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硅油减振器外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85985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1 0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汽车发动机硅油减振器外壳,包括外壳本体,外壳本体是用4mm08AL板材旋压一次成型的。旋压一次成型,内腔不用加工,不会因加工后带来的各种变形,硅油减振器外壳与惯性环之间不会产生摩擦,保证硅油不易老化,防止曲轴断裂,从而达到硅油减振器降低发动机振动和噪声。(*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发动机的零部件,具体是汽车发动机硅油减振器外壳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我国能源已经成为第二大消费国,节省能源消耗是每个发动机厂重中之重。我国汽车柴油机在185马力的发动机基础以上都采用硅油减振器,影响硅油减振器性能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设计尺寸和结构,另一个是加工方法和材料选择,现在08AL板加工方法存在加工时因装夹受力变形、加工后残余应力产生的静变形和焊接变形。随然HT250铸件加工变形小,但强度较度差,筋板容易断裂。·目前国内汽车发动机娃油减振有两种结构,第一种是用5mm08AL落料、拉伸、整形然后数控加工而成,需要对余量进行切削加工,这种加工方法存在两个缺点,加工时因装夹受力变形和加工后08AL残余应力产生的静变形;如果选用较薄的材料拉伸过程中容易出现形变。如图I所示,图中I是外壳本体,2、3是切削量。第二种是用HT250铸造加工而成;因铸件易产生缩松、气孔、晶粒粗大等影响强度的缺陷存在,受到惯性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筋板容易断裂,而且硅油易泄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防止硅油减振器外壳装夹受力变形和加工后残余应力产生的静变形和焊接变形,特提出一种汽车发动机硅油减振器外壳。为此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汽车发动机硅油减振器外壳,包括外壳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本体是用4mm08AL板材旋压一次成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外壳本体是用4mm08AL板材旋压一次成型,内腔不用加工,不会因加工后带来的各种变形,硅油减振器外壳与惯性环之间不会产生摩擦,保证硅油不易老化,防止曲轴断裂,从而达到硅油减振器降低发动机振动和噪声。附图说明图I是原来用5mm08AL加工产品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4mm08AL产品示意图。图中I是切削后外壳本体,2、3是切削量,4是外壳本体。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如图2所示。外壳本体4是用4mm08AL板材旋压一次成型的,硅油减振器外壳是不存在加工时因装夹受力产生的变形和加工后不存在的残余应力静变形,这种变形可以导致硅油减振器间隙减小或增大,间隙减小会使硅油阻尼增大,温升过高,硅油常时间在高温况态下,硅油易产生老化,如果间隙过大,硅油阻尼过小,减振效果下降,会导致曲轴断裂。优点是这种 专利技术解决了加工时存在的缺陷,减少加工成本,而没有环境污染,保证发动机曲轴扭转振动,目前我们国内还没有这种硅油减振器旋压外壳,市场较为广阔。权利要求1.汽车发动机娃油减振器外壳,包括外壳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本体是用4mm08AL板材旋压一次成型的。专利摘要本技术提出一种汽车发动机硅油减振器外壳,包括外壳本体,外壳本体是用4mm08AL板材旋压一次成型的。旋压一次成型,内腔不用加工,不会因加工后带来的各种变形,硅油减振器外壳与惯性环之间不会产生摩擦,保证硅油不易老化,防止曲轴断裂,从而达到硅油减振器降低发动机振动和噪声。文档编号F16F9/32GK202707898SQ20122033299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1日专利技术者石光华, 陈军, 石志强, 石磊, 陈林 申请人:湖北腾源旋压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汽车发动机硅油减振器外壳,包括外壳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本体是用4mm08AL板材旋压一次成型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光华陈军石志强石磊陈林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腾源旋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