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塞体和液压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85772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1 0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活塞体,呈圆柱体形,活塞体的外周面沿周向开有密封体安装槽,在密封体安装槽的两侧分别沿周向开有导向环安装槽,活塞体包括刚性骨架和弹性填充物,弹性填充物设置于刚性骨架上,且使活塞体的端面至导向环安装槽的槽边之间的活塞体的外周面由弹性填充物形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液压缸。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在活塞体内填充了弹性填充物,可以有效地减轻活塞体的重量,优化液压缸的使用场合,减小液压缸应用的局限性;活塞体的骨架部分仍为刚性结构且形成对密封体部位的支撑,可以有效地保证其强度达到要求;另外,使得在活塞体导向出现故障或偏载时,可以有效地减小对缸筒的损害;且还可以减小活塞体换向时的冲击。(*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液压元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活塞体和一种带该活塞体的液压缸。
技术介绍
液压缸能将液压能转换为机械能并将其输出的执行元件,应用非常广泛,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液压缸的活塞体是液压缸的重要部件,其性能对液压缸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相关技术中的液压缸活塞体通常使用钢制或铸铁材料制成,如图I所示,活塞体01的中段外周面上开有安装密封体02的槽,活塞01前后两端的外周面上开有安装导向环03的槽,导向环03对活塞体01导向,根据使用的场合不同,还可以加装防尘圈04。导向环03或防尘圈04均为薄的片状零件,因此安装他们的环槽也就比较浅,同时,为了保证导向效果,安装导向环03或防尘圈04的槽的棱边与液压缸的内壁05十分接近。使用过程中,活塞体01在外力的作用在液压缸的缸筒内移动,若液压缸导向出现故障,或者出现偏载,则很容易造成金属活塞体01的棱边与液压缸内壁05出现刮擦,导致液压缸缸筒损坏、甚至报废。另外,金属活塞的自重较大,但有些场合对液压缸本身的重量十分敏感,例如混凝土泵车臂架的液压缸,特别是末节臂的液压缸,要求液压缸的重量较小。此外,液压缸工作时,其内的活塞体01会频繁换向,金属制成的活塞体01容易产生比较强的换向冲击,影响液压缸的正常工作和系统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液压缸内活塞体的导向出现故障或者出现偏载时,金属活塞体的棱边与液压缸内壁发生刮擦易造成缸筒损坏、甚至报废,以及金属活塞体自重较大,不适宜用于对液压缸重量敏感的场合和换向冲击大等问题。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活塞体,呈圆柱体形,所述活塞体的外周面沿周向开有密封体安装槽,所述活塞体的外周面在所述密封体安装槽的两侧分别沿周向开有导向环安装槽,所述活塞体包括刚性骨架和弹性填充物,所述弹性填充物设置于所述刚性骨架上,且使所述活塞体的端面至导向环安装槽的槽边之间的所述活塞体的外周面由所述弹性填充物形成。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密封体安装槽设置于所述刚性骨架的外周面上。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导向环安装槽至密封体安装槽之间的所述活塞体的外周面由所述弹性填充物形成。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刚性骨架的外周面上沿周向开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中填充有所述弹性填充物,所述密封体安装槽设置在第一凹槽内的所述弹性填充物的外周面上。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导向环安装槽的槽底至少有一部分由所述刚性骨架形成。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刚性骨架靠近两端的外周面上分别沿周向开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填充有所述弹性填充物。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二凹槽靠近活塞体端面的一侧槽边的高度小于另一侧槽边的高度。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活塞体端面至所述导向环安装槽之间的活塞体外周面上还设置有防尘圈安装槽。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刚性骨架内设置有减重孔,和/或,所述刚性骨架的两端设有减重槽。