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门正时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20393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3 1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门正时控制器(10),其具有沿提前方向偏压叶片转子(16)的螺旋弹簧(26)。以使得最内侧假想圆(C1)的中心与最外侧假想圆(C2)的中心分隔开的方式,弹簧(26)的内端(261)和外端(262)分别与接合槽(167)和接合销(24)接合,其中所述最内侧假想圆(C1)经过线材(260)的中心线,所述最外侧假想圆(C2)经过线材(260)的中心线以及内端(261)和接合槽(167)之间的接合点。最外侧假想圆(C2)相对最内侧假想圆(C1)偏心出特定量(d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门正时控制器,其根据发动机驱动条件改变进气门和排气门中的至少一个的气门正时。
技术介绍
具有叶片转子的气门正时控制器通过改变发动机的凸轮轴和曲轴之间的差分相位来调节进气门和排气门中的至少一个的气门打开/闭合时间。JP-2003-120229A和 JP-2009-523943A(US-2010-0154732Al)示出了一种设有偏压部件的气门正时控制器,所述偏压部件将叶片转子偏压到相对于壳体的最大提前位置或最大滞后位置。在JP-2003-120229A中示出的气门正时控制器中,螺旋偏压部件朝向相对于壳体的最大提前位置偏压叶片转子。螺旋偏压部件的内端与形成于叶片转子的凸台中的槽接合。螺旋偏压部件的外端与设置在壳体的两个位置处的螺栓接合。由于螺旋偏压部件中的间隙相对大,因此很可能螺旋偏压部件的内端会由于施加到偏压部件的离心力而脱离槽或从原始位置移动。如果螺旋偏压部件的内端沿径向向外移动,则气门正时控制器的转矩特性可能偏离目标转矩特性。在JP-2009-523943A中示出的气门正时控制器中,螺旋偏压部件的内端形成为钩状以与设置在叶片转子中的销接合。然而,由于螺旋偏压部件的外径与所述销接合相对大, 因此偏压部件的径向尺寸变得较大,以使得气门正时控制器的尺寸也变得较大。此外,除了用于接合偏压部件的外端之外,还需要另外的销来接合偏压部件的内端,这会增大部件的数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气门正时控制器,其能够利用简单的配置限制偏压部件的内端的脱离和移动。气门正时控制器被设置在驱动力传递系统中,在所述驱动力传递系统中内燃发动机的驱动力从主动轴被传递到从动轴。气门正时控制器调节内燃发动机的进气门和/或排气门的气门正时。气门正时控制器包括壳体、叶片转子和偏压部件。壳体包括圆筒形部分、关闭所述圆筒形部分的两端的板部分,以及设置到所述板部分中的一个上的接合部分。其中,所述板部分和所述圆筒形部分沿所述圆筒形部分的周向方向限定容纳室。所述壳体围绕所述圆筒形部分的中心轴随着所述主动轴和所述从动轴中的一个旋转。叶片转子包括被容纳在所述壳体中的圆筒形凸台部分、从所述凸台部分沿径向向外伸出以用于将容纳室中的每一个划分成滞后室和提前室的多个叶片,以及以沿径向向外延伸的方式形成于所述凸台部分上的接合槽。所述叶片转子根据所述滞后室和所述提前室中的液压压力沿相对于所述壳体的滞后方向或提前方向围绕所述圆筒形部分的中心轴随着所述主动轴和所述从动轴中的另一个旋转。偏压部件通过将线材卷绕而螺旋地成形。所述偏压部件以使其内端与所述接合槽接合并且其外端与所述接合部分接合的方式被固定在所述板部分中的一个上。所述偏压部件沿相对于所述壳体的提前方向或滞后方向偏压所述叶片转子。在经过所述线材的中心线的最内侧假想圆由Cl指示、经过所述线材的中心线的最外侧假想圆由C2指示、所述假想圆Cl的中心由01指示、所述假想圆C2的中心由02指示、所述内端和所述接合槽之间的接触点由PO指示、以及经过所述中心01和所述点pO的假想线由L指示的情况下,以使得所述中心02与所述中心01和所述点pO都分隔开由此所述圆C2相对所述圆Cl偏心出特定量的方式,所述内端和所述外端分别与所述接合槽和所述接合部分接合。在线材的卷绕方向上,在线L附近,限定了特定点,其中这些点之间的间隙小于特定值。接合槽和偏压部件的内端位于特定点附近。因此,即使离心力被施加到偏压部件的内端,内端在特定点处也几乎不被线材移动。这可以限制内端脱离接合槽以及内端沿径向向外移动。