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锭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8815 阅读:2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引锭帽,它包括引锭杆(6),其特征在于钢板(1)的上端设置有若干个钢条(2),钢板(1)的下端连接有带孔的钢柱(3),另一根钢柱(3)′穿在钢柱(3)的孔中与其形成交叉,在引锭杆(6)与钢板(1)之间安放石棉(4)。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引锭帽的上端安置有钢条,增加了引锭杆与钢坯之间的连接强度,使其连接牢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装简单,操作方便,当引锭杆下滑时,石棉不会与引锭杆头部分离,可以防止漏钢的发生。(*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金属铸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金属连续铸造中的引锭装置。炼钢的钢坯是通过连铸机将钢水经冷却浇铸成固态,同时通过引锭杆与铸坯连接,在外力的作用下拉出连铸机进行切割而形成的。其中液态钢水的开始凝固并与引锭杆的连接是在结晶器中进行的,由于外力拉钢坯的拉力大,使钢坯与引锭杆的连接尤其重要。通常钢坯与引锭杆的连接,采用是将引锭杆头部设置为弯钩状,钢板安放在其弯钩的顶部,在引锭杆与结晶器之间填充石棉,当钢水在结晶器中凝固后,与引锭杆上的弯钩扣在一起,使钢坯与引锭杆连接将钢坯拉出。这种方法有以下缺点(1).由于引锭杆与钢坯的连接比较脆弱,容易使钢坯与引锭杆在弯钩处脱落,发生漏钢而中断生产;(2).在钢水注入结晶器前,当引锭杆下滑时石棉与引锭杆头部分离,使引锭杆与结晶器之间形成间隙,当钢水注入时发生漏钢;(3).引锭杆与结晶器之间填充石棉精度要求高,操作困难。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引锭帽。它有引锭杆与钢坯的连接牢固,当引锭杆下滑时,石棉与引锭杆不分离,可以防止漏钢的特点。本技术还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包括引锭杆,其特征在于钢板的上端设置有若干个钢条,钢板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引锭帽,包括引锭杆(6),其特征在于钢板(1)的上端设置有若干个钢条(2),钢板(1)的下端连接有带孔的钢柱(3),另一根钢柱(3)′穿在钢柱(3)的孔中与其形成交叉,在引锭杆(6)与钢板(1)之间安放石棉(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令文周万强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