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液压缸,包括缸筒和设置于所述缸筒内的活塞体,所述 活塞体为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所述的活塞体。还可以将本技术提供的活塞体应用于其他的机械设备当中,在此无法穷举,不再赘述,但其应用均应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综上所述,根据本技术上述技术方案,可针对金属活塞体自重较大,不适宜用于对液压缸重量敏感场合的问题,在活塞体内填充了弹性填充物,可以有效地减轻活塞体的重量,优化液压缸在该种场合下的应用效果,减小液压缸应用的局限性;同时,活塞体的骨架部分为刚性结构,可以有效地保证其强度达到使用标准,尤其是采用刚性骨架对受力较大的密封体部位的支撑,可以适用于高压、甚至超高压的工况;此外,由于所述活塞体的端面至导向环安装槽的槽边之间的所述活塞体的外周面由所述弹性填充物形成,当活塞体的导向出现故障或者偏载时,活塞体的弹性填充物与缸筒内壁发生刮擦,不易对缸筒内壁造成损伤,从而提高缸筒的使用寿命;另外,因弹性填充物具有较好的延展性,从而可以大大减小活塞体在换向时的换向冲击。附图说明图I是相关技术中活塞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活塞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刚性骨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活塞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活塞体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至图5中各标号与部件的对应关系为I刚性骨架11第二凹槽12第一凹槽13槽边14中心孔15减重孔16减重槽2弹性填充物3密封体31密封体安装槽4导向环41导向环安装槽5防尘圈51防尘圈安装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图2是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活塞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刚性骨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为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活塞体,所述活塞体呈圆柱体形,所述活塞体的外周面沿周向开有用于安装密封体3的密封体安装槽31,所述活塞体的外周面在所述密封体安装槽31的两侧分别沿周向开有导向环4的导向环安装槽41,所述活塞体包括刚性骨架I和弹性填充物2,所述弹性填充物2设置于所述刚性骨架I上,且使所述活塞体的端面至导向环安装槽41的槽边之间的所述活塞体的外周面由所述弹性填充物2形成。在该技术方案中,可针对目前金属活塞体自重较大,不适宜用于对液压缸重量敏 感的场合的情况,在活塞体内填充了弹性填充物2,可以有效地减轻活塞体的重量,优化液压缸在该种场合下的应用效果,减小液压缸应用的局限性;同时,活塞体的骨架部分仍为刚性结构,可以有效地保证其强度达到使用标准,尤其是对工作时受力较大的密封体3仍然采用刚性骨架I来支撑,可以适用于高压、甚至超高压的场合;此外,所述活塞体的端面至导向环安装槽41的槽边之间的所述活塞体的外周面由所述弹性填充物2形成,可使得在活塞体导向出现故障或者偏载而造成活塞体和缸筒内壁刮擦时,可以有效地减小缸筒内壁的损伤,从而提高缸筒的使用寿命;另外,因弹性填充物2具有较好的延展性,从而可以大大减小活塞体在换向时的换向冲击。其中,刚性骨架I可以是钢材或铝材制成,弹性填充物2可以是尼龙注塑体,也可以是其它复合材料,其选取的标准主要为质量轻、硬度高,从而保证上述技术效果得以实现,最好还要有耐磨、耐腐蚀等特性,从而使活塞体可以应用到各种恶劣的工作环境中。优选地,如图3所示,所述密封体安装槽31设置于所述刚性骨架I的外周面上。即在刚性骨架I的外周面上环绕刚性骨架I设置密封体安装槽31,从而在实现活塞体密封要求的同时,有效地对密封体3进行支撑。因为,活塞体在工作时,密封体3处受到的作用力较大,采用密封体安装槽31直接设置在刚性骨架上I,刚性骨架I可对密封体3形成有效的支撑,且结构简单。这是实现刚性骨架I对密封体3有效支撑的一种优选结构,在实现刚性骨架I直接对密封体3支撑的同时,结构简单、便于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活塞体,呈圆柱体形,所述活塞体的外周面沿周向开有密封体安装槽(31),所述活塞体的外周面在所述密封体安装槽(31)的两侧分别沿周向开有导向环安装槽(41),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体包括刚性骨架(1)和弹性填充物(2),所述弹性填充物(2)设置于所述刚性骨架(1)上,且使所述活塞体的端面至导向环安装槽(41)的槽边之间的所述活塞体的外周面由所述弹性填充物(2)形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磊李军段艳兵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