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引锭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7112 阅读:2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引锭板,其特征是在其引锭部位处开有未封闭的缺口,且还开有不同几何形状的孔。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放置在连续铸轧机两轧辊之间,使之起到既防止钢液沿辊面直流而下,不能形成液面的现象发生,又能起到引导钢带(板)沿特定方向移动的作用。由于采用了如上的设计方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避免了因钢水结晶后连同引锭板超厚强行轧制,造成设备超负荷闷车的现象发生和未结晶而漏钢的问题。其还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的优点。(*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连续铸轧机中引导钢带(板)的引锭板。现有的引锭杆均存在着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耗能大的问题,更主要的是,这种引锭杆不适合连续铸轧机轧制钢带(板)的需要。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应于连续铸轧机轧制钢带(板)的需要,又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的引锭板。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引锭板,其特征是在其引锭部位处开有未封闭的缺口。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是在引锭部位还开有不同几何形状的孔。将本技术放置在连续铸轧机两轧辊之间,使之起到既防止钢液沿辊面直流而下,不能形成液面的现象发生,又能起到引导钢带(板)沿特定方向移动的作用。由于采用了如上的设计方案,本技术避免了因钢水结晶后连同引锭板超厚强行轧制,造成设备超负荷闷车的现象发生和未结晶而漏钢的问题。其还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3的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来进一步描述本技术。实施例1一种引锭板,在其引锭部位1处开有未封闭的缺口2,还开有不同几何形状的孔3。缺口2为梯形。实施例2所述缺口2为类椭园形,其余同实施例1。实施例1所迷缺口2为类锯齿形,其余同实施例1。权利要求1.一种引锭板,其特征是在其引锭部位(1)处开有未封闭的缺口(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锭板,其特征是引锭部位(1)还开有不同几何形状的孔(3)。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引锭板,其特征是在其引锭部位处开有未封闭的缺口,且还开有不同几何形状的孔。将本技术放置在连续铸轧机两轧辊之间,使之起到既防止钢液沿辊面直流而下,不能形成液面的现象发生,又能起到引导钢带(板)沿特定方向移动的作用。由于采用了如上的设计方案,本技术避免了因钢水结晶后连同引锭板超厚强行轧制,造成设备超负荷闷车的现象发生和未结晶而漏钢的问题。其还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的优点。文档编号B22D11/08GK2477297SQ01234988公开日2002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01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2001年4月26日专利技术者黄云生 申请人:衡阳市恒生铸轧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引锭板,其特征是在其引锭部位(1)处开有未封闭的缺口(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云生
申请(专利权)人:衡阳市恒生铸轧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