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续铸钢设备,特别涉及铸钢引锭头。引锭头的设计有多种形式,一般的均是带有燕尾槽的、类似爪子的结构形状。自动脱锭引锭头和一般机械脱锭引锭头的不同之处在于上表面做成圆弧形状,使得引锭头在最后垂直提升时与铸坯头部接触面呈弧形的转动脱离。而燕尾槽内的铸坯头部则从铸机起动后起到被牵引的作用,受到拉伸应力、剪切应力的综合作用,因此燕尾槽内的铸坯头部的抗拉强度应仔细核算,特别是铸机刚开始起动的阶段,铸坯在结晶器内的摩擦阻力会因连铸工况条件的变化有较大的不同,燕尾槽内的铸坯头部的冷却状况也会受到变化,一旦抗拉强度不足以抵抗摩擦阻力,燕尾槽内的铸坯头部就将破裂而发生漏钢。引锭头在结晶器中的密封操作较为困难,且由于引锭头本身几何形状的原因易发生开浇漏钢。如据某钢厂统计,连铸单元发生开浇漏钢占全部漏钢事故的86.1%,给连铸的正常生产带来极大的威胁。据了解,同样的情况在使用该型引锭头的其他钢厂表现也相当突出,89.3%的漏钢事故是开浇漏钢。这与一般机械脱锭型号的引锭头相比,开浇漏钢的比例大约要高出85-90个百分点。在日本,自动脱锭引锭头开浇漏钢的事例也比较多见。显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脱锭引锭头,包括引锭头本体(1),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引锭头本体(1)上开有燕尾槽(2); 当900mm≤铸坯宽度W<1200mm时,该引锭头本体(1)上端宽度W↓[b]的取值范围为840mm<W↓[b]≤W;所述的燕尾槽(2)上端宽度W↓[s1]的取值范围为700mm<W↓[s1]≤W-30mm; 当1200mm≤铸坯宽度W≤2000mm时,该引锭头本体(1)上端宽度W↓[b]的取值范围为1040mm<W↓[b]≤W,所述的燕尾槽(2)上端宽度W↓[s1]的取值范围为900mm<W↓[s1]≤W-30mm; 燕尾槽(2)上端宽度W↓[s1]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虞哲彪,郁坚白,张世明,
申请(专利权)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宝钢集团常州冶金机械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