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形坯离心铸造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7598 阅读:2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金属坯料铸造机,适用于金属条形坯料的铸造,主要结构是沿圆周顺圆筒内壁母线方向的铸模组成圆筒形的回转铸模系统,浇注溜槽、托辊、定位压辊、传动系统和冷却系统等组成,利用离心力作用,消除一般方法铸造条形坯存在的气泡、缩孔、夹渣等铸造缺陷。本铸造机具有制造简单、造价低廉、操作方便,运行稳定可靠、成坯率高、能生产优质小断面条形坯等显著优点。(*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金属坯料铸造机,适用于组织密实的优质金属条形坯料的铸造,可以生产小断面的条形坯料,并提高成坯率。目前,冶金企业所采用的连铸机铸出连铸坯作为金属轧制材的条形坯料。已是国际公认的轧制用金属条形坯生产先进技术。它由结晶系统,引锭系统、轧坯系统等组成。尽管其投资昂贵,但是为获得良好的铸造质量,高生产率和高成坯率,各国竞相以连铸机取代传统的铸坯方法。但是连铸机投资昂贵,铸坯仍属水冷模常压结晶组织,尾部存在缩孔,不能正常生产断面尺寸小于10000平方毫米的轧制用坯,(以普碳钢为例)因而需要经过较多的轧制道次才能成材,耗费较多的能源及设备。而目前用其他方法生产更小断面的金属条形坯不是质量低下,就是铸造成本令企业难以接受,尚无法取代连铸机。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其铸造圆筒由若干条形铸造坯沿圆周顺圆筒内壁母线方向布置所构成的条形坯离心铸造机,克服一般离心铸造方法仅适用于环、筒、管件铸造,无法铸造小断面长条形铸件的缺点,而且利用离心力加强铸坯的金相组织密度与均匀性,消除铸坯中的气泡、缩孔、夹渣等铸造缺陷。本技术的任务是这样实现的,由若干条形坯铸模沿圆周顺圆筒内壁母线方向布置所构成的铸模回转圆筒在传动系统带动下,达到离心浇铸转速后,浇注系统沿铸模长度方向多点注入金属液,在离力的作用下,使注入模腔的金属液,保持沿铸模长度方向上的质量和密度的均匀性,并排出金属液内的气泡,凝固成表面光洁、组织致密、没有缩孔、没有气泡的优质条形坯料。金属液的成坯率接近100%。本技术与其他种类条形坯铸造机相比,具有制造简单、造价低廉、操作方便、运行稳定可靠,成坯率高,能生产优质小断面条形坯等显著优点。下面结合具体图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参照附图给出的条形坯离心铸造机示意图,机架1承载安装所有部件,电动机通过托辊2,将转动力矩传给铸模回转圆筒3,定位压辊4与托辊2共同组成铸模回转圆筒3的定位系统,使铸模回转圆筒3在转动力矩的作用下高速、平稳的转动,铸模回转圆筒3内由若干沿圆周顺圆筒内壁母线方向布置的条形坯铸模组成铸造系统,当铸模回转圆筒3达到离心浇铸转速后,金属液通过溜槽5多点注入铸模,保证条形坯在长度方向上的浇注温度均匀,金属液浇注完毕,冷却水喷洒系统6启动,将冷却水雾化喷洒在铸模回转圆筒3的外表面。协助注入铸模金属液的冷凝。金属液经冷凝固化后,脱模即成为产品优质小断面条形坯。权利要求1.一种由机架、托辊、定位压辊、铸模圆筒、浇注溜槽、冷却系统等组成的条形坯离心铸造机,其特征是铸模回转圆筒由若干个条形铸模沿圆周顺圆筒内壁母线方向布置所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其特征是铸模回转圆筒内若干个条形铸模互相平行。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金属坯料铸造机,适用于金属条形坯料的铸造,主要结构是沿圆周顺圆筒内壁母线方向的铸模组成圆筒形的回转铸模系统,浇注溜槽、托辊、定位压辊、传动系统和冷却系统等组成,利用离心力作用,消除一般方法铸造条形坯存在的气泡、缩孔、夹渣等铸造缺陷。本铸造机具有制造简单、造价低廉、操作方便,运行稳定可靠、成坯率高、能生产优质小断面条形坯等显著优点。文档编号B22D13/02GK2182696SQ93222500公开日1994年11月16日 申请日期1993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1993年8月31日专利技术者叶涛, 曹可, 黄剑明 申请人:福建省冶金工业设计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机架、托辊、定位压辊、铸模圆筒、浇注溜槽、冷却系统等组成的条形坯离心铸造机,其特征是铸模回转圆筒由若干个条形铸模沿圆周顺圆筒内壁母线方向布置所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涛曹可黄剑明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冶金工业设计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