此外,转矩特性几乎不偏离目标转矩特性。结果,可以保持高的气门正时控制器的运行精度。附图说明通过接下来参考附图作出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以上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在附图中图I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气门正时控制器的平面图,其中叶片转子被定位在最大提前位置处; 图2是沿图I中的线II-II截取的横截面视图3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气门正时控制器及其附近区域的示意图4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气门正时控制器的横截面视图,其中叶片转子被定位在最大滞后位置处;图5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处于自由状态的偏压部件的平面图6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情况的平面图,其中偏压部件被设置到壳体上;图7是示出了偏压部件的外端与接合部分接合的情况的平面图;以及图8是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气门正时控制器的平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将参考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在各个实施方式中,大致相同的部件和构件由相同附图标记表示,并且相同的描述将不再重复。[第一实施方式]图I至7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气门正时控制器。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驱动力传递系统,气门正时控制器10被应用到所述传递系统上。发动机6具有被固定到作为发动机6的主动轴的曲轴8上的链轮81、与作为从动轴的凸轮轴7同轴地连接的齿轮138以及与凸轮轴9连接的链轮92。链条5缠绕链轮81、链轮 92和齿轮138,由此曲轴8的驱动力被传递到凸轮轴7和9。齿轮138和将在后面描述的叶片转子16配置气门正时控制器10的一部分。凸轮轴7驱动排气门71,凸轮轴9驱动进气门91。叶片转子16与凸轮轴7连接。气门正时控制器10调节排气门71的气门正时。如图I和2所示,气门正时控制器10设有壳体11、叶片转子16和弹簧26。壳体 11包括后板12、瓦状件壳体13和前板14。后板12、瓦状件壳体13和前板14由金属材料制成。螺栓20通过前板14和瓦状件壳体13螺纹连接在后板12中,由此后板12、瓦状件壳体13和前板14彼此同轴地连接。瓦状件壳体13对应于本专利技术的圆筒形部分。后板12和前板14分别对应于本专利技术的板部分。齿轮138形成于瓦状件壳体13的外周上。后板12在其中心部分处具有通孔128。 同样,前板14在其中心部分处具有通孔148。壳体11可相对旋转地容纳叶片转子16。叶片转子16与凸轮轴7连接以随其旋转。当沿图2中的箭头“X”观察时,壳体11、叶片转子16和凸轮轴7沿顺时针方向旋转。 这一旋转方向被称为提前方向。如图I所示,瓦状件壳体13具有四个从其周边壁130向内地伸出的瓦状件131、 132、133和134。相邻的瓦状件限定了扇形的容纳室50。叶片转子16由金属材料制成。叶片转子16具有圆筒形凸台部分160和从凸台部分160沿径向向外伸出的四个叶片161、162、163和164。凸台部分160具有在后板12的通孔128中延伸的延伸部分166。凸轮轴7延伸通过后板12的通孔、凸台部分160和前板14的通孔148,由此气门正时控制器10被安装到发动机6。每个叶片161-164的外径都小于壳体13的周边壁130的内径。凸台部分160的外径小于瓦状件壳体13的内径。由此,间隙形成于叶片转子16和瓦状件壳体13之间。叶片161、162、163和164中的每一个可旋转地容纳在相应的容纳室50中。室50 中的每一个被叶片划分为提前室和滞后室。叶片转子16相对于壳体11的提前方向和滞后方向由图I中的箭头表示。凸轮轴7和叶片转子16可以关于壳体11相对地旋转。滞后室51被限定在瓦状件131和叶片161之间,滞后室52被限定在瓦状件132 和叶片162之间。