,将气源通入增压进气口021,通过在后活塞杆07上开设通气通道071,且使得通气通道071的一端与后驱动腔12相连通,通气通道071的另一端与中驱动腔14相连通,以实现增压进气口021一侧进气,即可同时推动后活塞09、前活塞10、后活塞杆07、前活塞杆06同时向靠近增压腔042方向移动,从而实现双级两倍增压比增压;该双级气液增压器相比于市场现有同等增压比和吐出量的气液增压器,增压时耗气相当,但泄压回程时只需消耗相对50%的气体体积,所以一来一回可节约25%的气源能耗,且安全可靠、稳定性更高。尽管本技术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技术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技术并不限于特定的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级气液增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体;后缸筒,其一端密封连接于所述中间体的一侧;后端盖,其密封连接于所述后缸筒的另一端,所述后端盖上开设有增压进气口;后活塞,其可移动地置于所述后缸筒内,所述后活塞、后缸筒与后端盖形成有后驱动腔,所述增压进气口与所述后驱动腔相连通,所述后活塞、后缸筒与中间体形成有排气腔;后活塞杆,其一端与所述后活塞相固接,所述后活塞杆的另一端可移动地贯穿于所述中间体;前缸筒,其一端密封连接于所述中间体的另一侧;前端盖,其密封连接于所述前缸筒的另一端,所述前端盖上开设有泄压进气口和进液通道,所述前端盖的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进液通道的一端相连通;前活塞,其可移动地置于所述前缸筒内,所述前活塞、前缸筒与所述中间体形成有中驱动腔,所述前活塞、前端盖与所述中间体形成有前驱动腔,所述泄压进气口与所述前驱动腔相连通;增压盖,其固接于所述前端盖上,所述增压盖的内部开设有增压腔,所述增压腔的一侧与所述通孔相连通,所述增压腔的另一侧连通有增压出口;前活塞杆,其一端与所述前活塞相固接,所述前活塞杆的另一端可移动地贯穿所述通孔和增压腔;其中,所述后活塞杆上开设有通气通道,所述通气通道的一端 与所述后驱动腔相连通,所述通气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中驱动腔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级气液增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体;后缸筒,其一端密封连接于所述中间体的一侧;后端盖,其密封连接于所述后缸筒的另一端,所述后端盖上开设有增压进气口;后活塞,其可移动地置于所述后缸筒内,所述后活塞、后缸筒与后端盖形成有后驱动腔,所述增压进气口与所述后驱动腔相连通,所述后活塞、后缸筒与中间体形成有排气腔;后活塞杆,其一端与所述后活塞相固接,所述后活塞杆的另一端可移动地贯穿于所述中间体;前缸筒,其一端密封连接于所述中间体的另一侧;前端盖,其密封连接于所述前缸筒的另一端,所述前端盖上开设有泄压进气口和进液通道,所述前端盖的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进液通道的一端相连通;前活塞,其可移动地置于所述前缸筒内,所述前活塞、前缸筒与所述中间体形成有中驱动腔,所述前活塞、前端盖与所述中间体形成有前驱动腔,所述泄压进气口与所述前驱动腔相连通;增压盖,其固接于所述前端盖上,所述增压盖的内部开设有增压腔,所述增压腔的一侧与所述通孔相连通,所述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晏万文
申请(专利权)人:四维增压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