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硫化模具,具体是指一种利用平板硫化机对交联发泡材料生产棒材的模具。
技术介绍
交联发泡材料是将EVA、LDPE, HDPE, POE、EPDM和改性的NR、SBR、NBR, BR等主要塑胶材料和填充物+发泡剂+交联剂+助剂经过密炼、薄通、拉片、硫化机中交联发泡后得到交联发泡材料。通常采用的硫化设备为平板硫化机,硫化后得到的交联发泡材料为板材。如果需要棒状材料,则是用带刀将板材切割成长方条形,将长方条形板材打磨成圆柱棒体。采用该方法我们可以知道在生产棒材时会产生大量废料,造成原材料的浪费及棒材生产成本的增加。 ZL200720090386. 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制作交联发泡管、棒材的模具,该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和下模分别固定在平板硫化机的上下加热板上,上模和下模的内表面上均匀布置有半圆形凹槽,上模和下模扣合在一起后,其各自相互对应的半圆形凹槽形成交联发泡棒材成型槽。采用该模具可以克服传统交联发泡棒材生产方式存在的原料浪费、成本增加的技术问题。但是在硫化机上使用该模具时,需要将经过拉片步骤得到的材料用粉碎机粉碎,用挤出机挤出造粒,然后将所得的塑胶 ...
【技术保护点】
交联发泡棒材生产模具,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上模板、下模板形状一致,在上模板和下模板的内表面上均匀布置有若干条平行的半圆形凹槽,上模板和下模板扣合在一起后,其各自相互对应的半圆形凹槽形成交联发泡棒材模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上的半圆形凹槽的深度由模板中心区域向其四周逐渐加深,以模板四角处的凹槽深度最大,该处的凹槽深度与模板中心区域的凹槽深度差为1.5?2.5mm。
【技术特征摘要】
1.交联发泡棒材生产模具,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上模板、下模板形状一致,在上模板和下模板的内表面上均匀布置有若干条平行的半圆形凹槽,上模板和下模板扣合在一起后,其各自相互对应的半圆形凹槽形成交联发泡棒材模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上的半圆形凹槽的深度由模板中心区域向其四周逐渐加深,以模板四角处的凹槽深度最大,该处的凹槽深度与模板中心区域的凹槽深度差为I. 5-2. 5mm。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交联发泡棒材生产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板四角处的凹槽深度与模板中心区域的凹槽深度差为2mm。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交联发泡棒材生产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板中心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津诚,
申请(专利权)人:荣成市华冠乔宇橡塑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