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备弯管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79234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2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制备弯管的模具,固定设置于工作台面上用于加工待加工件,其包括:间隔设置于工作台面上的两个结构相同的组件,分别为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第一组件包括引导弯管变形方向的固定轮模、压制靠模及手柄,手柄设置于固定轮模的上方,且可操作的绕固定轮模的中心转动;压制靠模固定设置于手柄的下方,可随手柄绕固定轮模的中心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制备弯管的模具,其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加工后的弯管工件不易变形,不易变扁,一致性好,且通过改变弯管的模具的相关参数就可加工出任意形状尺寸的弯管工件。(*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燃气轮机的煤气弯管的加工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制备弯管的模具
技术介绍
现有的燃气轮机的煤气弯管制作时,通常采用弯曲模具和火焰加温来获得。此种方法制作出来的弯管容易变形,且各弯管的一致性差,组装时往往需要重新校核尺寸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制备弯管的模具,以解决现有的方法制备的弯管易变形且一致性差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制备弯管的模具,固定设置于工作台面上用于加工待加工件,其包括间隔设置于工作台面上的两个结构相同的组件,分别为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第一组件包括引导弯管变形方向的固定轮模、压制靠模及手柄,手柄设置于固定轮模的上方,且可操作的绕固定轮模的中心转动;压制靠模固定设置于手柄的下方,可随手柄绕固定轮模的中心转动。进一步地,固定轮模和压制靠模的周缘分别设有内凹的弧面和靠模弧面,弧面和靠模弧面均可与待加工件的周缘相吻合。进一步地,弧面的半径大于靠模弧面的半径,靠模弧面的半径等于待加工件的半径。进一步地,第一组件的弧面和第一组件的靠模弧面形成第一凹槽,第二组件的弧面和第二组件的靠模弧面形成第二凹槽。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制备弯管的模具,其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加工后的弯管工件不易变形,不易变扁,一致性好,且通过改变弯管的模具的相关参数就可加工出任意形状尺寸的弯管工件。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制备弯管的模具的安装结构示意图;以及图2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图I的A-A剖面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参见图I和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制备弯管的模具,其包括间隔设置于工作台面I上的两个结构相同的组件,分别为第一组件100和第二组件200。每一个组件包括引导弯管变形方向的固定轮模21、压制靠模31和手柄41,固定轮模21固定于工作台面I上,手柄41设置于固定轮模21的上方,且可操作的绕固定轮模21的中心转动一定角度;压制靠模31固定设置于手柄41的下方,可随同手柄41绕固定轮模21的中心转动,优选地,压制靠模31与工作台面I有一定的距离,减少转动时的摩擦。固定轮模21、压制靠模31的周缘分别设有沿轴心线内凹的弧面210和靠模弧面310,弧面210和靠模弧面310均与待加工件10的周缘相吻合。优选地,为了避免弯管在弯曲过程中变扁,弧面210的半径略大于待加工件10的半径,靠模弧面310的半径等于待加工件10的半径。第一组件100的弧面210和第一组件100的靠模弧面310形成第一凹槽,第二组 件200的弧面210和第二组件200的靠模弧面310形成第二凹槽。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大小均与待加工件10的直径大小基本吻合。第一组件100的固定轮模21和第二组件200的固定轮模21的中心距根据金属管10的加工形状和尺寸来确定。本实施例中,待加工件10需加工成类似于“几”字形状的弯管,其包括两段方向相反的弧段。本技术的弯管的模具在使用时,先将工作台面I固定,第一组件100的手柄41和第二组件200的手柄41沿相反的方向平行放置,再将待加工件10放置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此时,待加工件10与手柄41保持一定的角度。最后,固定第一组件100的手柄41,将第二组件200的手柄41绕固定轮模21的中心沿a的方向转动,第二组件200的压制靠模31绕固定轮模21的中心作圆周运动,此时,待加工件10的第一端在第一凹槽内,由第一组件100的手柄41按压,且允许有较小的间隙窜动,避免待加工件10在弯曲变形时留下较大的应力变形。同时,待加工件10的第二端在第二凹槽内由固定轮模21的弧面210引导弯管的弯形方向进行弯曲,第二组件100的手柄41旋转的角度与待加工件10的弯曲角度相匹配。然后,固定第二组件的手柄41,按上述同样的操作,绕b的方向旋转第一组件100的手柄41至待加工件10弯曲成型。在此两段圆弧的弯曲过程中,只需一次装夹待加工件10,操作方便。同样两段相同尺寸的待加工件10,在弯曲过程中,只要保证弯曲时的起点和始点相同,弯出来的管子形状、尺寸就会完全一样。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改变第一组件100的固定轮模21和第二组件200的固定轮模21的中心距,以及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大小来加工任意尺寸任意形状的待加工件10。本技术的制备弯管的模具,其第一组件100和第二组件200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加工后的弯管工件不易变形,不易变扁,一致性好,且通过改变弯管的模具的相关参数就可加工出任意形状尺寸的弯管工件。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制备弯管的模具,固定设置于工作台面(I)上用于加工待加工件(10),其特征在于,包括间隔设置于所述工作台面(I)上的两个结构相同的组件,分别为第一组件(100)和第二组件(200); 所述第一组件(100)包括引导弯管变形方向的固定轮模(21)、压制靠模(31)及手柄(41),所述手柄(41)设置于所述固定轮模(21)的上方,且可操作的绕所述固定轮模(21)的中心转动;所述压制靠模(31)固定设置于所述手柄(41)的下方,可随所述手柄(41)绕所述固定轮模(21)的中心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制备弯管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轮模(21)和压制靠模(31)的周缘分别设有内凹的弧面(210)和靠模弧面(310),所述弧面(210)和所述靠模弧面(310)均可与所述待加工件(10)的周缘相吻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弯管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弧面(210)的半径大于所述靠模弧面(310)的半径,所述靠模弧面(310)的半径等于所述待加工件(10)的半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弯管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件(100)的弧面(210)和所述第一组件(100)的靠模弧面(310)形成第一凹槽,所述第二组件(200)的弧面(210)和所述第二组件(200)的靠模弧面(310)形成第二凹槽。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了一种制备弯管的模具,固定设置于工作台面上用于加工待加工件,其包括间隔设置于工作台面上的两个结构相同的组件,分别为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第一组件包括引导弯管变形方向的固定轮模、压制靠模及手柄,手柄设置于固定轮模的上方,且可操作的绕固定轮模的中心转动;压制靠模固定设置于手柄的下方,可随手柄绕固定轮模的中心转动。本技术的制备弯管的模具,其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加工后的弯管工件不易变形,不易变扁,一致性好,且通过改变弯管的模具的相关参数就可加工出任意形状尺寸的弯管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备弯管的模具,固定设置于工作台面(1)上用于加工待加工件(10),其特征在于,包括:间隔设置于所述工作台面(1)上的两个结构相同的组件,分别为第一组件(100)和第二组件(200);所述第一组件(100)包括引导弯管变形方向的固定轮模(21)、压制靠模(31)及手柄(41),所述手柄(41)设置于所述固定轮模(21)的上方,且可操作的绕所述固定轮模(21)的中心转动;所述压制靠模(31)固定设置于所述手柄(41)的下方,可随所述手柄(41)绕所述固定轮模(21)的中心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星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南方燃气轮机成套制造安装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