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爱民专利>正文

一种制造硅钢片铁芯的装置及制造硅钢片铁芯的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72231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04:40
一种制造硅钢片铁芯的装置及制造硅钢片铁芯的方法,制造硅钢片铁芯的装置包括上夹条和下夹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具有上下开口的方形框、前后气缸、左右气缸、底气缸、底托板、压板、左轴座和右轴座。由于采用这样的结构,该装置具有操作方便,工效高的特点,还可以适用于不同型号的铁芯的制作;而且还能有效地防止金属粘接剂污染硅钢片的表面;采用该方法制造铁芯表面平整、光洁,能有效地保证铁芯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造硅钢片铁芯的制造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技术,干式电抗器产品为防止铁芯磁饱和,每柱硅钢片均采用分段式硅钢片加气隙板固定。一、传统的整柱硅钢片固定方式方法a.硅钢片上包胶带固定;方法b、硅钢片上涂刷凡立水。这种固定方法的缺点是1.硅钢片在人工或机器卷绕包扎过程中易出现胶带松脱,断裂以及硅钢片整体一致性差。2.硅钢片表面涂刷凡立水需经过装模,烘烤,拆模工序,耗时长,且硅钢片表面有漆瘤,外观差。·二、固定整柱娃钢片a.将分段式娃钢片与气隙板固定在铁芯模具内,娃钢片与气隙板之间涂环氧胶;b.烘胶后拆除模具(或绕完线包后拆除模具)。这种固定方式的缺点是1.模具在安装及拆卸过程中,耗时长;2.模具共用性差,不同规格的硅钢片需重新订制模具,以满足要求;3.涂环氧胶后,产品在搬运或绕制过程中易造成胶溢出,弄脏污线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造硅钢片铁芯的装置及硅钢片铁芯的制造方法,该装置具有装配、拆卸方便,能有效地防止金属粘接剂污染硅钢片。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制造硅钢片铁芯的装置,包括上夹条和下夹条其特殊之处在于还包括底座、具有上下开口的方形框、前后气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造硅钢片铁芯的装置,包括上夹条和下夹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具有上下开口的方形框、前后气缸、左右气缸、底气缸、底托板、压板、左轴座和右轴座,所述底座包括面板和支架,面板上有一贯通孔;所述左轴座和右轴座分别固定在贯通孔两端的面板上,方形框与左、右轴座枢接,左右气缸固定在右轴座上,左右气缸的活塞杆穿过右轴座与压板配合;所述前后气缸固定在方形框的前框边上,其活塞杆穿过前框边与上夹条配合;所述下夹条与方形框的后框边内壁贴合;所述底托板穿过贯通孔覆盖方形框的下开口,底气缸的固定在支架上,底气缸的活塞杆与托板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造硅钢片铁芯的装置,包括上夹条和下夹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具有上下开口的方形框、前后气缸、左右气缸、底气缸、底托板、压板、左轴座和右轴座, 所述底座包括面板和支架,面板上有一贯通孔;所述左轴座和右轴座分别固定在贯通孔两端的面板上,方形框与左、右轴座枢接,左右气缸固定在右轴座上,左右气缸的活塞杆穿过右轴座与压板配合; 所述前后气缸固定在方形框的前框边上,其活塞杆穿过前框边与上夹条配合;所述下夹条与方形框的后框边内壁贴合; 所述底托板穿过贯通孔覆盖方形框的下开口,底气缸的固定在支架上,底气缸的活塞杆与托板固定连接。2.一种应用权利要求I所述的制造硅钢片铁芯的装置制造硅钢片铁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1)将原料板材,制成硅钢片单片体; (2)将若干个硅钢片单体依次叠置制成硅钢片柱体,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爱民
申请(专利权)人:王爱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