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苗泽旺专利>正文

列车转向架整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16714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3 14:38
列车转向架整流装置涉及列车整流技术领域。列车转向架整流装置包括:导流罩轨道、导流罩轮、壳体框架、检修门、导流罩外壳体、客车箱车底、转向架侧架、导向装置、导向轴、导向轴橡胶套、导向套、导向套座、导向套座板、转向架,其特征在于:导流罩外壳体呈上下敞口的箱形,转向架外罩有导流罩外壳体,外罩导流罩外壳体的前、后面上部两侧装有导流罩轮,导流罩外壳体通过导流罩轮与导流罩轨道连接,导流罩轨道连接客车箱车底。列车转向架整流装置在不改变列车运行运动性能的前提下,减少列车运行的空气阻力,降低能耗或提高列车运行速度;保证转向架的自由转动和上下方向对于车箱的相对运动;保证刹车时的散热;不增加转向架的负载;便于检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列车转向架整流装置涉及列车车腹整流

技术介绍
现代列车不断朝着高速舒适的方向发展,列车行驶的阻力主要来自车轮和钢轨的摩擦阻力、空气气流对列车的流体动力学阻力。为克服空气气流对行驶列车的阻力,列车车厢下连接有裙边,但列车转向架周围却无裙边,其原因是因在列车行驶到轨道转弯处时随轨道的转弯而转弯,厢体连接的裙边会阻碍转向架的转动。中国专利申请200810195674. 6提出了高速列车车腹整流的技术方案,但因公开不充分可行性差。其一,根据权利要求2的技术特征“紧贴车腹横梁下安装有平板型横梁整流罩”,阻断了列车制动装置对转向架上轮子的制动;其二,根据权利要求2的技术特征“紧贴车腹横梁下安装有平板型横梁整流罩”,列车制动时闸瓦与车轮摩擦放热,热量使气体膨胀,热气体密度<冷气体密度,热气流上升而转向架上却被平板型横梁整流罩罩住,不能散热,其后果难以预料;其三,列车的运行参数是依据动力学原理及长期经验而设计,根据权利要求I的技术特征高速列车车腹整流装置的整体重量由转向架承载,而其运行参数又未做相应的修正,影响列车整体运行性能;其四,根据权利要求5的技术特征外挂箱整流罩顺列车运行方向呈流线型设置。技术方案公开不完全,整流罩如何与车体连接未公开,转向架被整流罩完全包住,转向架如何转动未做说明,综上所述诸多原因,此技术方案难于实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一、提供一种减轻列车运行时空气阻力的转向架导流装置;二、确保列车刹车时的散热;三、增加导流装置后保证转向架的水平方向的转动和上下的相对运动不受影响;四、保障列车整体运行性能;五、不增加转向架的负载;六、保证转向架的检修。本专利技术的列车转向架整流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I、列车转向架整流装置包括导流罩轨道I、导流罩轮2、壳体框架3、检修门4、导流罩外壳体5、客车箱车底6、转向架侧架7、导向装置8、导向轴8-1、导向轴橡胶套8-2、导向套8-3、导向套座8-4、导向套座板8-5、转向架9,其特征在于转向架9外罩有导流罩外壳体5,导流罩外壳体5呈上下敞口的箱形,外罩导流罩外壳体5的前、后面上部两侧装有导流罩轮2,导流罩外壳体5通过导流罩轮2与导流罩轨道I连接,导流罩轨道I连接客车箱车底6 ;所述的导流罩外壳体5内连接有壳体框架3。2、所述的列车转向架整流装置中的导流罩外壳体5,其特征在于导流罩外壳体5前后面为圆弧面,两侧面为平面。3、所述的列车转向架整流装置中的导流罩轨道I焊接连接客车箱车底6。4、所述的列车转向架整流装置中的壳体框架3,其特征在于为方管钢。5、所述的列车转向架整流装置中的导流罩外壳体5,其特征在于两侧面开有检修门4。6、所述的列车转向架整流装置中的导流罩外壳体5,其特征在于内焊接连接壳体框架3。7、所述的列车转向架整流装置中的导流罩外壳体5,其特征在于前后的圆弧面的圆弧半径=转向架9中心点到圆弧面的垂直距离。8、所述的导向装置8包括壳体框架3、转向架侧架7、导向轴8-1、导向轴橡胶套8-2、导向套8-3、导向套座8-4、导向套座板8-5,其特征在于导向轴8-1与转向架侧架7焊接连接,导向轴8-1外套导向套8-3,导向套8-3连接导向套座板8-5,导向套座板8-5连接导向套座8-4,导向套座8-4连接壳体框架3。9、所述的导向装置8,其特征在于导向轴8-1外紧密套装有导向轴橡胶套8-2。