滞后室53被限定在瓦状件133和叶片163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门正时控制器,其设置在驱动力传递系统中,在所述驱动力传递系统中,内燃发动机(6)的驱动力从主动轴(8)被传递到从动轴(7、9),所述气门正时控制器调节内燃发动机(6)的进气门(91)和/或排气门(71)的气门正时,所述气门正时控制器包括:壳体(11),其包括:圆筒形部分(13);关闭所述圆筒形部分(13)的两端的板部分(12、14);以及设置到所述板部分(12、14)中的一个上的接合部分(24),其中,所述板部分(12、14)和所述圆筒形部分(13)沿所述圆筒形部分(13)的周向方向限定容纳室(50),所述壳体(11)围绕所述圆筒形部分(13)的中心轴随着所述主动轴(8)和所述从动轴(7、9)中的一个旋转;叶片转子(16),其包括:被容纳在所述壳体(11)中的圆筒形凸台部分(160);从所述凸台部分(160)沿径向向外伸出以用于将容纳室(50)中的每一个划分成滞后室(51、52、53、54)和提前室(55、56、57、58)的多个叶片(161、162、163、164);以及以沿径向向外延伸的方式形成于所述凸台部分(160)上的接合槽(167),所述叶片转子(16)根据所述滞后室(51、52、53、54)和所述提前室(55、56、57、58)中的液压压力沿相对于所述壳体(11)的滞后方向或提前方向围绕所述圆筒形部分(13)的中心轴随着所述主动轴(8)和所述从动轴(7、9)中的另一个旋转;以及偏压部件(26),其通过将线材(260)螺旋地卷绕而形成,并且以使其内端(261)与所述接合槽(167)接合并且其外端(262)与所述接合部分(24)接合的方式被固定在所述板部分(12、14)中的一个上,由此所述叶片转子(16)沿相对于所述壳体(11)的提前方向或滞后方向被偏压,其中:在经过所述线材(260)的中心线的最内侧假想圆由C1指示、经过所述线材(260)的中心线的最外侧假想圆由C2指示、所述假想圆C1的中心由O1指示、所述假想圆C2的中心由O2指示、所述内端(261)和所述接合槽(167)之间的接触点由p0指示、以及经过所述中心O1和所述点 p0的假想线由L指示的情况下,以使得所述中心O2沿着所述假想线L与所述中心O1和所述点p0都分隔开由此所述圆C2相对所述圆C1偏心出特定量(d1)的方式,所述内端(261)和所述外端(262)分别与所述接合槽(167)和所述接合部分(24)接合。...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8.08 JP 173361/20111.一种气门正时控制器,其设置在驱动力传递系统中,在所述驱动力传递系统中,内燃发动机(6)的驱动力从主动轴(8)被传递到从动轴(7、9),所述气门正时控制器调节内燃发动机(6)的进气门(91)和/或排气门(71)的气门正时,所述气门正时控制器包括 壳体(11),其包括圆筒形部分(13);关闭所述圆筒形部分(13)的两端的板部分(12、14);以及设置到所述板部分(12、14)中的一个上的接合部分(24),其中,所述板部分(12、14)和所述圆筒形部分(13)沿所述圆筒形部分(13)的周向方向限定容纳室(50),所述壳体(11)围绕所述圆筒形部分(13)的中心轴随着所述主动轴(8)和所述从动轴(7、9)中的一个旋转; 叶片转子(16),其包括被容纳在所述壳体(11)中的圆筒形凸台部分(160);从所述凸台部分(160)沿径向向外伸出以用于将容纳室(50)中的每一个划分成滞后室(51、52、53、54)和提前室(55、56、57、58)的多个叶片(161、162、163、164);以及以沿径向向外延伸的方式形成于所述凸台部分(160)上的接合槽(167),所述叶片转子(16)根据所述滞后室(51、52、53、54)和所述提前室(55、56、57、58)中的液压压力沿相对于所述壳体(11)的滞后方向或提前方向围绕所述圆筒形部分(13)的中心轴随着所述主动轴(8)和所述从动轴(7、9)中的另一个旋转;以及 偏压部件(26),其通过将线材(260)螺旋地卷绕而形成,并且以使其内端(261)与所述接合槽(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村拓司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电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