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坯连铸机用复合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9022 阅读:2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板坯连铸机用复合辊。该复合辊由两层(或多层)组成。外层采用耐热性能好和热膨胀系数小的材料,内层采用强度和韧性良好匹配的、且热膨胀系数稍大些的材料。同时,内、外层采用预应力结构,即在加工过程中,辊子内层的外径稍大于外层内径;采取外层加热以及(或)内层冷却的方法进行装配。该复合辊热应力小,表面耐热性能好,使用寿命长。(*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连续铸钢的辅助装置。主要适用于板坯连铸机紧靠结晶器的导辊。在板坯连铸的拉坯过程中,导辊直接与刚出结晶器的热铸坯直接接触,辊子表面与铸坯直接进行热传导,还有辊子的一部分表面受到铸坯的热幅射。传统连铸机导辊,从结构上分为整体式和分段式(分段式一般由两段辊子组成)的园柱体,从冷却方式上分为实心辊子和带内孔的通水冷却辊。上述两种辊子在工作过程中,随着辊子的不断旋转,辊子外表面形成周期性变化的热边界条件,辊子外表面温度很高,辊子中心则温度较低,使辊子径向的温度梯度很大,从而在辊子内部产生很大的热应力(特别是在发生“卡钢”事故,热铸坯停留在辊子上的情况下)并且在随其旋转的动态热应力作用下,易产生裂纹,因辊子的外层温度高,热膨胀变形大,而辊子中心温度低,变形小,即外层的膨胀变形受到内层(中心)的牵住和约束,导致外层产生裂纹,使得辊子出现疲劳破坯,很容易产生“龟裂”,有的尽管龟裂的深度不大,但在裂纹尖端处,会使机械负荷产生很大的应力集中,从而加速裂纹的扩展,最终导致辊子的断裂。目前,通过选用高性能的材质作辊子,虽然部分地提高了辊子寿命,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辊子的动态热负荷问题,同时,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圆柱体型的板坯连铸机用复合辊,其特征是该复合辊由内层和外层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栋梁姬秀琴
申请(专利权)人:冶金工业部钢铁研究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