10、所述的导向装置8,其特征在于导向轴橡胶套8-2与导向套8-3的间隙=10 土 Imnin有益效果在不改变列车运行运动性能的前提下,减少列车运行的空气阻力,降低能耗提高列车运行速度;保证转向架的自由转动和上下方向对于车箱的相对运动;确保刹车时闸瓦摩擦热量的散失;不增加转向架的承载负荷;保障列车的运动性能;便于检修。附图说明图I :列车转向架整流装置主视图;图2 :列车转向架整流装置俯视图;图3 :车转向架整流装置A-A左视剖面图;图4 :B-B导向装置剖面图;图5 :C向局部放大视图;图中1导流罩轨道、2导流罩轮、3壳体框架、4检修门、5导流罩外壳体、6客车箱车底、7转向架侧架、8导向装置、8-1导向轴、8-2导向轴橡胶套、8-3导向套、8-4导向套座、8-5导向套座板、9转向架。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列车转向架整流装置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II、列车转向架整流装置包括导流罩轨道I、导流罩轮2、壳体框架3、检修门4、导流罩外壳体5、客车箱车底6、转向架侧架7、导向装置8、导向轴8-1、导向轴橡胶套8-2、导向套8-3、导向套座8-4、导向套座板8-5、转向架9,转向架9外罩有导流罩外壳体5,导流罩外壳体5呈上下敞口的箱形,外罩导流罩外壳体5的前、后面上部两侧装有导流罩轮2,导流罩外壳体5通过导流罩轮2与导流罩轨道I连接,导流罩轨道I连接客车箱车底6 ;导流罩外壳体5内连接有壳体框架3。导流罩外壳体5呈上下敞口的箱形,便于刹车时的散热;导流罩轮2和导流罩轨道I的滑动连接,使导流罩可灵活转动,又可使客车箱车底6承载导流罩的全部重量,则不会影响转向架的动力学性能,保障行车安全。2、所述的列车转向架整流装置中的导流罩外壳体5,导流罩外壳体5前后面为圆弧面,两侧面为平面。导流罩外壳体5前后为圆弧面,即可保证导流罩轮2沿导流罩轨道I的滑动,又不致转动时触碰车箱裙边,又可进一步降低行驶中的气流阻力。3、所述的列车转向架整流装置中的导流罩轨道I焊接连接客车箱车底6。焊接连接不会松动,造成意外。实施例2I、列车转向架整流装置包括导流罩轨道I、导流罩轮2、壳体框架3、检修门4、导流罩外壳体5、客车箱车底6、转向架侧架7、导向装置8、导向轴8-1、导向轴橡胶套8-2、导向套8-3、导向套座8-4、导向套座板8-5、转向架9,转向架9外罩有导流罩外壳体5,导流罩外壳体5呈上下敞口的箱形,外罩导流罩外壳体5的前、后面上部两侧装有导流罩轮2,导流罩外壳体5通过导流罩轮2与导流罩轨道I连接,导流罩轨道I连接客车箱车底6 ;导流罩外壳体5内连接有壳体框架3。2、所述的列车转向架整流装置中的导流罩外壳体5,导流罩外壳体5前后面为圆弧面,两侧面为平面。导流罩外壳体5前后面为圆弧面,一方面利于在导流罩轨道I的滑动,另一方面进一步降低行驶时的气流阻力。3、所述的列车转向架整流装置中的导流罩轨道I焊接连接客车箱车底6。4、所述的列车转向架整流装置中的壳体框架3为方管钢。通过方管钢的壳体框架3加强对导流罩外壳体5的稳固,防止运行时的形变。5、所述的列车转向架整流装置中的导流罩外壳体5,其特征在于两侧面开有检修门4。导流罩外壳体5两侧面设置检修门4利于维修,避免检修时要把列车转向架整流装置全部拆卸。实施例3I、列车转向架整流装置包括导流罩轨道I、导流罩轮2、壳体框架3、检修门4、导流罩外壳体5、客车箱车底6、转向架侧架7、导向装置8、导向轴8-1、导向轴橡胶套8-2、导向套8-3、导向套座8-4、导向套座板8-5、转向架9,转向架9外罩有导流罩外壳体5,导流罩外壳体5呈上下敞口的箱形,外罩导流罩外壳体5的前、后面上部两侧装有导流罩轮2,导流罩外壳体5通过导流罩轮2与导流罩轨道I连接,导流罩轨道I连接客车箱车底6 ;所述的导流罩外壳体5内连接有壳体框架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列车转向架整流装置包括;导流罩轨道、导流罩轮、壳体框架、检修门、导流罩外壳体、客车箱车底、转向架侧架、导向装置、导向轴、导向轴橡胶套、导向套、导向套座、导向套座板、转向架,其特征在于:转向架外罩有导流罩外壳体,导流罩外壳体呈上下敞口的箱形,外罩导流罩外壳体的前、后面上部两侧装有导流罩轮,导流罩外壳体通过导流罩轮与导流罩轨道连接,导流罩轨道连接客车箱车底;导流罩外壳体内连接有壳体框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泽旺
申请(专利权)人:苗泽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